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惡性生長增殖 |
B、黏著性喪失 |
C、逃避免疫監(jiān)視 |
D、細胞凋亡 |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只有含D的配子 |
B、有含D的配子,也有含d的配子 |
C、只有含d的配子 |
D、只有含D的配子,或只有含d的配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圖中種群呈“S”型增長,3時以后的數量變化與該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抵抗力穩(wěn)定性有關 |
B、圖中種群在時間相對值為2時的年齡組成為增長型,此時種群的增長速率最大 |
C、若該種群為草原中的田鼠,調查種群密度時宜采用樣方法 |
D、若該種群為玉米,因為其數量存在K值,所以種植時要合理密植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當溫度一定時,光合效率隨光照強度的增加而增加 |
B、當光照強度一定時,光合效率隨溫度升高而增加 |
C、當光照強度大于Q時,溫度是限制光合效率的非生物因素 |
D、當光照強度小于P時,溫度是限制光合效率的非生物因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德國科學家施萊登和施旺是細胞的發(fā)現(xiàn)者和命名者 |
B、桑格和尼克森借助電子顯微鏡,提出生物膜都是由蛋白質-脂質-蛋白質三層結構構成 |
C、魯賓和卡門利用同位素標記法證明了光合作用釋放的氧氣都來自于二氧化碳 |
D、美國科學家切赫和奧特曼發(fā)現(xiàn)少數RNA也具有生物催化功能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分離原生質體→誘導原生質體融合→組織培養(yǎng)→得到雜種植株 |
B、分離原生質體→原生質體融合→雜種植株 |
C、獲取細胞→原生質融合→組織培養(yǎng)→得到雜種植株 |
D、獲取細胞→原生質直接融合→組織培養(yǎng)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