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種群和物種的敘述正確的是
A.同一種群個體間可以相互交配產生后代,同一物種的個體間也能相互交配產生后代
B.種群是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物種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單位
C.種群的基因頻率總在是不斷的變化發(fā)展,物種的基因頻率往往保持不變
D.物種基因庫的基因一般不如種群基因庫的基因豐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7屆河南省新鄉(xiāng)市高三上第一次周練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人類有多種血型系統(tǒng),MN 血型和 Rh 血型是其中的兩種。MN 血型由常染色體上的 l 對等位基因 M、N 控制,M 血型的基因型為 MM,N 血型的基因型為 NN,MN 血型的基因型為 MN; Rh 血型由常染色體上的另 l 對等位基因 R 和 r 控制,RR 和 Rr 表現(xiàn)為 Rh 陽性,rr 表現(xiàn)為 Rh 陰性:這兩對等位基因自由組合。若某對夫婦中,丈夫和妻子的血型均為 MN 型-Rh 陽性,且已生出 1 個血型為 MN 型-Rh 陰性的兒子,則再生 1 個血型為 MN 型-Rh 陽性女兒的概率是
A.3/8 B.3/16 C.1/8 D.1/1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湖北省高三六月全真模擬考一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研究人員對一塊棄耕農田中的生物種類及種群密度進行了長達60年的跟蹤調查,將部分統(tǒng)計數據繪制成曲線如圖(狗尾草為一年生草本植物,強光下生存狀況良好)。下列有關分析錯誤的是
A.通常用樣方法來調查狗尾草的種群密度
B.該棄耕農田前5年進行的是初生演替
C.40—60年間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抵抗力穩(wěn)定性遠高于初期
D.群落中植物種類逐漸增加,最后趨于穩(wěn)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2017學年河北省冀州市高二上開學調研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圖是一個反射弧的部分結構示意圖,甲、乙表示連接在神經纖維上的電流表。當在A點以適宜的電流刺激,甲、乙電流表的指針發(fā)生的變化正確的是
A.甲發(fā)生一次偏轉,乙不偏轉
B.甲、乙都發(fā)生兩次方向相反的偏轉
C.甲不偏轉,乙發(fā)生兩次方向相反的偏轉
D.甲發(fā)生兩次方向相反的偏轉, 乙不偏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2017學年河北省冀州市高二上開學調研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因素會引起內環(huán)境發(fā)生變化,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劇烈運動中,內環(huán)境的pH有下降趨勢
B.有人到了青藏高原后出現(xiàn)頭痛、乏力、心跳加快甚至血壓升高等癥狀,是因為人體穩(wěn)態(tài)不會隨外界環(huán)境的變化而變化
C.發(fā)燒時食欲下降是因為消化酶活性降低造成的
D.佝僂病與內環(huán)境的穩(wěn)態(tài)失衡有一定的關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2017學年河北省冀州市高二上開學調研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以下情況,屬于染色體變異的是
①21三體綜合征患者細胞中的第21對染色體有3條
②染色體之間發(fā)生了相應部分的交叉互換
③染色體數目增加或減少
④花藥離體培養(yǎng)后長成的植株
⑤非同源染色體之間自由組合
⑥染色體上DNA堿基對的增添、缺失
⑦貓叫綜合征患者細胞中5號染色體短臂缺失
A.④⑤⑥ B.③⑤④⑦ C.①③④⑤ D.①③④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2017學年河北省冀州市高二上開學調研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某正常男性(XBY)的一個處于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的細胞與某女性色盲基因攜帶者(XBXb)的一個處于有絲分裂后期的細胞相比(不考慮基因突變),正確的是
A.X染色體數目之比為1:2
B.B基因數目之比是1:1
C.染色單體數目之比是4:1
D.子細胞核內DNA數目之比是2: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2017學年河北省冀州市高二上開學調研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線粒體和葉綠體都是進行能量轉換的細胞器,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A.兩者都能產生ATP,但最初的能量來源不同
B.需氧型生物的細胞均有線粒體,植物細胞都有葉綠體
C.兩者都含有磷脂、DNA和多種酶,葉綠體中還含有色素
D.兩者都有內膜和外膜,葉綠體中一般還有基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7屆江西省南五校高三上第一次模擬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玉米中賴氨酸的含量較低,原因是賴氨酸合成過程中,天冬氨酸激酶和二氫吡啶二羧酸合成酶的活性受細胞內賴氨酸濃度的影響。為此,有人提出,將天冬氨酸激酶第352位蘇氨酸變成異亮氨酸,將二氫吡啶二羧酸合成酶第104位天冬氨酸變成異亮氨酸,使玉米葉片和種子游離的賴氨酸分別提高5倍和2倍。請回答:
(1)上述材料中,賴氨酸的高產,是通過蛋白質工程來實現(xiàn)的,它通過基因修飾或合成,對現(xiàn)有蛋白質改造后形成的。除此外,還可通過 育種,獲得賴氨酸的高產,它是在 等物理因素或亞硝酸、堿基類似物等化學因素下改變基因的堿基對排列順序,經選育而得。
(2)在基因改造時,需要用到2種工具酶。其中一種酶,如:E•coli DNA連接酶,T4DNA連接酶,后者可以縫合雙鏈DNA片段的 末端。除工具酶外,還需要的工具有 。
(3)將改造后的基因導入玉米時,常用 法,它與常見的雙子葉植物的導入方法不同。導入目的基因后,是否可以穩(wěn)定維持和表達其遺傳特性,還需要進行檢測與鑒定,檢測對象有 (填一種合理的對象)。有時還要進行個體生物學水平的鑒定。
(4)進行上述基因改造后的玉米體細胞,通過 技術得到高產賴氨酸的玉米植株。有人認為轉基因植物可以通過花粉傳播,會使周圍植物受到基因污染,為此,他們建議導入的目的基因需整合在受體的 上,而不是染色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