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已知馬的毛色有栗色和白色兩種,由位于常染色體上的一對等位基因控制。在自由放養(yǎng)多年的一馬群中,兩基因頻率相等。正常情況下,每匹母馬一次只生產一匹小馬。以下關于性狀遺傳的研究方法及推斷不正確的是
A. 選擇多對栗色馬與白色馬雜交,若后代白色馬明顯多于栗色馬,則白色為顯性
B. 隨機選出一匹栗色公馬和六匹白色母馬分別交配,若所產小馬都是栗色,則栗色為顯性
C. 自由放養(yǎng)的馬群隨機交配一代,若后代栗色馬明顯多于白色馬,則栗色為顯性
D. 選擇多對栗色公馬和栗色母馬交配一代,若后代全部為栗色馬,則白色為顯性
【答案】B
【解析】由于兩者的基因頻率相等,則A=1/2,a=1/2,則選擇多對栗色馬和白色馬雜交后,后代中具有顯性性狀的個體會明顯多于隱性個體,A項正確;正常情況下,每匹母馬一次只生產一匹小馬。隨機選出一匹栗色公馬和六匹白色母馬分別交配,所產的小馬只有6匹,由于后代數目少,例如Aa(白色)×aa(栗色)→aa,由于后代數目少,存在偶然性,6匹馬可以全是栗色,所以仍不能確定栗色為顯性,B項錯誤;由于兩者的基因頻率相等,即A=a=1/2,自由放養(yǎng)的馬群隨機交配一代,若后代栗色馬明顯多于白色馬,則說明栗色為顯性,C項正確;多對栗色公馬和栗色母馬雜交,若后代全部是栗色馬,則說明栗色最可能為隱性,因為如果是顯性,應該會出現性狀分離,故D項正確。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某生物興趣小組希望通過遺傳學雜交實驗探究一些遺傳學問題,他們獲得了穩(wěn)定遺傳的高莖黃粒品系1和矮莖白粒品系2兩種玉米(高莖A對矮莖a為顯性,白粒B對黃粒b為顯性),已知兩對基因均位于常染色體上(不考慮交叉互換)。
(1)探究的問題:
控制這兩對相對性狀的基因是否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上。
(2)請設計一組最簡單的實驗方案,探究上述遺傳學問題:
①__________________;觀察和統(tǒng)計F1的性狀及比例;保留部分F1種子。
②__________________ ;觀察和統(tǒng)計F2的性狀及比例。
(3)實驗
①如果F2中表現型與比例為____,則控制這兩對相對性狀的基因不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上。
②如果F2中表現型與比例為____,則控制這兩對相對性狀的基因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上,且____基因連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黑色素細胞瘤為皮膚惡性腫瘤,其發(fā)病與H基因有關。H基因編碼的蛋白質能抑制細胞增殖。正常人體細胞中含有一對H基因,當兩個H基因同時突變時,會產生突變蛋白,引起黑色素細胞瘤。下列敘述最合理的是
A. H基因為抑癌基因,能抑制細胞癌變
B. 上述H基因發(fā)生的突變屬于顯性突變
C. 突變蛋白的產生體現了細胞分化的實質
D. 突變蛋白可以延長細胞周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體溫調節(jié)的敘述,錯誤的是( )
A. 體溫調節(jié)中樞在下丘腦 B. 體溫調節(jié)是神經調節(jié)和體液調節(jié)共同作用的
C. 人體的體溫是一個恒定值 D. 人體熱量來源以骨骼肌和肝臟產熱為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在培養(yǎng)人食管癌細胞的實驗中,加入青蒿琥酯(Art),隨著其濃度升高,凋亡蛋白Q表達量增多,癌細胞凋亡率升高。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 用凋亡蛋白Q飼喂患癌小鼠,可確定該蛋白能否在動物體內誘導癌細胞凋亡
B. 在癌細胞培養(yǎng)液中加入用放射性同位素標記的Art,可確定Art能否進入細胞
C. 為檢測Art對凋亡蛋白Q表達的影響,須設置不含Art的對照實驗
D. 為初步了解Art對癌細胞的影響,可用顯微鏡觀察癌細胞的形態(tài)變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在一個經長期隨機交配形成的自然鼠群中,黃色(A)對灰色(a1)、黑色(a2)為完全顯性,灰色(a1)對黑色(a2)為完全顯性,且存在A純合胚胎致死現象。下列相關雜交及其結果的敘述錯誤的是
A. 一對雜合黃色鼠雜交,后代的分離比接近2:1
B. 該群體中黃色鼠有2種基因型
C. 黃色鼠與黑色鼠雜交后代中黑色鼠的比例一定為1/2
D. Aa2鼠與a1a2鼠雜交,后代中黑色雌鼠的比例為1/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孟德爾是現代遺傳學的奠基人,關于孟德爾研究過程的錯誤敘述是
A.將多對相對性狀遺傳同時分析B.運用假說—演繹法
C.應用了統(tǒng)計學方法分析實驗結果D.科學地設計了實驗的程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赫爾希和蔡斯的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的敘述,正確的是
A. 子代噬菌體的性狀是由大腸桿菌DNA決定的
B. 該實驗能證明DNA通過半保留方式進行復制
C. 該實驗能證明DNA控制蛋白質的合成
D. 最終釋放出來的子代噬菌體大部分具有放射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