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生物 > 題目詳情
12.為研究糖蛋白的多糖修飾過程,將3H標記的葡萄糖注入大鼠血液中,15min后,放射性標記集中在高爾基體和分泌小泡中,40min后,放射性標記出現在大鼠細胞分泌的粘液顆粒中.下列關于高爾基體的敘述,錯誤的是( 。
A.40min內,高爾基體已把蛋白質轉化成了粘液糖蛋白
B.高爾基體能對不同蛋白質進行包裝,均釋放到細胞外
C.高爾基體中的蛋白質最可能是內質網以囊泡形式運輸過來
D.葡萄糖可能是在高爾基體中被加到蛋白質上的

分析 分泌蛋白形成過程:分泌蛋白最初是在內質網上的核糖體中由氨基酸形成多肽,然后進入內質網進行加工,形成有一定空間結構的蛋白質,內質網以“出芽”形式形成囊泡,包裹著要運輸的蛋白質到達高爾基體,并實現膜融合.在此時,對蛋白質進一步修飾加工,然后再形成囊泡,移動到細胞膜,再次實現膜融合,并將蛋白質分泌到細胞外.據此答題.

解答 解:A、根據題干信息可知,40min內,高爾基體已把蛋白質轉化成了粘液糖蛋白,A正確;
B、胞內蛋白不需要釋放到細胞外,B錯誤;
C、根據分泌蛋白的合成與分泌過程可知,高爾基體中的蛋白質最可能是內質網以囊泡形式運輸過來,C正確;
D、根據題干信息”將3H標記的葡萄糖注入大鼠血液中,15min后,放射性標記集中在高爾基體和分泌小泡中“可知,葡萄糖可能是在高爾基體中被加到蛋白質上的,D正確.
故選:B.

點評 本題考查細胞結構和功能,重點考查細胞器的相關知識,要求考生識記細胞中各種細胞器的結構、分布和功能,掌握分泌蛋白的合成與分泌過程,能結合所學的知識準確判斷各選項.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浙江省溫州市高一上第三次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在洋蔥根尖細胞和人體肌肉細胞中都不存在的細胞器是( )

A.中心體和液泡 B.核糖體和線粒體

C.葉綠體和中心體 D.葉綠體和液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浙江省高一上期末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將一個細胞中的磷脂成分全部提取出來,將其在空氣﹣水界面上鋪成單分子層,結果測得單分子層的表面積相當于原來細胞膜表面積的兩倍.下列細胞實驗與此結果最相符的是( )

A.人的肝細胞 B.蛙的紅細胞

C.洋蔥鱗片葉表皮細胞 D.大腸桿菌細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浙江省紹興市高三上第一次質檢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如圖1表示銀杏葉肉細胞內部分代謝過程,甲~戊表示物質,①~⑤表示過程.某科研小組研究了不同環(huán)境條件下CO2濃度對銀杏凈光合速率的影響,得到如圖2所示曲線.請回答下列問題:

(1)圖1中①~⑤表示的過程,能夠為銀杏細胞吸收K+、NO3﹣等礦質離子提供ATP的過程包括 (填數字標號),物質乙為 ,物質丁為 .銀杏缺乏氮元素時,會影響光合作用光反應階段生成 ,從而影響碳反應的進行.

(2)從圖2可知,與20℃相比,溫度為15℃時,增加CO2濃度對提高凈光合速率的效果不顯著,其原因是

(3)從圖2可知,當CO2濃度低于300μmol•mol﹣1時,28℃條件下的銀杏凈光合速率明顯低于20℃和l5℃下的原因可能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負反饋調節(jié)是維持生命系統(tǒng)平衡或穩(wěn)態(tài)的一種重要調節(jié)機制,下列調節(jié)過程中不屬于負反饋調節(jié)的是(  )
A.缺碘會導致下丘腦和垂體的分泌活動加強
B.大量獵殺草原食肉動物,導致食草動物的數量先升后降
C.在酶促反應中,反應終產物過量致使酶的活性下降
D.湖泊受污染后魚類數量減少,魚體死亡腐爛進一步加重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如圖表示細胞中蛋白質合成示意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核糖體沿mRNA移動的方向是從右向左
B.圖中編碼天冬氨酸的密碼子是GAC
C.RNA聚合酶可與起始密碼子結合啟動翻譯
D.該過程中合成的多肽氨基酸排列順序為天-甘-色-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細胞增殖是生物體生長、發(fā)育、繁殖、遺傳的基礎,其過程有( 。
A.細胞分裂B.物質準備
C.物質準備和細胞分裂D.細胞分裂和細胞分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細胞是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組成細胞常見的元素有 20 多種,元素大多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下列 關于元素及化合物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N 不僅是生物膜系統(tǒng)的重要成分,也是 ATP、DNA 不可缺少的成分
B.人體內環(huán)境中的 Na+、Cl-有維持滲透壓的功能
C.C 元素占人體細胞的百分比最高
D.C 元素在生物群落與無機環(huán)境之間主要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循環(huá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0.如圖為利用人成纖維細胞(具分裂能力、能在HAT培養(yǎng)基上存活)和小鼠骨髓瘤細胞(具分裂能力、不能在HAT培養(yǎng)基上存活)進行人類基因定位的操作示意圖,請回答相關問題.
雜交細胞
ABC
人類
染色體
l-++
2+-+
3++-
m+-+
n-++
p+-+
q-++
(1)圖示方法是動物細胞融合技術的應用,該技術的基礎是動物細胞培養(yǎng)技術.
(2)操作所用的成纖維細胞應傳代10代以內,誘導融合時需要加入的促融劑是PEG(或滅活病毒).
(3)人、鼠細胞先經過細胞膜融合形成多核細胞,再經過一次有絲分裂,形成單核細胞.
(4)HAT培養(yǎng)基起選擇培養(yǎng)作用,操作中加入鳥本苷的目的是除去成纖維細胞.細胞培養(yǎng)所需的氣體條件是95%空氣和5%CO2,其中CO2的主要目的是維持培養(yǎng)液的pH;除以上兩類條件外,動物細胞體外培養(yǎng)還需要營養(yǎng)和無菌無毒的環(huán)境兩項條件.
(5)上表所示為雜交細胞A、B、C中存在的人類染色體及人類特有的4 種酶(“+”表示存在,“-”表示不存在),這4種酶均為單基因編碼產生,據表判斷,編碼m和p酶的基因位于染色體2上,排列方式呈線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