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生物 > 題目詳情

下列關于細胞生命歷程的說法,錯誤的是( )

A.若在有絲分裂間期加入DNA合成抑制劑,則分裂期細胞數(shù)/總細胞數(shù)的比值下降

B.細胞凋亡是細胞自主有序死亡,既受基因控制,又受環(huán)境影響

C.病毒癌基因可整合到宿主細胞基因組內誘發(fā)癌癥

D.細胞衰老表現(xiàn)為酶活性降低,細胞核體積減小,染色質固縮,染色加深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7屆浙江省高三9月選考科目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沙棘能在我國干旱、水土流失嚴重的黃土高原地區(qū)生長,有顯著的保持水土、改善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功能,科研人員利用“間隙光”來測定沙棘的光合作用,每次光照20秒,黑暗20秒,交替進行12小時,并用靈敏傳感器記錄環(huán)境中O2和CO2的變化,實驗結果部分記錄如下圖所示。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A. 據(jù)實驗結果部分記錄圖分析,黑暗開始后CO2吸收速率穩(wěn)定一段時間后迅速下降,該段時間內 “C5”的含量增加

B. “間隙光”處理能使植株充分利用光反應產生的[H]和ATP,單位光照時間內光合產物合成量更大

C. S1可用來表示一個光照周期內[H]和ATP的積累量,而S2則可表示恰好把該段時間內積累的[H]和ATP消耗掉,因此二者相等

D. 與光反應相比,碳反應較緩慢,不能及時消耗掉光反應產生的[H]和ATP,因此出現(xiàn)題中曲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7屆青海省西寧市高三下學期復習檢測一(一模)理科綜合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以下是與高中生物實驗或探究活動有關的內容。請回答問題:

(1)在下述實驗過程中,必須借助顯微鏡才能完成的是______,需要水浴加熱的是______,需要用顏色反應鑒定的是_______(以上均填標號)。

①生物組織中還原糖的鑒定

②觀察細胞中的脂肪顆粒

③生物組織中蛋白質的鑒定

④觀察植物細胞的質壁分離和復原

⑤模擬探究細胞表面積與體積的關系

⑥比較過氧化氫酶和Fe3+的催化效率

⑦觀察根尖分生組織細胞的有絲分裂

⑧低溫誘導染色體加倍

(2)由于實驗材料用品或試劑所限,有時候需要設法替代,對于上述實驗,下列各項處理中正確的是_____

A.做⑦實驗時,可用蒜葉代替洋蔥根尖

B.做④實驗時,可用雞血紅細胞代替紫色洋蔥鱗片葉外表皮細胞

C.做①實驗時,可用干凈的細沙代替二氧化硅

D.做③實驗時,可用龍膽紫溶液代替雙鎖脲試劑

(3)學生在調査人類遺傳病時,應選取發(fā)病率高的_____(單基因遺傳病\多基因遺傳病\染色體異常遺傳病)來調查,若調査該病的發(fā)病率,最好用_____方法來調查。

A.人群中隨機抽樣調查

B.在患病家族中逐代調查

(4)在探究培養(yǎng)液中酵母菌數(shù)量的動態(tài)變化實驗中,取樣計數(shù)前應___________,短時間內酵母菌呈_____型增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7屆江西省吉安市高三上學期期末教學質量檢測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根據(jù)如圖示坐標曲線,判斷下列描述不正確的是

A. 若該曲線表示紫色洋蔥鱗片葉細胞液泡體積的大小變化,則CD段表示該細胞吸水能力逐漸減弱

B. 若該曲線代表密閉溫室中的二氧化碳濃度在一天中的變化情況,則溫室中植物光合作用只在BC段進行

C. 若該曲線表示正常人進食后的血糖濃度變化,則CD段血液中胰高血糖素含量上升

D. 若該曲線表示在溫度交替變化的環(huán)境中健康人的皮膚血流量變化,則BC段血液中腎上腺素和甲狀腺激素的含量會增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7屆江西省吉安市高三上學期期末教學質量檢測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人的2號染色體上有決定高尿酸癥和早發(fā)性阿茲海默氏癥的基因,已知早發(fā)性阿茲海默氏癥為顯性遺傳病。下圖為有這兩種遺傳病的家族的遺傳家系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 高尿酸癥也是顯性遺傳病

B. 這兩種病不遵循基因自由組合定律

C. 正常情況下(不考慮基因突變和其他變異),Ⅱ-4能產生四種比例相等的配子

D. Ⅲ-10兩病兼患最可能的原因是Ⅱ-4產生配子時發(fā)生了交叉互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7屆江西省吉安市高三上學期期末教學質量檢測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圖是不同物質進出細胞方式中運輸速度與影響因素間的關系曲線圖,甲-戊為不同物質的跨膜運輸實例,下列相關敘述中,正確的是

甲:乙醇進入組織細胞

乙:動物組織細胞吸收甘油

丙:葡萄糖進入人成熟的紅細胞

丁:人的小腸粘膜上皮細胞吸收葡萄糖

戊:神經細胞受刺激時Na+內流形成動作電位

A. 甲和乙都涉及的圖有①、③、⑤ B. 丙和丁都涉及的圖有②、④、⑥

C. 乙和戊都涉及的的圖有②、③、⑥ D. 丁和戊都涉及的圖有②、③、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7屆河北省唐山市高三第二次模擬考試理科綜合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生修——選修1 生物技術實踐專題】人工瘤胃模仿了牛羊等反芻動物的胃,可用來發(fā)酵處理秸稈,提高秸稈的利用價值。為了增強發(fā)酵效果,研究人員擬從牛胃中篩選出纖維素酶高產菌株,并對其降解纖維素能力進行研究。請回答下列問題:

(1)在樣品稀釋和接種的步驟中,下列選項不需要的是______

A.酒精燈 B.顯微鏡 C.培養(yǎng)皿 D.無菌水

(2)為了培養(yǎng)上述菌株,選擇的培養(yǎng)基配方是______(多選)

A.葡萄糖 B.纖維素 C.氮源 D.纖維素 E.瓊脂 F.無機鹽 G.蒸餾水

(3)為確定得到的纖維素分解菌,還需要進行______的實驗,纖維素酶的發(fā)酵方法有液體發(fā)酵和固體發(fā)酵兩種。

(4)純化微生物培養(yǎng)時,可采用兩種接種方法。下圖為接種后微生物培養(yǎng)的效果圖,那么獲得圖A效果的接種方法是______,進行該操作時,滴加到培養(yǎng)基表明的菌懸液量不宜過多的原因是________。圖B效果的接種方法是________。

(5)在純化菌種時,所用的培養(yǎng)基都需要在接種前用______法進行滅菌。將104倍的稀釋液分別涂布到4個平板上培養(yǎng),每個平板均接種了0.1mL樣品。平板的菌落數(shù)分別是210、230、470、190,則樣品中菌種的數(shù)量為_______個/m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7屆全國新課程高考仿真信息卷_理綜生物試卷(一)(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圖是閏紹細胞(一種抑制性中間神經元)參與調節(jié)的過程。下列相關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A.運動神經元1興奮時,通過閏紹細胞抑制自身的活動

B.閏紹細胞興奮時會抑制運動神經元2的興奮性

C.圖示神經元之間的環(huán)狀聯(lián)系,是一種負反饋調節(jié)

D.閏紹細胞通過遞質使運動神經元1膜電位變?yōu)閮日庳?/p>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2017學年江蘇省高二學業(yè)水平模擬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哪一種物質的運輸方式與其他三種不同

A. 根細胞吸收K+ B. 小腸絨毛上皮細胞吸收葡萄糖

C. 頂芽生長素向側芽運輸 D. 漿細胞分泌抗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