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下列關于種群密度調查的敘述,不合理的是( �。�
A.取樣的關鍵是要做到隨機取樣
B.樣方內(nèi)各年齡段的個體均需統(tǒng)計
C.不宜選擇蔓生或叢生的單子葉植物作為調查對象
D.不宜用標志重捕法調查活動能力強的動物的種群密度

分析 1、樣方法的注意點:①隨機取樣;②樣方大小適中;③樣方數(shù)量不易太少;④一般選易辨別的雙子葉植物(葉脈一般網(wǎng)狀);⑤常用五點取樣法和等距取樣法.
2、一般植物和個體小、活動能力小的動物以及蟲卵常用的是樣方法,其步驟是確定調查對象→選取樣方→計數(shù)→計算種群密度;活動能力大的動物常用標志重捕法,其步驟是確定調查對象→捕獲并標志個體→重捕并計數(shù)→計算種群密度.
3、蔓生或叢生多數(shù)是由地下部分無性繁殖造成,很多分支可能屬于同一個個體.

解答 解:A、取樣調查的關鍵做到隨機取樣,多次取樣求平均值,A正確;
B、樣方法中計數(shù)要統(tǒng)計樣方內(nèi)該物種的所有個體,所以各年齡段的個體均需統(tǒng)計,B正確;
C、由于蔓生或叢生的單子葉植物有很多分支可能屬于同一個個體,所以不宜選擇作為抽樣調查的對象,宜選擇喬木等作為抽樣調查的對象,C正確;
D、調查活動能力強的動物的種群密度常用標志重捕法,D錯誤.
故選:D.

點評 本題考查種群的基本特征及種群密度調查方法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和判斷能力,運用所學知識綜合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下列關于生物變異的說法正確的是( �。�
A.有絲分裂和無絲分裂過程中都有可能發(fā)生染色體變異
B.姐妹染色單體間相同片段的交換屬于基因重組
C.脫氧核苷酸的種類、數(shù)目和排列順序發(fā)生改變必然導致染色體結構變異
D.基因突變的方向與環(huán)境有明顯的因果關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為探究光照強度與光合作用的關系,某興趣小組將西紅柿植株置于密閉裝置中進行了相關實驗.結果如表所示:
組別溫度(℃)實驗光照強度占自然光照強度的百分比(%)開始時的
CO2濃度(%)
12h后的
CO2濃度(%)
12500.350.368
225200.350.306
325400.350.289
425600.350.282
525800.350.280
6251000.350.279
根據(jù)如表分析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實驗的自變量是CO2濃度的變化,因變量是光照強度的變化
B.通過表中實驗結果可知該植株在實驗條件下的呼吸速率和凈光合速率
C.若將第6組植株突然移至第4組條件下,短時間內(nèi)細胞中的C5將增加
D.通過上述實驗,可以確定西紅柿生長的最佳光照強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種群增長的“J”型和“S”型曲線是不同條件下種群數(shù)量隨時間變化的曲線.下列關于種群增長曲線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以“J”型曲線增長的種群,種群的增長速率不斷增大
B.以“S”型曲線增長的種群,種群的增長速率逐步降低
C.以“J”型曲線增長的種群,種群增長不受自身密度制約
D.以“S”型曲線增長的種群,達到K 值時增長速率近于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下列關于群落結構及演替的理解,正確的是( �。�
A.人類的活動不能使演替偏離其自然方向
B.動物在群落中的分層現(xiàn)象與植被的垂直分布無關
C.火災后,自然恢復林的形成屬于群落的次生演替
D.竹林中的竹子高低錯落有致,其在垂直結構上有分層現(xiàn)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為研究番茄的抗冷性,將美國不同緯度和不同種的番茄幼苗培養(yǎng)在相同溫室中,然后將所有幼苗經(jīng)歷7天的冷處理(0℃),再轉移至溫室,培養(yǎng)7天.統(tǒng)計其存活率,結果如圖所示,相關敘述不合理的是( �。�
A.生長在高低緯度的番茄之間存在地理隔離
B.高緯度地區(qū)的番茄更容易產(chǎn)生抗冷性突變
C.高低緯度番茄之間抗冷性的差異是長期自然選擇的結果
D.高低緯度番茄種群之間基因頻率有差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嫩肉粉是以蛋白酶為主要成分的食品添加劑,就酶的作用特點而言,下列使用方法中最佳的是( �。�
A.炒肉的過程中加入
B.肉炒熟后出鍋前加入
C.先用沸水溶解后與肉片混勻,炒熟
D.室溫下與肉片混勻,放置一段時間,炒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關于生命系統(tǒng)的穩(wěn)態(tài)的敘述錯誤的是(  )
A.生命系統(tǒng)的穩(wěn)態(tài)的特點包括相對不變性、可恢復性和適應性
B.穩(wěn)態(tài)包括個體的穩(wěn)態(tài)、群體的穩(wěn)態(tài)和生物圈的穩(wěn)態(tài)
C.草履蟲是單細胞生物,不存在穩(wěn)態(tài)
D.穩(wěn)態(tài)是相對的,而且維持穩(wěn)態(tài)的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江蘇省高二上期中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當我國科考隊員登上南極“冰蓋之顛”時,下面哪一點不屬于他們生理上出現(xiàn)的適應性變化

A.機體耗氧量降低

B.皮膚血管收縮

C.體溫調節(jié)中樞興奮性增強

D.甲狀腺激素分泌量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