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如圖為呼吸作用裝置示意圖,在A瓶中放一些濕棉花,上面放數(shù)粒已萌發(fā)的種子;在B瓶中放一些干棉花,上面放數(shù)粒干的種子.瓶內各吊一小杯NaOH溶液,塞上帶溫度計的軟木塞.實驗時間為48小時.請根據(jù)圖回答問題:

(1)48小時后,兩溫度計中,溫度相對較高的是A,原因是萌發(fā)的種子進行較強的呼吸作用,同時釋放出較多的能量.
(2)觀察導管中的液面,明顯上升的是A瓶.這是因為種子進行呼吸作用消耗O2,放出的CO2被瓶內的NaOH溶液吸收,使瓶內氣壓下降.
(3)若預先在兩錐形瓶內各放一只小鼠,則生活時間較長的是B瓶內的小鼠.其原因是B瓶中的干種子呼吸作用較弱,消耗O2較少,小白鼠生活時間較長.
(4)如預先在兩錐形瓶內放入一小杯鮮奶(內混有少量的乳酸菌),則先變酸的應該是A瓶中的.其原因是A瓶中O2含量較少,乳酸菌發(fā)酵進行得更快,乳酸積累的較多.
(5)呼吸作用釋放的CO2和吸收的O2的體積之比($\frac{C{O}_{2}}{{O}_{2}}$)稱為呼吸商(簡稱RQ).某同學將m克萌發(fā)的種子放入氧氣充足的某密閉裝置中,保持裝置內氣體的溫度和壓強不變,經(jīng)t小時后測定裝置中的氣體體積,變化了A毫升(規(guī)定:增加體積為負值,減少體積為正值).若在另一相同裝置中放入堿液,經(jīng)t小時后,測定氣體體積,與實驗開始時相比減少了B毫升.該同學測定的萌發(fā)中的種子RQ=$\frac{B-A}{B}$.

分析 A瓶內放的是濕棉花,且是萌發(fā)的種子,萌發(fā)的種子呼吸作用較強,同時釋放出較多熱量,因此A比B溫度高,種子進行呼吸作用消耗O2,放出的CO2被瓶內的NaOH溶液吸收,導致瓶內氣壓下降,因此A瓶液面明顯上升.B裝置中放的是干種子,呼吸較弱,消耗氧氣較少.

解答 解:(1)A瓶內放的是濕棉花,濕棉花可以促進種子萌發(fā),萌發(fā)的種子呼吸作用較強,同時釋放出較多熱量,因此A比B溫度高.
(2)種子進行呼吸作用消耗O2,放出的CO2被瓶內的NaOH溶液吸收,導致瓶內氣壓下降,因此A瓶液面明顯上升.
(3)B裝置中放的是干種子,呼吸較弱,消耗氧氣較少,因此小白鼠生活時間較長.
(4)A瓶內氧氣含量少,乳酸菌發(fā)酵較快,因此產(chǎn)生的乳酸量較多.
(5)在另一相同裝置中放入堿液,經(jīng)t小時后,測定氣體體積,與實驗開始時相比減少了B毫升,代表呼吸作用消耗氧氣的量,即細胞呼吸消耗氧氣量為B毫升;將m克萌發(fā)的種子放入氧氣充足的某密閉裝置中,保持裝置內氣體的溫度和壓強不變,經(jīng)t小時后測定裝置中的氣體體積,變化了A毫升,代表呼吸作用釋放的二氧化碳量與消耗氧氣量的差值,即氧氣消耗量-二氧化碳釋放量=A毫升,則二氧化碳釋放量=B-A,因此呼吸熵RQ=$\frac{B-A}{B}$.
故答案為:
(1)A  萌發(fā)的種子進行較強的呼吸作用,同時釋放出較多的能量
(2)種子進行呼吸作用消耗O2,放出的CO2被瓶內的NaOH溶液吸收,使瓶內氣壓下降
(3)B  B瓶中的干種子呼吸作用較弱,消耗O2較少,小白鼠生活時間較長
(4)A  A瓶中O2含量較少,乳酸菌發(fā)酵進行得更快,乳酸積累的較多
(5)$\frac{B-A}{B}$

點評 本題考查了環(huán)境因素對呼吸作用的影響,意在考查考生的識圖能力和理解所學知識要點,把握知識間內在聯(lián)系,形成知識網(wǎng)絡結構的能力;能運用所學知識,準確判斷問題的能力.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下列關于磷脂雙分子層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是細胞膜結構的基本骨架
B.有些蛋白質分子位于該雙分子層的中間
C.該雙分子層的內外都有許多蛋白質分子
D.貫穿在磷脂雙分子層的蛋白質大都是靜止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1.請回答關于群落演替的問題:
(1)“在光裸的巖石上開始的演替”和“森林被全部砍伐的地方開始的演替”,前者屬于初生演替.群落演替是指隨時間的推移,一個群落被另一個群落代替的過程.
(2)一般來說,若要演替到相對穩(wěn)定的森林階段,上述兩個演替中次生演替所需的時間短,其主要原因是形成森林需要一定的土壤條件.上述次生演替起始時即具備該條件,而從裸巖開始的演替要達到該條件需要漫長的時間.
(3)據(jù)調查,近5萬年以來,某地區(qū)由于氣候越來越干燥,森林逐漸被灌叢取代,這也是自然界存在的一種演替類型.近50年來,由于人類過度開墾,導致局部灌叢出現(xiàn)了荒漠化,該現(xiàn)象表明:與該地區(qū)具有的自然演替相比,人類的開墾活動使得該地區(qū)群落的演替速度變快(填“未發(fā)生改變”“變慢”或“變快”),演替的方向未發(fā)生改變(填“發(fā)生改變”或“未發(fā)生改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下列有關光合作用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光合作用是自然界最基本的物質代謝和能量代謝
B.光合作用的光反應和暗反應都在葉綠體內進行
C.光合作用的暗反應中,五碳化合物可由三碳化合物經(jīng)一系列反應形成
D.光合作用能把無機物合成有機物,它就是植物的同化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下列最可能用于描述同一生物的一組名詞是( 。
A.一級消費者,第一營養(yǎng)級B.二級消費者,自養(yǎng)型生物
C.分解者,腐生生物D.生產(chǎn)者,異養(yǎng)型生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下列關于初生演替中草本階段和灌木階段的敘述,正確的是( 。
A.草本階段與灌木階段群落的豐富度相同
B.草本階段為灌木階段的群落形成創(chuàng)造適宜環(huán)境
C.草本階段比灌木階段的群落空間結構復雜
D.草本階段比灌木階段的群落自我調節(jié)能力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0.如圖為某化合物分子結構式,據(jù)圖回答:

(1)該化合物的名稱是五肽,它的基本單位是氨基酸.這類化合物的基本單位的結構通式是
(2)該化合物的水解產(chǎn)物有4種,其水解產(chǎn)物的分子量之和比該物質的分子量多了72.
(3)該反應方式叫脫水縮合,鑒定該物質常用的化學試劑是雙縮脲試劑.
(4)現(xiàn)有1000個氨基酸,共有氨基1020個,羧基1050個,由它們合成的4條肽鏈中,肽鍵、氨基、羧基的數(shù)目分別是996、24、5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科學家對某種動物細胞的細胞膜、核膜、線粒體內膜和線粒體外膜的化學成分進行分析,結果如下表.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
膜結構
名稱
蛋白質的
質量分數(shù)/%
脂質的
質量分數(shù)/%
糖類的
質量分數(shù)/%
a49437
b7623含量很少
c5247含量很少
d5934含量很少
A.a的成分主要是脂質和蛋白質,功能越復雜,蛋白質的種類和數(shù)量越多
B.c最可能是線粒體內膜
C.大部分糖類和蛋白質或脂質結合形成糖蛋白或者糖脂
D.a、b、c、d都屬于生物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下列各項中,既屬于植物體的向性運動,又是由于物理信息引起的生命活動的是(  )
A.曇花夜間開放B.向日葵的花盤隨太陽的移動而轉動
C.合歡樹的葉子夜間合攏,白天開放D.含羞草的葉子受到震動后葉片合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