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生物 > 題目詳情

構成細胞的化學元素沒有一種是生命物質所特有的。這個事實說明( )

A.生物體是由無機物組成的 B.生物與非生物完全相同

C.生物界與非生物界具有統(tǒng)一性 D.生物與非生物完全不同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湖南省省澧縣、桃源、益陽三校高三聯(lián)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關于“碳”的認識,不正確的是

A.每個單體都以若干個相連的碳原子構成的碳鏈為基本骨架

B.碳是生命的核心元素,沒有碳就沒有生命

C.人體細胞鮮重中碳的含量高達55.99%

D.多數糖類分子中氫原子和氧原子之比都是2:1,因而糖類又稱“碳水化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廣西桂林市高二上期中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膜電位變化的示意圖中,能正確表示神經纖維由靜息狀態(tài)轉化為興奮狀態(tài)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廣東省等校高三12月聯(lián)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有關生物學實驗及研究的敘述正確的是

①加人無水乙醇越多,葉綠體色素提取液的綠色越深

②經健那綠染液處理,可以使活的洋蔥鱗片葉內表皮中的線粒體呈藍綠色

③用溴麝香草酚藍水溶液能鑒定乳酸菌細胞呼吸的產物

④探索淀粉酶對淀粉和蔗糖作用的專一性時,可用碘液替代斐林試劑進行鑒定

⑤格里菲思的肺炎雙球菌實驗證明了轉化因子是DNA

⑥以人的成熟紅細胞為觀察材料可以診斷鐮刀型細胞貧血癥

A.①②④⑥ B.①③⑥ C.②④⑤⑥ D.②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山西省忻州市高一上期中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回答下面關于顯微鏡使用過程中的問題:

(1)用顯微鏡觀察口腔上皮細胞時,一般需經染色才能較清楚的觀察到,若無染色劑,應怎樣調節(jié)顯微鏡也可較清楚的觀察到口腔上皮細胞? 。

(2)某同學在做實驗時,先用一塊潔凈紗布揩拭鏡頭,再在一干凈載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放入一小塊生物組織切片,小心展平后,放在顯微鏡載物臺正中央,并用彈簧夾片壓住,然后在雙眼側視下,將物鏡降至距玻片標本約1cm~2cm處停止。用左眼朝目鏡里觀察,同時轉動粗準焦螺旋,緩緩上升鏡筒。請指出該同學在操作中不正確的地方并改正:

。

。

(3)當顯微鏡的目鏡為10×,物鏡為10×時,視野中被相連的64個分生組織細胞所充滿,若目鏡不變,物鏡換成40×時,則在視野中可看到的分生組織細胞數約為__________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廣東省惠州市高二上期中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不屬于種群特征的是( )

A.年齡組成 B.性別

C.出生率和死亡率 D.種群密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河南濮陽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同為組成生物體蛋白質的氨基酸,酷氨酸幾乎不溶水,精氨酸易溶于水,這種差異的產生取決于

A.兩者的R基團組成不同

B.兩者的結構完全不同

C.酷氨酸的氨基多

D.精氨酸的羧基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江西省南昌市高三上第四次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假說﹣演繹法是現(xiàn)代科學研究中常用的一種科學方法,下列屬于孟德爾在發(fā)現(xiàn)分離定律時“演繹”過程的是

A.生物的性狀是由遺傳因子決定的

B.通過測交實驗證明測交后代出現(xiàn)兩種性狀的比接近1:1

C.由F2出現(xiàn)了“3:1”推測生物體產生配子時,成對遺傳因子彼此分離

D.若F1產生配子時成對遺傳因子分離,則測交后代會出現(xiàn)兩種性狀的比接近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學年浙江省高三上第三次統(tǒng)練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果蠅的X、Y染色體(如圖)有同源區(qū)段(Ⅰ片段)和非同源區(qū)段(Ⅱ?1、Ⅱ?2片段)。有關雜交實驗結果如表。下列對結果分析錯誤的是

雜交組合一

P:剛毛(♀)×截毛( ♂)→F1全剛毛

雜交組合二

P:截毛(♀)×剛毛( ♂)→F1剛毛(♀):截毛( ♂)=1∶1

雜交組合三

P:截毛(♀)×剛毛( ♂)→F1截毛(♀):剛毛( ♂)=1∶1

A.Ⅰ片段的基因控制的性狀在子代中也可能出現(xiàn)性別差

B.通過雜交組合一,直接判斷剛毛為顯性性狀

C.通過雜交組合二,可以判斷控制該性狀的基因位于Ⅱ?1片段

D.減數分裂中,X、Y染色體能通過交叉互換發(fā)生基因重組的是Ⅰ片段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