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有一著作被認為叛離了圣經教義,而且很多人相信它將摧毀宗教。這部著作是

A. 《九十五條論綱》

B. 《自然哲學的數(shù)學原理》

C. 《物種起源》

D. 《論動體的電動力學》

【答案】C

【解析】

材料“叛離了圣經教義……它將摧毀宗教”反映了達爾文的《物種起源》提出生物進化論,從根本上改變了當時絕大多數(shù)人對人類在生物界中地位的看法,有力挑戰(zhàn)了封建神學創(chuàng)世說,故C正確;《九十五條論綱》是宗教改革時期馬丁·路德所作,沒有叛離圣經教義,也沒有摧毀宗教,故A錯誤;《自然哲學的數(shù)學原理》是牛頓的物理學著作,與材料無關,故B錯誤;《論動體的電動力學》是愛因斯坦的物理學論文,與材料無關,故D錯誤。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ATP和ADP相互轉化的示意圖,對這過程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 存在著能量的釋放和儲存B. 保證了生命活動順利進行

C. 持續(xù)不斷地在生物活細胞中進行D. 合成ATP的能量都來自細胞呼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哪些措施能獲得好的萃取效果

原料顆粒小 萃取時間短 原料含水量少 萃取溫度高

A. ②③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人體細胞的敘述,錯誤的是

A. 精原細胞進行有絲分裂和減數(shù)分裂都要進行染色體復制

B. 細胞內產生的自由基可能會導致細胞衰老

C. 原癌基因只存在于癌細胞中

D. 臍帶血中分離得到的造血干細胞可分化出各種血細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對表現(xiàn)正常的夫婦有一個正常男孩和一個患某種遺傳病的女孩。如果該男孩個母親為該病患者的正常女子結婚,生了一個正常的兒子,問這個兒子攜帶致病基因的幾率為

A3/5 B5/9 C4/9 D11/1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現(xiàn)有黃色、大粒和紫色、小粒兩種玉米,要想獲得紫色、大粒玉米品種,比較簡單有效的育種方法是

A. 單倍體育種 B. 雜交育種 C. 誘變育種 D. 多倍體育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已知X是一種對抗癌癥的新型藥物,能抑制細胞增殖,為研究X的治療作用和副作用哪個更大,請根據(jù)以下提供的材鈄與用具,以CRD(細胞內的放射性強度)為測定指標,完善實驗思路,預測實驗結果和結論,并對該實驗進行分析與討論。

材料與用具:用生理鹽水配制的藥物X溶液,生理鹽水,Y細胞懸液,癌細胞懸液,3H-TdR(3H標記的胸腺嘧啶脫氧核苷),胰蛋白酶,放射性強度測定儀,培養(yǎng)液,CO2培養(yǎng)箱,卡氏瓶等。

(要求與說明:放射性強度測定的具本操作過程不做要求,作用效果可用CRD變化幅度來表示,Y細胞是能增殖的高等動物體細胞。)

回答下列問題:

(1)實驗思路

①取若干個卡氏瓶,分組如下:

甲組:培養(yǎng)液+3H-TdR+癌細胞懸液+X溶液

乙組:培養(yǎng)液+3H-TdR+癌細胞懸液+________。

丙組:培養(yǎng)液+3H-TdR+Y細胞懸液+X溶液

丁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每組設罝若干個重復樣品。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設計表格將預期的結果和相應結論填入表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與討論:實驗中以CRD為測定指標的依據(j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表示雄果蠅進行某種細胞分裂時,處于四個不同階段的細胞(Ⅰ一Ⅳ)中遺傳物質或其載體(①一③)的數(shù)量。下列表述與圖中信息相符的是()

A. Ⅰ一Ⅳ中①的數(shù)量比是2:2:1:1

B. ②代表染色單體在減數(shù)第1次分裂結束時消失

C. Ⅱ所處階段可發(fā)生染色體數(shù)目加倍

D. Ⅲ代表初級精母細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表示葉綠體中色素吸收光能的情況。據(jù)圖判斷,以下說法不正確的是

A. 由圖可知,類胡蘿卜素主要吸收400~500 nm波長的光

B. 用450 nm波長的光比600 nm波長的光更有利于提高光合作用強度

C. 由550 nm波長的光轉為670 nm波長的光后,葉綠體中C3的量增加

D. 土壤中缺乏鎂時,植物對420~470 nm波長的光的利用量顯著減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