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該蛋白質中含有兩條肽鏈,52個肽鍵 | |
B. | 圖2中含有的R基是①②④⑥⑧ | |
C. | 從圖2可推知該蛋白質至少含有4個游離的羧基 | |
D. | 控制該蛋白質合成的mRNA中最多含有51個密碼子 |
分析 根據題意和圖示分析可知:圖1中含有兩條肽鏈,共51個氨基酸;圖2中含3個肽鍵,共4個氨基酸.
解答 解:A、由圖1可知,該蛋白質中含有兩條肽鏈,肽鍵數(shù)=(21-1)+(30-1)=49,A錯誤;
B、圖2中①為氨基,②④⑥⑧為R基,B錯誤;
C、從圖2中肽鏈的R上含有兩個羧基,每條肽鏈的末端各含有一個羧基,推知該蛋白質至少含有4個游離的羧基,C正確;
D、因為每個氨基酸對應一個密碼子,所以控制該蛋白質合成的mRNA中至少含有的密碼子個數(shù)為21+30=51,D錯誤.
故選:C.
點評 本題考查氨基酸脫水縮合形成蛋白質的相關計算,難度中等,解答本題的關鍵是正確理解脫水縮合過程中的相關內容.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福建廈門高二下期末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關于科學研究方法敘述正確的是
A.分離細胞器必須采用差速離心法
B.研究分泌蛋白合成和分泌過程采用了同位素標記法
C.細胞膜的流動鑲嵌模型是數(shù)學模型
D.科學家通過化學分析法得出細胞膜具有兩層磷脂分子的結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2017學年河北冀州中學高二上第一次月考生物試卷一(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可遺傳的變異在育種中得到廣泛應用,下列對育種原理的分析正確的是
A.培育無子西瓜利用染色體變異的原理 B.雜交育種利用染色體變異的原理
C.單倍體肓種利用基因突變的原理 D.植物組織培養(yǎng)利用基因重組的原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染色體加倍可使草莓的果實變大 | |
B. | 玉米種子中的淀粉主要存于胚中 | |
C. | 不能產生可育配子是無籽西瓜無子的原因 | |
D. | 大豆種子在適宜環(huán)境中可依靠自身養(yǎng)料萌發(fā)成豆芽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2017學年河北冀州中學高二上第一次月考生物試卷二(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由于基因突變,細胞中有一種蛋白質在賴氨酸殘基(位置)上發(fā)生了變化。已知賴氨酸的密碼子為AAA或AAG;天冬氨酸的密碼子為GAU或GAC;甲硫氨酸的密碼子為AUG。根據已知條件,你認為基因模板鏈上突變后的脫氧核苷酸和替代賴氨酸的氨基酸分別是
選項 | A | B | C | D |
基因模板鏈上突突后的脫氧核苷酸 | 腺嘌呤脫氧核苷酸 | 胸腺嘧啶脫氧核苷酸 | 胸腺嘧啶脫氧核苷酸 | 腺嘌呤脫氧核苷酸 |
替代賴氨酸的氨基酸 | 天門冬氨酸 | 天門冬氨酸 | 甲硫氨酸 | 甲硫氨酸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①③⑤ | B. | ④⑤⑥ | C. | ⑤⑦ | D. | ①⑤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種群是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 | |
B. | 自然選擇學說是現(xiàn)代生物進化理論的基礎 | |
C. | 環(huán)境發(fā)生變化時,種群基因頻率可能改變,也可能不變 | |
D. | 生物進化過程的實質在于有利變異的積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基因通過控制蛋白質的合成來控制生物性狀 | |
B. | ⑤過程揭示了生物的遺傳實質,①過程為自然選擇提供進化的原材料 | |
C. | ⑤③④過程所需的原料分別是脫氧核苷酸、核糖核苷酸、氨基酸 | |
D. | ②③過程可發(fā)生在RNA病毒中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