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生物 > 題目詳情
3.下列有關細胞學說建立的過程,不正確的是( �。�
A.1665年,英國科學家虎克用顯微鏡觀察植物的木栓組織,發(fā)現(xiàn)了細胞
B.19世紀,德國科學家施萊登和施旺通過對動植物細胞的研究建立細胞學說
C.細胞學說揭示了細胞的多樣性和統(tǒng)一性
D.1858年魏爾肖總結出細胞通過分裂產生新細胞

分析 細胞學說的建立過程:
1、顯微鏡下的重大發(fā)現(xiàn):細胞的發(fā)現(xiàn),涉及到英國的羅伯特•虎克(1665年發(fā)現(xiàn)死亡的植物細胞)和荷蘭的范•列文胡克(1674年發(fā)現(xiàn)金魚的紅細胞和精子,活細胞的發(fā)現(xiàn)).
2、理論思維和科學實驗的結合:在眾多前人觀察和思維的啟發(fā)下,德國植物學家施萊登和動物學家施旺提出了細胞學說.
3、細胞學說在修正中前進:涉及德國的魏爾肖.魏爾肖提出“一切細胞來自細胞”,認為細胞通過分裂產生新細胞,為細胞學說作了重要補充.

解答 解:A、1665年,羅伯特•虎克用顯微鏡觀察植物的木栓組織,發(fā)現(xiàn)了細胞,A正確;
B、德國植物學家施萊登和動物學家施旺提出了細胞學說,B正確;
C、細胞學說揭示了細胞的統(tǒng)一性,未揭示多樣性,C錯誤;
D、1858年魏爾肖總結出細胞通過分裂產生新細胞,D正確.
故選:C.

點評 本題知識點簡單,考查細胞的發(fā)現(xiàn)、細胞學說的建立、內容和發(fā)展,要求考生識記細胞學說的建立過程,識記細胞學說的內容及意義,能運用所學的知識準確判斷各選項.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具膜“小泡”在細胞生命活動中具有十分重要,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內質網與高爾基體之間通過囊泡進行生物膜的間接聯(lián)系
B.溶酶體中的水解酶是由內質網斷裂形成的“小泡”運輸?shù)饺苊阁w中的
C.草履蟲和變形蟲中的伸縮泡,有助于增大細胞的相對表面積(細胞的表面積與體積之比)
D.突觸的單向傳遞與包裹著信息分子的“小泡”存在位置有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7.糖尿病的形成有多種原因,如圖所示①、②、③表示由三種機體免疫異常引起的糖尿�。垞�(jù)圖回答下列問題:
(1)由漿細胞產生的抗體Y1與胰島B細胞上的葡萄糖受體結合,導致胰島B細胞對葡萄糖的敏感度降低,胰島素的分泌量減少,血糖濃度升高.
(2)圖中抗體Y2直接作用于胰島B細胞,導致相應激素分泌減少,從而使組織細胞對葡萄糖的攝取、利用和儲存減少,血糖濃度升高.
(3)圖中抗體Y3與(靶細胞上的)胰島素受體(特異性)結合,使相應激素不能發(fā)揮作用,從而使血糖濃度升高.
(4)從免疫學的角度分析,上述三種糖尿病都屬于自身免疫�。渲孝佗冢ㄌ钚蛱枺┛梢酝ㄟ^注射相應激素來治療.
(5)調節(jié)人體血糖平衡的最主要激素中,除圖示激素外,還有胰高血糖素,它們之間通過拮抗作用,共同維持血糖含量的穩(wěn)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如圖表示光合作用過程,a、b、c表示物質,甲、乙表示場所,下列有關分析錯誤的是( �。�
A.物質b可能是ADP和Pi
B.物質c直接被還原生成(CH2O)和C5
C.甲中色素不溶于水,只溶于有機溶劑
D.乙中生理過程在有光、無光條件下都可進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內環(huán)境是機體細胞生活的直接環(huán)境,以下有關內環(huán)境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
A.小腸中的葡萄糖進入紅細胞所經歷的內環(huán)境依次是組織液、血漿
B.血液紅細胞中的02進入肝細胞至少要經過4層細胞膜結構
C.漿細胞產生的抗體能與突破第一、二兩道防線后進入宿主細胞的流感病毒結合
D.家兔靜脈注射5%的NaCl溶液后,進人體液的Na+-主要存在于細胞外液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8.圖1是某高等生物細胞增殖某時期模式圖,圖2是該生物細胞核內染色體及DNA相對含量變化的曲線圖.據(jù)圖回答下列問題:(注:橫坐標各個區(qū)域代表細胞分裂的各個時期,區(qū)域的大小和各個時期所需的時間不成比例)

(1)圖1所示細胞對應圖2的時期是C(填字母).
(2)圖2中曲線I表示的是DNA相對含量的變化曲線,曲線Ⅱ表示的是染色體相對含量的變化曲線.
(3)曲線Ⅱ時期B的特點是出現(xiàn)染色體和紡錘體,核仁、核膜逐漸消失.
(4)圖3是某同學繪制的曲線圖,但是忘記了標明縱坐標,只記得時期c-d對應圖2中的時期C-D,那么圖3縱坐標最可能代表的內容是每條染色體上的DNA數(shù)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5.在“觀察植物細胞的質壁分離和復原”的實驗中,對紫色洋蔥鱗片葉外表皮臨時裝片進行了三次觀察(如圖所示). 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該觀察類實驗的設計不需要遵循對照原則
B.吸水紙的主要作用是吸除滴管滴加的多余液體,以免污染鏡頭
C.第一次觀察后滴管滴加的是清水;第二次觀察后滴加是質量分數(shù)為0.3g/ml的蔗糖溶液
D.該實驗可以驗證“植物細胞的原生質層相當于一層半透膜”的假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下列過程中,不屬于負反饋調節(jié)機制的是(  )
A.正常人維持體溫的相對穩(wěn)定B.抗利尿激素維持血漿中的水分含量
C.通過呼吸排出肺中的二氧化碳D.狼和羊的種群數(shù)量的此消彼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上海市十二校高三12月聯(lián)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9分)回答下列有關遺傳信息的問題。

2012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在G蛋白偶聯(lián)受體領域作出杰出貢獻的科學家。G蛋白偶聯(lián)受體調控著細胞對激素、神經遞質的大部分應答。下圖表示甲狀腺細胞膜內側的G蛋白與促甲狀腺激素受體結合,形成G蛋白偶聯(lián)受體后被活化,進而引起細胞內一系列代謝變化。請回答:

(1)促甲狀腺激素是由 分泌的,圖中“功能蛋白A”的生物效應是促進 的合成和分泌。

(2)過程①需要細胞質為其提供 作為原料,催化該過程的酶是

(3)過程②除了圖中已表示出的條件外.還需要 (至少寫出2項)。

(4)DNA分子經過誘變,某位點上一個正常堿基(設為P)變成了尿嘧啶。該DNA連續(xù)復制兩次,得到4個子代DNA分子,相應位點上的堿基對分別為U-A、A-T、G-C、C-G,推測“P”可能是 。

(5)下圖為原核細胞中轉錄、翻譯的示意圖。據(jù)圖判斷,下列描述中正確的是________(多選)

A.圖中表示4條多肽鏈正在合成

B.轉錄尚未結束,翻譯即已開始

C.多個核糖體共同完成一條多肽鏈的翻譯

D.一個基因在短時間內可表達出多條多肽鏈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