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如圖表示生物細胞內(nèi)[H]的轉(zhuǎn)移過程,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①過程可以發(fā)生在葉綠體類囊體薄膜上,且伴隨著ADP的產(chǎn)生
B.真核細胞的③過程發(fā)生在線粒體內(nèi)膜上,且必須有氧氣參與
C.②過程一定發(fā)生在葉綠體基質(zhì)中,且必須在光下才能進行
D.真核細胞的④過程只發(fā)生在線粒體基質(zhì)中,且必須有水參與反應

分析 1、呼吸作用是指生物體內(nèi)的有機物在細胞內(nèi)經(jīng)過一系列的氧化分解,最終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產(chǎn)物,并且釋放出能量的總過程.有氧呼吸的第一、二、三階段的場所依次是細胞質(zhì)基質(zhì)、線粒體基質(zhì)和線粒體內(nèi)膜.有氧呼吸第一階段是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和[H],合成少量ATP;第二階段是丙酮酸和水反應生成二氧化碳和[H],合成少量ATP;第三階段是氧氣和[H]反應生成水,合成大量ATP.
2、光合作用是指綠色植物通過葉綠體,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轉(zhuǎn)變成儲存著能量的有機物,并釋放出氧氣的過程.光合作用的光反應階段(場所是葉綠體的類囊體膜上):水的光解產(chǎn)生[H]與氧氣,以及ATP的形成.光合作用的暗反應階段(場所是葉綠體的基質(zhì)中):CO2被C5固定形成C3,C3在光反應提供的ATP和[H]的作用下還原生成淀粉等有機物.
3、根據(jù)題意和圖示分析可知:①表示光反應階段,②表示暗反應階段,④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一、二階段,③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三階段.

解答 解:A、①過程可以發(fā)生在葉綠體基粒上,且伴隨著ATP的產(chǎn)生,A錯誤;
B、真核細胞的③過程發(fā)生在線粒體內(nèi)膜上,且必須有氧氣參與,B正確;
C、②過程一定發(fā)生在葉綠體基質(zhì)中,且有光無光均可進行,C錯誤;
D、真核細胞的④過程發(fā)生在細胞質(zhì)基質(zhì)和線粒體基質(zhì)中,且必須有水參與反應,D錯誤.
故選:B.

點評 本題以圖形為載體,考查學生對光合作用過程和呼吸作用過程的聯(lián)系.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過程是考查的重點和難點,可以通過流程圖分析,表格比較,典型練習分析強化學生的理解.光合作用合成有機物,而呼吸作用分解有機物.光合作用為呼吸作用提供有機物和氧氣,呼吸作用為光合作用提供二氧化碳和水.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湖南省高一(下)第一階段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2010•臨沂一模)恒溫條件下,測得某密閉容器中蘋果細胞呼吸強度(用CO2的釋放量來表示)隨氧氣濃度的變化情況如圖,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

A.該溫度下,蘋果只進行無氧呼吸時釋放的CO2比只進行有氧呼吸時多

B.氧氣濃度為6%時,蘋果只進行有氧呼吸

C.氧氣濃度大于18%后,氧氣不再是有氧呼吸限制因素

D.隨著氧氣濃度的增加,CO2的釋放量先減少,后增加,最后趨于穩(wěn)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遼寧省高一下期期中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圖表示細胞膜的亞顯微結(jié)構,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若圖示為肝細胞膜,則CO2的運輸方式為b

B.細胞間的識別、免疫與①有密切的關系

C.適當提高溫度將加快②和③的流動速度

D.線粒體內(nèi)膜的化學組成與細胞膜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在孟德爾的豌豆雜交實驗中,必須對母本采取的措施是( 。
①開花前人工去雄    ②開花后人工去雄    ③去雄后自然授粉 
④去雄后人工授粉    ⑤授粉后套袋隔離    ⑥授粉后自然發(fā)育.
A.①④⑤B.②④⑥C.③⑤⑥D.①⑤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1.某同學在做“低溫誘導植物染色體數(shù)目的變化”實驗時,將大蒜根尖隨機分為12組,實驗處理和結(jié)果如表所示,請回答有關問題.
組別實驗處理及處理時間染色體數(shù)目加倍的細胞所占的百分比(%)
組10℃36小時0
組272小時0
組396小時0
組42℃36小時5
組572小時20
組696小時24
組74℃36小時12
組872小時30
組996小時43
組106℃36小時0
組1172小時0
組1296小時0
(1)低溫誘導植物染色體數(shù)目加倍的原理是低溫會使細胞分裂過程中紡錘體的形成受阻,從而使細胞分裂過程中染色體數(shù)目加倍而細胞不分裂.低溫處理與秋水仙素處理相比,具有操作簡單、安全無毒等優(yōu)點.
(2)實驗中選擇大蒜根尖分生區(qū)細胞進行觀察,效果最佳,原因是此處的細胞分裂比較旺盛,在顯微鏡下觀察,此處細胞的特點表現(xiàn)為呈正方形,排列緊密.
(3)實驗過程中需要用堿性染料(或醋酸洋紅或龍膽紫)對大蒜根尖細胞的染色體進行染色.
(4)由實驗結(jié)果可知,4℃、96小時的條件下,加倍效果最為明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圖甲表示由磷脂分子合成的人工膜的結(jié)構示意圖,圖乙表示人的紅細胞膜的結(jié)構示意圖及葡萄糖和乳酸的跨膜運輸情況,圖丙中A為1mol/L的葡萄糖溶液,B為1mol/L的乳酸溶液,請據(jù)圖回答以下問題:

(1)圖丙中半透膜相當于是能發(fā)生質(zhì)壁分離的植物細胞中的原生質(zhì)層.
(2)圖乙中,葡萄糖和乳酸跨膜運輸?shù)墓餐c是都需要載體蛋白,如果將圖乙所示細胞放在無氧環(huán)境中,圖中葡萄糖和乳酸(填“葡萄糖”、“乳酸”或“葡萄糖和乳酸”)的跨膜運輸不會受到影響.
(3)如果用圖甲所示人工膜作為圖丙中的半透膜,則液面不再變化時,左側(cè)液面等于(填“高于”、“低于”或“等于”)右側(cè)液面;如果在圖甲所示人工膜上貫穿上圖乙的蛋白質(zhì)①,再用作圖丙的半透膜,則液面不再變化時,左側(cè)液面低于右側(cè)液面(填“高于”、“低于”或“等于”).
(4)某些藥物大分子不容易被細胞吸收,但如果用圖甲所示人工膜包裹后再注射則更容易進入細胞,此實例可說明細胞膜具有流動性.
(5)圖甲人工膜兩側(cè)的離子存在濃度差,離子不能通過該膜.在人工膜中加入少量纈氨霉素,K+即可從高濃度一側(cè)通過該膜到達低濃度一側(cè),其他離子不能通過,則K+通過該膜的方式協(xié)助擴散,纈氨霉素的化學本質(zhì)是蛋白質(zhì).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在低倍鏡下,如果一個細胞偏向視野的右前方,要將其移到視野中心,應將玻片向哪個方向移動( 。
A.左前方B.右后方C.左后方D.右前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分析生物體內(nèi)4種重要有機物的組成及功能,回答下列問題:

(1)A是指葡萄糖;E在動物細胞中是指糖原,在植物細胞內(nèi)是淀粉,所含元素為C、H、O;
(2)F是指脂肪,此外,該類物質(zhì)還包括磷脂和固醇等.
(3)物質(zhì)D為核苷酸,元素組成為C、H、O、N、P;在人體細胞中A、T、C、G參與的物質(zhì)D共有7種.
(4)物質(zhì)G的結(jié)構具有多樣性,從分子C水平分析主要是因為C的種類、數(shù)目和排列順序的不同;從分子G水平分析主要是G的空間結(jié)構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玉米子粒的顏色分為紫色和黃色兩種,分別受B和b基因控制.種植基因型為Bb和bb的玉米,兩者數(shù)量之比是3:1,若兩種類型的玉米繁殖率相同,則在自然狀態(tài)下,隨機交配的下一代中基因型為BB、Bb、bb的個體數(shù)量之比為( 。
A.3:3:7B.9:30:25C.6:2:1D.61:2:1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