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癌細胞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發(fā)生基因突變,其特征為:(1)能無限增殖;(2)癌細胞的形態(tài)結構發(fā)生顯著改變;(3)癌細胞表面發(fā)生變化,細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質減少,使細胞間黏著性降低,易于在體內(nèi)擴散轉移.
解答 解:癌變后是細胞表面的糖蛋白減少,使細胞粘著性降低,容易擴散和轉移;癌細胞增加了一些癌細胞特有的蛋白成分,所以可用抗原-抗體雜交的方法來鑒定細胞是否癌變.
故答案為:
抗原-抗體雜交
點評 本題考查細胞癌變的相關知識,要求考生識記細胞癌變的原因,癌細胞的主要特征等知識點,能運用所學的知識準確解答,屬于考綱識記層次的考查.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切開時到處都是紅色的“血漿”,是因為其液泡中含有大量的紅色色素 | |
B. | 具有解毒作用的粘膠狀植物性白蛋白,是在其核糖體中合成的 | |
C. | 遠高于普通火龍果的“甜度”物質,是在葉綠體的內(nèi)膜上合成的 | |
D. | 豐富的膳食纖維主要來自細胞壁,高爾基體與該結構的形成有關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連續(xù)自交,性狀能穩(wěn)定遺傳 | |
B. | 兩純合子雜交一定能獲得純合子 | |
C. | 可由雜合子交配產(chǎn)生 | |
D. | 正常情況下純合子自交后代都是純合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突觸結構由①、②和③共同構成 | |
B. | ④中神經(jīng)遞質的釋放過程表明生物膜具有流動性 | |
C. | 神經(jīng)遞質在②中進行擴散并與③上的受體結合 | |
D. | 神經(jīng)遞質與受體的識別與結合定會引起③的興奮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本實驗研究的酶有麥芽糖酶和蔗糖酶 | |
B. | 在 pH=5或溫度為 20℃的情況下該酶活性下降的原因不同 | |
C. | 圖1實驗結果表明,該種酶在溫度為30℃、最適pH為7 | |
D. | 三組實驗能夠證明酶具有專一性、高效性和溫和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對這一蔗糖溶液濃度,甲細胞液為高滲溶液,乙細胞液為低滲溶液 | |
B. | 對這一蔗糖溶液濃度,乙細胞液為高滲溶液,甲細胞液為低滲溶液 | |
C. | 對甲細胞液濃度,乙細胞液為高滲溶液 | |
D. | 對乙細胞液濃度而言,甲細胞液為高滲溶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年湖北省高考模擬(六)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回答下列有關生長素的問題:
(1)植物頂端優(yōu)勢時頂芽產(chǎn)生的生長素運到相鄰側芽 (需要、不需要)消耗ATP.
(2)某研究小組探究避光條件下生長素濃度對燕麥胚芽鞘生長的影響.胚芽鞘去頂靜置一段時間后,將含有不同濃度生長素的瓊脂塊分別放置在不同的去頂胚芽鞘一側,一段時間后測量并記錄彎曲角度(α).圖1為實驗示意圖.
①α的范圍為 (180°≥α>0°、180°≥α≥90°、90°≥α>0°).
②在兩組實驗中若α相同,則瓊脂塊中含有生長素的濃度 (一定、不一定)相同.
(3)圖2是根、莖對生長素作用的反應曲線,圖示字母中表示根近地側的是 、莖的遠地側的是 .
(4)有科學家認為根的向地生長不僅與生長素有關,還與乙烯的作用有關.為了研究二者的關系,做了這樣的實驗:將某種開花植物的根尖放在含不同濃度IAA的培養(yǎng)液中,并加入少量蔗糖作為能源.發(fā)現(xiàn)在這些培養(yǎng)液中出現(xiàn)了乙烯,且生長素濃度越高,培養(yǎng)液中乙烯的濃度也越高,根尖生長所受的抑制也越強.
①此人所做實驗的自變量是 ,因變量是 .
②為使實驗更嚴謹,還需將另一些等量的根尖放在 ,作為對照組.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