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生物 > 題目詳情

某植物的花色有白色和黃色,受一對基因A、a控制。純合開白花的植株與純合開黃花的植株雜交,F1均開黃花,F1自交產生F2,F2中開白花的植株與開黃花的植株之比為1∶3。分析回答:

(1)該植物花的白色與黃色是一對 。F2中開黃花植株的基因型為 。F2中開黃花的植株自交,后代中開白花的植株所占比例為 。

(2)若該植物的花色除了受A、a基因(位于3號染色體)控制外,還受B、b基因(位

于1號染色體)的影響。兩對基因對花色遺傳的控制可能有下列兩種機制:

①A、a和B、b兩對基因的遺傳遵循基因的 定律。

②基因型為AaBb的植株自交,若為機制1,則后代中開黃花的植株所占比例為 ;若為機制2,則后代中開黃花的植株所占比例為 。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年浙江溫州3月普通高中選考科目模擬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關于人體厭氧呼吸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氫和氧反應生成水

B.葡萄糖分解產生酒精和二氧化碳

C.只有第二階段可以生成ATP

D.兩個階段都在細胞溶膠中進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山東淄博高三下學期第一次模擬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多選題

某嚴格自花傳粉的二倍體植物(2n),野生型為紅花,突變型為白花。研究人員圍繞花色性狀的顯隱性關系和花色控制基因及在染色體上的定位,進行了以下相關實驗。請分析回答:

(1)在甲地的種群中,該植物出現一株白花突變。讓白花植株自交,若后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說明該突變型為純合體。將該白花植株與野生型雜交,若子一代為紅花植株,子二代紅花植株和白花植株比為3:1,出現該結果的條件是:①紅花和白花受____________等位基因控制,且基因完全顯性;②配子具有相同成活率及受精能力并能隨機結合;③受精卵的發(fā)育能力及各基因型植株存活率相同。

(2)在乙地的種群中,該植物也出現了一株白花突變且和甲地的白花突變同為隱性突變。為確定甲、乙兩地的白花突變是否由相同的等位基因控制,可將____________雜交,當子一代表現型為_____________時,可確定兩地的白花突變由不同的等位基因控制;若子二代中表現型及比例為___________________時,可確定白花突變由2對等位基因控制。

(3)缺體(2n-1)可用于基因的染色體定位。人工構建該種植物的缺體系(紅花)應有_______________種缺體。若白花由一對隱性突變基因控制,將白花突變植株與該種植物缺體系中的全部缺體分別雜交,留種并單獨種植,當子代出現表現型及比例為________________時,可將白花突變基因定位于__________________。

(4)三體(2n+1)也可用于基因的染色體定位。若白花由一對隱性突變基因控制,將白花突變植株與三體系(紅花純合)中全部三體分別雜交,留種并單獨種植,當子二代出現表現型及比例為__________________時,可將白花突變基因定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山東淄博高三下學期第一次模擬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生物膜系統在細胞生命活動中的作用不包括

A.使遺傳信息的傳遞更加高效

B.使細胞的結構與功能區(qū)域化

C.廣闊的膜面積為酶提供大量的附著點

D.在細胞內外的物質運輸等過程中起決定性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江蘇常州田家炳高級中學高二學業(yè)水平模擬測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對生物多樣性的敘述,正確的是

A.生物多樣性包括基因多樣性、種群多樣性和生態(tài)系統多樣性

B.易地保護是對生物多樣性最有效的保護措施

C.生物多樣性銳減屬于全球性生態(tài)環(huán)境問題

D.森林的涵養(yǎng)水源、保持水土屬于生物多樣性的直接價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江蘇常州田家炳高級中學高二學業(yè)水平模擬測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關于生長素的敘述,錯誤的是

A.生長素能促進植物生長

B.植物向光側生長素含量比背光側少

C.頂端優(yōu)勢的形成是由于側芽合成的生長素多

D.生長素相對集中分布在生長旺盛的部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江蘇常州田家炳高級中學高二學業(yè)水平模擬測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人的造血干細胞能增殖、分化產生各種血細胞,此過程

A.體現了細胞的全能性

B.細胞的形態(tài)、結構和生理功能不變

C.細胞中基因選擇性表達

D.細胞中不會出現染色體和紡錘絲的變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