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cessing math: 100%
17.回答有關免疫的問題:

(1)將同種大鼠分為A、B兩組,A組大鼠除去淋巴細胞后,產(chǎn)生抗體的能力喪失;從B組大鼠中獲得淋巴細胞并轉移到A組大鼠后,發(fā)現(xiàn)A組大鼠能夠重新獲得產(chǎn)生抗體的能力.此實驗說明淋巴細胞(或B淋巴細胞)是免疫反應所需的細胞.為了證明接受了淋巴細胞的A組大鼠重新獲得了產(chǎn)生抗體的能力,需要給A組大鼠注射抗原,
然后檢測相應的抗體.
(2)如圖甲細胞為漿(效應B)細胞,抗體的化學本質是蛋白質,抗體從合成到分泌出細胞,經(jīng)過的細胞結構依次是③→④→②→⑦→①(用圖中標號表示).在抗體、溶菌酶、淋巴因子和編碼抗體的基因這四種物質中不屬于免疫活性物質的是編碼抗體的基因.
(3)如圖乙是細胞免疫過程示意圖.根據(jù)圖示請描述圖中C、D兩個過程分別表示:
C為致敏T細胞與靶細胞密切接觸,D為靶細胞裂解死亡.在此免疫過程中,C圖中的致敏T細胞還能通過釋放淋巴因子來加強殺傷力.

分析 分析題圖1可知,該細胞中含有豐富內質網(wǎng)、高爾基體、線粒體等,且具有分泌功能.該細胞正在分泌抗體,故細胞是漿細胞(效應B細胞),①是細胞膜,②是高爾基體,③是核糖體,④是內質網(wǎng),⑤是中心體,⑥是線粒體,⑦是囊泡.
圖2是細胞免疫過程,C是致敏T細胞與靶細胞密切接觸的過程,D是在致敏T細胞的作用下靶細胞裂解死亡的過程.

解答 解:(1)除去淋巴細胞不能產(chǎn)生抗體,移入淋巴細胞后重新獲得產(chǎn)生抗體的能力,說明淋巴細胞是機體進行免疫反應所需的細胞.只有在抗原的刺激下,通過體液免疫形成的漿細胞才能產(chǎn)生抗體.
(2)在體液免疫中,抗體是由漿細胞(效應B淋巴細胞)產(chǎn)生并分泌的.抗體的化學本質是蛋白質,抗體從合成到分泌出細胞,經(jīng)過的細胞結構依次是③核糖體→④內質網(wǎng)→②高爾基體→⑦囊泡→①細胞膜.免疫系統(tǒng)的組成中,免疫活性物質包括抗體、溶菌酶、淋巴因子等.因此在抗體、溶菌酶、淋巴因子和編碼抗體的基因這四種物質中不屬于免疫活性物質的是編碼抗體的基因.
(3)圖乙是細胞免疫過程,C為致敏T細胞與靶細胞密切接觸,D為靶細胞裂解死亡.在此免疫過程中,C圖中的致敏T細胞還能通過釋放淋巴因子來加強殺傷力.
故答案為:
(1)淋巴細胞(或B淋巴細胞)   抗原
(2)漿(效應B)    蛋白質   ③→④→②→⑦→①編碼抗體的基因
(3)致敏T細胞與靶細胞密切接觸     靶細胞裂解死亡    致敏T     淋巴因子

點評 本題的知識點是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的過程,生物膜系統(tǒng)在結構和功能上的聯(lián)系,意在考查考生的識圖能力和理解所學知識要點,把握知識間內在聯(lián)系的能力;能運用所學知識,對生物學問題作出準確的判斷.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0.某雌雄異體的二倍體植物,其花色由A、a和B、b兩對等位基因控制,其中B基因控制紅色性狀.現(xiàn)用白甲、白乙、紅色和粉色4個純合品種進行雜交實驗,結果如下:
實驗1:紅色×粉色,F(xiàn)1表現(xiàn)為紅色,F(xiàn)1自交,F(xiàn)2表現(xiàn)為3紅色,1粉色
實驗2:白甲×紅色,F(xiàn)1表現(xiàn)為白色,F(xiàn)1自交,F(xiàn)2表現(xiàn)為12白色,3紅色,1粉色
實驗3:白乙×粉色,F(xiàn)1表現(xiàn)為白色,F(xiàn)1×粉色,F(xiàn)2表現(xiàn)為2白:1紅色:1粉色
Ⅰ.分析上述試驗結果,請回答下列問題:
(1)白甲純合品種的基因型是AAbb,實驗2得到的F2中紅色品種的基因型是aaBB、aaBb.
(2)若實驗3得到的F2中白色植株自交,F(xiàn)3中的花色的表現(xiàn)型及比例是白色:紅色:粉色=24:3:5.
(3)該植物花色的遺傳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定律.
Ⅱ.該植物有寬葉和窄葉兩種類型,分別由位于X上的基因E、e控制.
(1)該植株幼小時,雌雄不易區(qū)分,若想通過一次雜交實驗,通過葉型判斷幼小植物的性別,選擇的雜交組合最好是表現(xiàn)型為窄葉雌株和寬葉雄株.
(2)某同學將雜合的寬葉雌株用秋水仙素處理后,與正常的窄葉雄株雜交,預測子代的表現(xiàn)型及比例為寬葉雌株:窄葉雌株:寬葉雄株:窄葉雄株=5:1:5:1.(三倍體的子代植株中有Y染色體的為雄性,其余為雌性,所有個體存活機會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1.簡述物質跨膜的方式是什么?主動運輸和被動運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8.如圖為利用生物技術獲得生物新品種的過程.據(jù)圖回答:

(1)在基因工程中,A表示目的基因,B表示重組DNA(基因表達載體).
(2)如果直接從蘇云金桿菌中獲得抗蟲基因,①過程使用的酶是限制酶,A→B必需的兩個基本工具是DNA連接酶和運載體.
(3)B→C為轉基因綿羊的培育過程,其中④用到的生物技術主要有動物細胞培養(yǎng)和胚胎移植.
(4)若使用棉花的體細胞為受體細胞,⑤表示的生物技術是植物組織培養(yǎng),要確定目的基因(抗蟲基因)導入受體細胞后,是否能穩(wěn)定遺傳并表達,需進行檢測和鑒定工作,請寫出在個體水平上的鑒定過程:用蟲食用棉花,觀察其存活情況,來鑒定棉花是否具有抗蟲特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切除正常幼年狗的垂體后,短期內該狗血液中三種激素--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a)、促甲狀腺激素(b)、甲狀腺激素(c)的含量隨時間的變化曲線最可能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胱氨酸尿癥是一種單基因控制的遺傳�。摬≈饕蚴悄I小管對胱氨酸、賴氨酸、精氨酸、鳥氨酸的重吸收發(fā)生障礙所致.患者尿中有上述4種氨基酸排出,但無任何癥狀.由于胱氨酸易生成六角形結晶,故可發(fā)生尿路結石(胱氨酸結石).尿路結石可引起尿路感染和絞痛.某同學對一個胱氨酸尿癥女性患者的其他家系成員的情況進行調查后,記錄如下(空格中“+”代表胱氨酸尿癥患者,“-”代表正常):
祖父祖母姑姑外祖父外祖母舅舅父親母親弟弟
-+-+--++-
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分析上表可知胱氨酸尿癥屬于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
B.調查該病的發(fā)病率可在自然人群中隨機取樣調查計算
C.該患病女性的父母想再生個孩子,出生正常孩子的概率為14
D.這個家系中所有患者基因型相同的概率為49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9.請回答下列與實驗有關的問題.
①檢測蘋果組織樣液中的還原糖②檢測花生組織樣液中的脂肪
③檢測豆?jié){中的蛋白質④觀察人口腔上皮細胞中DNA和RNA的分布
⑤觀察黑藻葉片的葉綠體⑥觀察人口腔上皮細胞的線粒體
⑦觀察植物細胞的失水和吸水⑧綠葉中色素的提取和分離
⑨觀察根尖分生組織細胞的有絲分裂⑩低溫誘導植物的染色體數(shù)目的變化
⑪離心提取較純的哺乳動物成熟紅細胞的細胞膜
(1)上述實驗中需要用顯微鏡觀察的是②⑤⑥⑦⑨(填序號,下同),顯微鏡中,細胞都可以保持活性的是⑤⑥⑦.
(2)下列試劑在兩個實驗中的作用相同的是C.
A.酒精在⑧和⑨中的作用
B.硫酸銅在①和③中的作用
C.鹽酸在⑨和⑩中的作用
D.蒸餾水在④和⑦中的作用
(3)⑦中使用的材料為紫色洋蔥鱗片葉外表皮,若將⑦實驗中使用的0.3g/ml的蔗糖溶液換為一定濃度的硝酸鉀溶液,則實驗現(xiàn)象是先質壁分離后復原,液泡體積的變化為先小后大.
(4)⑨中制作臨時裝片的步驟是解離、染色、漂洗、制片.
(5)⑧中色素用層析液進行分離,原理是色素在層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在濾紙上擴散的速度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圖甲表示動作電位產(chǎn)生過程示意圖,圖乙表示動作電位傳導示意圖,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A.若將離體神經(jīng)纖維放在高于正常海水Na+濃度的溶液中,圖甲的c點將升高
B.圖甲c點、圖乙③點時,細胞膜外側Na+濃度高于細胞膜內側
C.圖甲b點、圖乙②點時,神經(jīng)元細胞膜處Na+內流
D.恢復靜息電位過程中,K+外流不需要消耗能量,需要膜蛋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福建福州文博中學高三上學期期中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如圖甲是高等動物(2N=4)細胞分裂的6個示意圖;圖乙表示人類生殖和發(fā)育過程中細胞的染色體數(shù)目變化曲線。據(jù)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甲A~G中,一定屬于有絲分裂分裂期的圖像是 。

(2)A圖像形成的子細胞的名稱是 。

(3)圖乙中D~E發(fā)生的現(xiàn)象叫 。

(4)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同源染色體分離發(fā)生在圖乙中的時間段是 ,E~F段表示的細胞分裂方式是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