精英家教網 > 高中生物 > 題目詳情
7.細胞分化過程中,不會出現的是( 。
A.細胞器數量的改變B.細胞器種類的改變
C.蛋白質種類和數量的改變D.細胞核遺傳物質種類的改變

分析 關于“細胞分化”,考生可以從以下幾方面把握:
(1)細胞分化是指在個體發(fā)育中,由一個或一種細胞增殖產生的后代,在形態(tài),結構和生理功能上發(fā)生穩(wěn)定性差異的過程.
(2)細胞分化的特點:普遍性、穩(wěn)定性、不可逆性.
(3)細胞分化的實質:基因的選擇性表達.
(4)細胞分化的意義:使多細胞生物體中的細胞趨向專門化,有利于提高各種生理功能的效率.

解答 解:AB、細胞分化后,細胞器的種類和數量發(fā)生了的改變,AB錯誤;
C、細胞分化的實質是基因的選擇性表達,因此細胞中蛋白質的種類和數量都會發(fā)生變化,C錯誤;
D、細胞分化的實質是基因的選擇性表達,不會導致細胞核遺傳物質的種類發(fā)生改變,D正確.
故選:D.

點評 本題考查細胞分化的相關知識,要求考生識記細胞分化的概念、特點及意義,掌握細胞分化的實質,能結合所學的知識準確判斷各選項,屬于考綱識記和理解層次的考查.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河南新鄉(xiāng)第一中學高二下第六次周練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將某高等哺乳動物(二倍體)睪丸中細胞歸為A、B、C三組,每組細胞數目如下圖1所示,部分細胞的細胞圖如圖2所示。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圖2中①對應圖l中C組,但睪丸中不存在這類細胞

B.圖2中②、③對應圖l中C組,②是減數第一次分裂中期細胞,③是減數第二次分裂中期細胞

C.圖2中④對應圖l中C組

D.圖2中⑤對應圖1中B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河北定州中學高二下第一次調研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百合利用它的球莖進行無性繁殖,種植的世代多了以后往往會感染病毒而減產,為此農戶希望得到無病毒的幼苗進行種植。下列能在最短的時間內獲得大量無病毒幼苗的最佳方法是

A.花藥離體培養(yǎng) B.選取成熟組織進行培養(yǎng)

C.利用莖尖進行組織培養(yǎng) D.人工誘導基因突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5.圖一表示某家族性疾病甲。ㄓ苫駻、a控制)和乙。ㄓ苫駼、b控制)的遺傳系譜圖.圖二表示該家族第Ⅱ代某個體某一細胞增殖過程中染色體數量變化,圖三表示該細胞增殖過程中的部分圖象(注:圖中只顯示了細胞中兩對同源染色體的變化).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二、圖三表示的是第Ⅱ代3(填“2”或“3”)號個體內細胞增殖情況.圖二曲線上的F點與圖三的A細胞相對應,此曲線G點所示細胞名稱為精細胞.
(2)在增殖過程中,圖三細胞的先后順序為B→C→A(用字母加箭頭表示).
(3)乙病的遺傳方式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
(4)若甲病為伴性遺傳病,則Ⅱ3的基因型為BbXaY.Ⅱ3體內一個精原細胞可產生兩種配子(不考慮交叉互換和基因突變).第Ⅲ代M個體只患一種病的概率是$\frac{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下列關于群落的結構和演替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
A.森林群落中鳥類的分層分布主要與食物的種類有關
B.在群落演替的過程中,最先出現的動物是植食性動物
C.人工種植的長勢相同的馬尾松林群落不存在垂直結構
D.沙丘上造林說明人類活動可改變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將某精原細胞(2N=8)的DNA分子用15N標記后置于含14N 的培養(yǎng)基中培養(yǎng),經過連續(xù)兩次細胞分裂,并檢測分裂過程和分裂后細胞中的情況.下列推斷正確的( 。
A.若這兩次分裂為有絲分裂,則含15N染色體的子細胞比例為$\frac{1}{2}$
B.若這兩次分裂為有絲分裂,則第二次分裂中期含14N的染色單體有8條
C.若這兩次分裂為減數分裂,則減I中期含14N的染色單體有8條
D.若這兩次分裂為減數分裂,則子細胞中每條染色體均含15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正確表示血漿、組織液、淋巴三者關系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6.如圖是轉基因獼猴培育過程示意圖,請據圖回答:

(1)獲取綠色熒光蛋白基因的方法包括從基因文庫中獲取目的基因、利用PCR技術擴增目的基因和用化學方法直接人工合成等.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驟是①(用圖中數字表示),②過程常用的方法是顯微注射法.
(2 )PCR技術擴增目的基因的原理為DNA雙鏈復制.擴增目的基因的前提是要有一段已知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根據這一序列設計并合成引物.
(3)圖中過程⑦稱為胚胎移植所用的早期胚胎通常是發(fā)育至囊胚(或桑椹胚)期的胚胎,受體雌猴對移人子宮的外來胚胎不會發(fā)生免疫排斥反應,這為胚胎在受體雌猴內的存活提供了可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下列屬于利用基因工程技術培育的新品種是( 。
A.耐寒的小黑麥B.抗棉鈴蟲的轉基因抗蟲棉
C.太空椒D.多利羊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