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MathJax]/jax/output/CommonHTML/jax.js
精英家教網 > 高中生物 > 題目詳情
10.脂肪鑒定實驗中,切片做好后應進行的操作步驟依次是(  )
A.制片、染色、洗浮色、鏡檢B.染色、洗浮色、制片、鏡檢
C.制片、鏡檢、染色、洗浮色D.染色、制片、洗浮色、鏡檢

分析 脂肪鑒定實驗的步驟為:
1.制備生物組織實驗材料:取花生種子,徒手切片.
2.實驗操作和觀察
(1)染色:滴2~3滴蘇丹Ⅲ染液,染色2~3min.
(2)洗去浮色:用吸水紙吸去多余的染液,滴1~2滴50%酒精溶液,洗去浮色.
(3)制片:吸去多余酒精,滴1滴蒸餾水,制成臨時裝片.
(4)觀察:子葉薄片的顏色.

解答 解:脂肪鑒定實驗的步驟為:切取子葉薄片→染色→去浮色→制片→觀察.
故選:B.

點評 本題考查檢測脂肪的實驗對于此類試題,需要考生注意的細節(jié)較多,如實驗的原理、實驗選擇的材料是否合理,實驗采用的試劑及試劑的作用等,需要考生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注意積累.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8.如圖一示某森林植物的景觀,圖二示物種數(shù)與面積的關系.請分析回答:

物種組成是決定群落性質的最重要因素.為了登記群落的植物種類組成,在群落的中心部位選取樣地,用隨機法取樣,首先要確定樣方面積.系列取樣統(tǒng)計結果如上圖二.
①試寫出該研究的課題名稱某森林物種數(shù)與樣方面積的關系研究.這種研究方法叫做樣方法.
②圖二顯示:在一定范圍內,隨樣方面積的增大,物種數(shù)迅速增多,并逐漸達到最多后保持穩(wěn)定.調查該森林物種數(shù)的樣方面積最好是S0 m2
③若選取3個合適的樣方對某種喬木計數(shù)的結果分別是n1、n2、n3,則該喬木的種群密度為n1+n2+n33株/m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果蠅是遺傳學實驗的良好材料,回答以下問題:

(1)圖1表示對果蠅眼形的遺傳研究結果,果蠅眼形由正常眼轉變?yōu)榘魻钛凼且驗閄染色體上的16A區(qū)段重復
(2)研究人員構建了一個棒眼雌果蠅品系XIBXb,其細胞中的一條X染色體上攜帶隱性致死基因I,且該基因與棒眼基因B始終連在一起,如圖2所示.I在純合(XIBXIB、XIBY)時能使胚胎致死.依據(jù)所給信息回答下列問題.
①若將棒眼雌果蠅XIBXb與野生正常眼雄果XbY雜交,后代表現(xiàn)型有3種,雄性占13
②若將野生正常眼雄果蠅用X射線處理后,性狀沒有發(fā)生改變.為檢驗其X染色體上是否發(fā)生新的隱性致死突變,用棒眼雌果蠅(XIBXb)與之雜交,得到的F1代有3種表現(xiàn)型,從中選取棒眼雌果蠅和正常眼雄果蠅進行雜交,得到F2代.
若經X射線處理后的野生正常眼雄果蠅細胞中,發(fā)生了新的隱性致死突變,則F2代中雌果蠅應占1;
若經X射線處理后的野生正常眼雄果蠅細胞中,未發(fā)生新的隱性致死突變,則F2代中雌果蠅應占2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下列有關突觸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突觸前膜、突觸后膜的主要化學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質
B.突觸小泡的形成與高爾基體有關
C.在光學顯微鏡下可觀察到的三部分結構
D.興奮在突觸中的傳遞是單向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5.為探究植酸酶對鱸魚生長和消化酶活性的影響,研究者設計并進行了相關實驗,實驗步驟及結果如下:
①鱸魚的馴養(yǎng):將從海洋中捕獲的鱸魚魚苗在浮式海水網箱中飼養(yǎng)14d,用普通飼料投喂,備用.
②飼料的配制:在每千克普通飼料中添加200mg植酸酶,配制成加酶飼料;并將普通飼料和加酶飼料分別制成大小相同的顆粒,烘干后儲存.
③鱸魚的飼養(yǎng):挑選體格健壯、大小一致的鱸魚隨機分組,放養(yǎng)于規(guī)格相同的浮式海水網箱中,放養(yǎng)密度為60尾/箱.給對照組的鱸魚定時投喂適量的普通飼料,給實驗組的鱸魚同時投喂等量加酶飼料.
④稱重并記錄:投喂8周后,從每個網箱中隨機取20尾鱸魚稱重.結果顯示,對照組、實驗組魚體平均增重率分別為859.3%、947.2%.
⑤制備鱸魚腸道中消化酶樣品,并分別測定消化酶的活性,結果如下表.
蛋白酶活性( U/mg)脂肪酶活性( U/mg)淀粉酶活性( U/mg)
對照組1.090.080.12
實驗組1.710.100.13 
根據(jù)上述實驗,回答下列問題:
(1)步驟①中選用鱸魚魚苗而不是成體的主要原因是;實驗前的馴養(yǎng)是為了讓鱸魚適應實驗養(yǎng)殖環(huán)境.
(2)步驟②中將配制好的飼料進行烘干要特別注意,其原因是高溫會使植酸酶變性而失去活性.
(3)步驟③中還應控制好的無關變量主要有水溫、鹽度和溶解氧等.
(4)本實驗得出的初步結論是添加植酸酶的飼料促進鱸魚幼體的生長;植酸酶能提高腸道中蛋白酶的活性,而對腸道中脂肪酶和淀粉酶的活性影響較小.
(5)推測鱸魚的食性并說明理由:肉食性,其腸道中蛋白酶活性顯著高于脂肪酶和淀粉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5.下列關于細胞的結構和功能敘述,正確的是( �。�
A.中心體的復制發(fā)生在高等植物細胞有絲分裂的間期
B.線粒體內產生的ATP,只供線粒體內吸能反應的消耗
C.含有葉綠體的細胞都含有線粒體
D.核膜消失于有絲分裂的前期,形成于有絲分裂的末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下表是實際測得的某運動員訓練過程中的三項生理指標的數(shù)據(jù),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甲項進食后(h)0.51.01.52.02.5
血糖濃度(mmol/L)5.916.155.824.965.45
乙項測量時間6時9時12時15時18時
體溫(℃)36.736.837.037.236.9
丙項測試物胃液唾液血液腸液胰液
PH1.86.87.47.78.0
A.二項生理指標的調節(jié)過程中,下丘腦都有直接參與
B.進食后2.0-2.5小時,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促進肝糖原和肌糖原的分解,從而使血糖濃度升高
C.該運動員若突然來到一個寒冷條件中訓練,機體會通過毛細血管收縮減少散熱,肌肉和肝臟等產熱增多,來調節(jié)體溫的恒定
D.丙的各項指標測的是人體不同體液的p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下列有關實驗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用紫色洋蔥鱗片葉外表皮細胞觀察DNA和RNA的分布
B.探究酵母菌細胞呼吸方式可根據(jù)是否產生CO2來判斷
C.用洋蔥根尖分生區(qū)細胞作臨時裝片,可觀察到聯(lián)會現(xiàn)象
D.用血細胞計數(shù)板計數(shù)酵母菌時,需盡量減少其結團現(xiàn)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取未受操作影響的兩相連的神經元,浸泡在任氏液(可保持神經細胞活性)中,其中一個神經元是與肌肉纖維連接的運動神經元.裝置如圖,下列各選項分析不正確的是(  )
A.分別刺激A、B、C、G、H五處,都能引起肌肉纖維收縮
B.在B、C兩點接上靈敏電流計,刺激A和G點,電流計指針都能偏轉
C.在B、H兩點接上靈敏電流計,刺激A點,電流計指針偏轉2次,刺激G點,電流計指針只偏轉1次
D.興奮從上一個神經元傳遞到下一個神經元經歷了從電信號到化學信號再到電信號的過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