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野生型果蠅(2n=8)唾液腺細胞的X染色體上只有一個編號為16A的區(qū)段,而棒眼果蠅的X染色體上有兩個16A區(qū)段,超棒眼果蠅中則有三個重復的16A區(qū)段,如圖所示,分別記作XL、XM、XN.體細胞中的1條X染色體上有三個16A區(qū)段的果蠅都是超棒眼,體細胞的X染色體上都是一個16A區(qū)段的果蠅為野生型,其余都是棒眼果蠅,請分析回答:
(1)棒眼雌果蠅的基因型為XMXM、XMXL
(2)若把野生型雄蠅的精原細胞的16A區(qū)段用15N標記后,提供不含15N的原料,則該細胞減數(shù)分裂形成的精子中,含15N的DNA分子在一個精子的全部核DNA分子中所占的比例為$\frac{1}{4}$或0.
(3)研究發(fā)現(xiàn),純合棒眼果蠅的后代中常出現(xiàn)野生型、超棒眼個體.且出現(xiàn)的頻率都約占$\frac{1}{1600}$,分析這種情況的出現(xiàn)最可能的原因是與同源染色體的非姐妹染色單體之間的不對等交換有關.據(jù)此推斷,上述現(xiàn)象是由于親本雌果蠅在減數(shù)分裂時產(chǎn)生了比例相等的含XL、XN的配子導致.
(4)在美國遺傳學家H.J.馬勒和C.B.布里奇斯研究中發(fā)現(xiàn),在超棒眼果蠅中沒有純合體和含有2個16A區(qū)段的雜合體,有人推測是因為這兩種類型的果蠅不能成活,請設計實驗證明之.
①選超棒眼雌果蠅分別與多個表現(xiàn)型為棒眼的雄果蠅雜交.
②統(tǒng)計實驗結果.
③結果分析:若雜交后代的性狀及比例為只有野生型雄果蠅,則推測正確.

分析 由題意知,果蠅的棒眼和超棒眼是染色體結構變異引起的,且位于X染色體上,野生型果蠅的基因型是XLXL、XLY,棒眼果蠅的基因型是XMXM、XMXL、XMY,超棒眼果蠅的基因型是XNXN、XNXM、XNXL、XNY,XL、XM、XN.是復等位基因,在遺傳過程中遵循分離定律.

解答 解:(1)由分析可知,棒眼雌果蠅的基因型為XMXM、XMXL
(2)DNA分子復制是半保留復制,把野生型雄蠅的精原細胞的16A區(qū)段用15N標記后,提供不含15N的原料,DNA復制后,X染色體上的DNA都含有N15,減數(shù)分裂形成的精子是兩種類型,含有X染色體和含有Y染色體,含有X染色體的精子中的含15N的DNA分子在一個精子的全部核DNA分子中所占的比例為$\frac{1}{4}$,如果是含有Y染色體的精子,則不含有含15N的DNA分子.
(3)純合棒眼果蠅的基因型是XMXM、XMY,雜交后代出現(xiàn)野生型(XLXL、XLY)、超棒眼個體(XNX-、XNY),且出現(xiàn)的頻率都約占$\frac{1}{1600}$,可能是雌果蠅在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兩條X的非姐妹染色單體之間發(fā)生不對等交換,產(chǎn)生含有一個16A區(qū)段、3個16A區(qū)段的配子,配子的基因型分別是XL、XN所致.
(4)該實驗的目的是驗證超棒眼果蠅純合體和含有2個16A區(qū)段的雜合體致死,因此超棒眼雌果蠅的基因型是XNXL,與多只棒眼雄果蠅(XMY)雜交,雜交子代的基因型是XNXM:XNY:XMXL:XLY=1:1:1:1,其中XNXM、XMXL、XNY不活,后代都表現(xiàn)為野生型雄果蠅.
故答案為:
(1)XMXM、XMXL
(2)$\frac{1}{4}$或0     
(3)同源染色體的非姐妹染色單體     XL、XN
(4)①棒眼
③只有野生型雄果蠅

點評 本題要求考生理解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染色體的行為變化和交叉互換對配子類型的影響、果蠅的性別決定和伴性遺傳,學會應用演繹推理的方法解釋遺傳問題并設計遺傳實驗、預期結果并獲取結論.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下列有關細胞組成元素及化合物的敘述,錯誤的是( 。
A.C是構成細胞的最基本的元素B.細胞中C、H、O、N的含量最多
C.多糖都是細胞中的儲能物質D.自由水是細胞內的良好溶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某鼠種群毛色有黃色(A1)、白色(A2)和黑色(A3)三種.基因的顯隱關系為A1對A2、A3為顯性.A2對A3為顯性.任意兩只黃色鼠交配,子代中黃色鼠概率總為$\frac{2}{3}$.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出現(xiàn)多種毛色說明基因突變具有不定向性
B.鼠黃色基因A1存在純合致死現(xiàn)象
C.種群中鼠的毛色基因型共有5種
D.兩只鼠雜交的子代不可能有三種毛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下列關于種群與群落的說法,正確的是( 。
A.種群密度是種群最基本的數(shù)量特征
B.光會影響群落的垂直結構,不會影響群落的水平結構
C.遷入率和遷出率是預測種群數(shù)量變化的根據(jù)
D.沙漠上只有極少的生物,不構成生物群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湖北武漢鋼鐵公司第三子弟高二4月月考生物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現(xiàn)有一長度為3000堿基對(bp)的線性DNA分子,用限制性核酸內切酶酶切后,進行凝膠電泳,使降解產(chǎn)物分開。用酶H單獨酶切,結果如圖1-1中圖甲;用酶B單獨酶切,結果如圖乙;用酶H和酶B同時酶切,結果如圖丙。該DNA分子的結構及其酶切圖譜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湖北武漢鋼鐵公司第三子弟高二4月月考生物卷(解析版) 題型:多選題

質粒是基因工程中常用的運載工具,某質粒上有兩種抗藥基因可作為標記基因,a、b、c為三個可能出現(xiàn)的目的基因插入點,如右圖所示。如果用一種限制酶將目的基因和質粒處理后,合成重組質粒,將重組質粒導入某高等植物受體細胞后,用含有藥物的培養(yǎng)基篩選受體細胞,預計結果如下表。下列選項中正確的是( )

A.如果出現(xiàn)①結果,說明兩個抗藥基因都沒有被破壞,轉基因實驗獲得成功

B.如果出現(xiàn)①結果,說明限制酶的切點在c點,目的基因在c點的斷口處

C.如果出現(xiàn)②或者③結果,說明轉基因實驗失敗

D.轉移到受體細胞中的a、b基因的遺傳遵循孟德爾遺傳規(guī)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多選題

20.下列敘述屬于有絲分裂和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均可產(chǎn)生的變異是( 。
A.DNA復制時發(fā)生堿基對的增添、缺失或改變,導致基因突變
B.非同源染色體之間發(fā)生自由組合,導致基因重組
C.非同源染色體之間交換一部分片段,導致染色體結構變異
D.著絲點分裂后形成的兩條染色體不能移向兩極,導致染色體數(shù)目變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湖北武漢鋼鐵公司第三子弟高二4月月考生物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關于試管動物技術的概念敘述正確的是( )

A.通過人工操作使卵子和精子在體外條件下成熟和受精,并通過培養(yǎng)發(fā)育為早期胚胎后,再經(jīng)過移植產(chǎn)生后代的技術

B.通過人工操作使卵子和精子在體內成熟,在體外受精,并通過培養(yǎng)發(fā)育為早期胚胎后,再經(jīng)過移植產(chǎn)生后代的技術

C.通過人工操作使卵子和精子在體外條件下成熟和受精,并將受精卵移植產(chǎn)生后代的技術

D.通過人工操作使卵子和精子在體內成熟,在體外受精,并將受精卵移植產(chǎn)生后代的技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河北省高二下學期周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加拿大科學家拉爾夫?斯坦曼以“樹突狀細胞及其在特異性免疫系統(tǒng)方面作用的發(fā)現(xiàn)”獲得2011 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yī)學獎。樹突狀細胞因其成熟時伸出許多樹突樣或偽足樣突起而得名,它能高效地攝取、加工處理和呈遞抗原,激發(fā)特異性免疫。樹突狀細胞不具備的特征是( )

A.能夠增殖分化形成能分泌抗體的漿細胞

B.具有與特異性免疫中吞噬細胞相似的作用

C.能識別抗原,引起相應的淋巴細胞的增殖分化

D.樹突樣突起增加了與免疫系統(tǒng)其他細胞的相互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