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細胞凋亡是由基因所決定的細胞自動結束生命的過程.下列是四位同學對細胞凋亡的理解,其中正確的是( 。
A.細胞凋亡是一種不正常的生理現(xiàn)象B.細胞凋亡是指細胞的編程性死亡
C.細胞凋亡是指病變使細胞死亡D.細胞凋亡對人體發(fā)育極為不利

分析 細胞凋亡是由基因決定的細胞編程序死亡的過程.細胞凋亡是生物體正常的生命歷程,對生物體是有利的,而且細胞凋亡貫穿于整個生命歷程.細胞凋亡是生物體正常發(fā)育的基礎、能維持組織細胞數(shù)目的相對穩(wěn)定、是機體的一種自我保護機制.

解答 解:A、細胞凋亡是由基因所決定的細胞自動結束生命的過程,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xiàn)象,A錯誤;
B、細胞凋亡是由基因決定的細胞自動結束生命的過程,是指細胞的編程性死亡,B正確;
C、細胞凋亡是指細胞的編程性死亡,而病變使細胞死亡屬于細胞壞死,C錯誤;
D、細胞凋亡對人體發(fā)育有利,D錯誤.
故選:B.

點評 本題考查細胞凋亡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和判斷能力,運用所學知識綜合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浙江省杭州市高三上10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關于生物體內化合物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水是生物體內物質運輸?shù)奈ㄒ唤橘|

B.無機鹽對維持血漿的正常濃度和酸堿平衡有重要作用

C.淀粉、纖維素和糖元徹底水解后,得到的產(chǎn)物是不同的

D.在人體內,油脂有貯存能量、調節(jié)代謝的功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寧夏銀川市高三上第四次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生物學中的可遺傳變異分為突變和重組.其中染色體之間的交叉互換可能導致染色體的結構或基因序列發(fā)生變化.如圖甲、乙分別表示兩種染色體之間的交叉互換模式,圖中丙、丁、戊表示某染色體變化的三種情形.則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甲可以導致丁或戊兩種情形的產(chǎn)生

B.甲可以導致戊的形成

C.乙可以導致丙的形成

D.乙可以導致戊的形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寧夏銀川市高三上第四次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HIV病毒感染人體后,其遺傳信息的流動方向如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過程①②以邊解旋邊復制方式合成DNA分子

B.過程③可合成出子代HIV病毒的RNA

C.過程④中遺傳信息由mRNA先流向tRNA,再流向蛋白質

D.過程①在病毒內進行,過程②③④在人體內進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下列關于實驗的描述,錯誤的是(  )
A.用花生子葉做脂肪的鑒定,需用顯微鏡才能看到被染成橘黃色或者紅色的脂肪滴
B.探究溫度對酶活性的影響,不可選擇過氧化氫溶液作底物
C.將糖尿病病人的尿液加入斐林試劑,溶液中出現(xiàn)磚紅色沉淀
D.探索溫度對淀粉酶活性影響的實驗,各組的pH要保持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雜種F1與某隱性性狀親本回交后,得到顯性性狀(A基因控制)與隱性性狀(a基因控制)之比為5:1的后代,由此可以肯定該雜種最可能是( 。
A.二倍體(Aa)B.三倍體(Aaa)C.四倍體(AAaa)D.四倍體(Aaa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下列有關細胞分裂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動植物細胞有絲分裂的紡錘體形成方式不同,末期細胞質分裂方式不同,染色體的行為也有差異
B.用顯微鏡觀察洋蔥根尖有絲分裂后期的圖象,可見紡錘絲牽引著染色體平均分成兩組向兩極緩慢移動
C.藍藻在分裂中期,染色體著絲點有序排列于細胞赤道板上,末期細胞中央由高爾基體囊泡形成細胞板,之后形成細胞壁
D.人的受精卵卵裂時,細胞分裂中期染色體著絲點在紡錘絲的牽引下,排列于赤道板上,西瓜芽尖有絲分裂末期出現(xiàn)細胞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細胞周期是指連續(xù)分裂的細胞,從一次分裂結束開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時為止,一個細胞周期包括兩個階段:分裂間期和分裂 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寧夏銀川市高三上第四次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面相關染色體行為變化與如圖中有絲分裂的時期相對應的是( )

①染色體呈細絲狀,數(shù)目加倍;②染色體散亂排布;③所有染色體的著絲點排列在細胞板上;④著絲點分裂,染色單體移向兩極;⑤染色體變?yōu)槿旧|絲.

A.②⑤ B.①②③⑤ C.②③④ D.①③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