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生物 > 題目詳情

具有兩對相對性狀的遺傳實驗中,F2中能夠穩(wěn)定遺傳的個體約占總數的( )

A.1/4 B.1/8 C.1/16 D.1/9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內蒙古高一下期末生物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下圖為某二倍體高等動物(基因型MmNn)的一個正在分裂的細胞模式圖。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該圖所示細胞的名稱為 ,其中含有 條染色體,_______條染色單體。

(2)該細胞分裂過程中,M與M的分離發(fā)生在 ,N與n的分離發(fā)生在 ,M(m)與N(n)的自由組合發(fā)生在 。

(3)若該細胞產生了一個mN生殖細胞,請寫出與之同時生成的其它三個生殖細胞的基因型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內蒙古高一下期末生物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色素的提取和分離實驗中,不讓濾液細線觸及層析液是因( )

A.濾紙上幾種色素擴散不均勻而影響實驗結果

B.濾紙上的濾液細線會變粗而使色素太分散

C.色素會溶解在燒杯內的層析液中而使實驗失敗

D.濾紙上的幾種色素會混合起來不分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2017學年河北省高二上開學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圖為某種單基因遺傳病的系譜圖,其中III-9攜帶致病基因的染色體只有一條,其他成員的染色體數目和結構都正常。若不考慮基因突變,則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A.致病基因屬于隱性基因

B.控制該遺傳病的基因可以位于X染色體上

C.Ⅲ-10個體表現正常是由于基因重組的結果

D.III-9與II-8染色體數目可能是相同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2017學年河北省高二上開學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有關教材中的實驗敘述正確的是

A. 經健那綠一吡羅紅染色的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可以觀察到綠色的細胞核

B. 觀察洋蔥根尖細胞有絲分裂時,可用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代替根尖細胞

C. 在觀察質壁分離與復原的實驗中,需要三次用顯微鏡觀察細胞形態(tài)

D. 在低溫誘導分生組織細胞染色體加倍的實驗中,改良的苯酚品紅溶液起固定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2017學年河北省高二上開學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圖所示的家族中一般不會出現的遺傳。 )

①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

②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

③X染色體顯性遺傳病

④X染色體隱性遺傳病

⑤細胞質基因控制的遺傳病

A.①④ B.②④ C.③⑤ D.①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浙江省湖州市高二下期末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薊馬是一種靠吸取植物汁液生存的昆蟲,下面是澳大利亞昆蟲學家安德烈沃斯(Andrewartha)連續(xù)6年對玫瑰園中的薊馬種數數量的調查結果。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薊馬同化的能量屬于該生態(tài)系統的次級生產量

B.薊馬在玫瑰園中由于種內競爭的原因呈集群分布

C.在這6年間薊馬種群數量呈周期性波動,且與玫瑰數量有關

D.薊馬種群數量主要氣候、食物、領域行為等外源性因素的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浙江省湖州市高二下期末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浙江農科院用Y射線處理秈稻種子,培育出了早熟的新品種。這種育種方法屬于

A.雜交育種 B.單倍體育種

C.誘變育種 D.多倍體育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新疆哈密地區(qū)二中高二下期末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如圖是人工魚塘生態(tài)系統能量流動圖解[能量單位為:J/(cm2·a)]。請回答:

(1)生態(tài)系統的組成成分包括生產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2)圖中A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_。為保證各營養(yǎng)級都有較高的輸出量,隨營養(yǎng)級的升高,輸入的有機物應增多,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該生態(tài)系統中生產者固定的總能量是________J/(cm2·a),其中第一營養(yǎng)級到第二營養(yǎng)級的能量傳遞效率約為________。

(4)由于某種因素使得生產者短時間內大量減少,一段時間后又恢復到原來水平,說明生態(tài)系統具有____________能力,其基礎為______________。

(5)建立“;~塘”生態(tài)系統主要的目的有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