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閱讀題干和題圖可知,本題的知識點是減數(shù)分裂、基因分離規(guī)律和染色體組等,梳理相關知識點,分析圖解,根據(jù)問題提示結合基礎知識進行回答.
解答 解:(1)染色體組是指細胞中的一組非同源染色體,它們在形態(tài)和功能上各不相同,但是攜帶著控制一種生物生長發(fā)育、遺傳和變異的全部信息.所以此精原細胞中的一個染色體組可表示為1、3、5、X.將該精原細胞的一個DNA分子用15N標記,該細胞中的這條有放射性標記的染色體進入一個次級精母細胞,又因為這條染色體復制(半保留復制)后,每條染色單體都有放射性,所以這個次級精母細胞產(chǎn)生的2個精細胞有放射性,占的比例為12.
(2)根據(jù)圖示代表的動物的染色體及基因情況,該個體的基因型為AaXBY.與異性個體雜交,若長毛與短毛各占一半,所以該異性個體的(A,a)基因為aa,雄性個體均為褐眼,說明該異性個體產(chǎn)生的卵細胞中控制眼色的基因均為XbXb,綜合上述該異性個體的基因型是aaXbXb;因為該個體基因型為AaXBY,產(chǎn)生的含X染色體的精細胞中位B基因,所以子代中出現(xiàn)褐眼雌性個體的幾率是零.
(3)因為要調(diào)查某種隱性性狀的基因d,是位于X染色體上,還是位于常染色體上,所以首先要尋找具有該隱性性狀的動物個體.統(tǒng)計具有該隱性性狀個體的性別比例.由于該基因為隱性基因,所以如果該基因在X染色體上,在雄性個體中只要有d基因就具有該隱性性狀,而雌性個體有可能攜帶d基因,但是不表現(xiàn)為該隱性性狀.因此,如果具有該隱性性狀的雄性個體多于雌性個體,可初步確定該基因(d)位于X染色體上.
(4)①如果棕色是由于基因突變的直接結果,則棕色突變基因為顯性基因,所以該棕色雄性個體為雜合子;如果棕色是由于隱性棕色基因的“攜帶者”偶爾交配后出現(xiàn)的,棕色為隱性性狀,則該棕色雄性個體為隱性純合子.
②③用這只棕色雄性個體與多只白色雌性個體交配,后代棕色個體與白色個體相等,說明棕色為顯性性狀,白色雌性個體為雜合子,棕色是由于基因突變的直接結果;如果該棕色雄性個體為隱性純合子,與白色(顯性性狀)的個體交配后,后代全部為白色或白色個體多于棕色個體,則棕色是由于隱性棕色基因的“攜帶者”偶爾交配后出現(xiàn)的.
故答案為:
(1)1、3、5、X 12
(2)aaXbXb 0
(3)①該隱性性狀 ②具有該隱性性狀個體的性別比例 如果具有該隱性性狀的雄性個體多于雌性個體
(4)①雜合子 隱性純合子 ③后代棕色個體與白色個體相等 后代全部為白色或白色個體多于棕色個體
點評 本題綜合考查細胞分裂、遺傳學規(guī)律等相關知識,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學知識的要點,把握知識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考查考生理論聯(lián)系實際,綜合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并非所有生物均具有多種組織和系統(tǒng) | |
B. | 一個病毒屬于生命系統(tǒng)的個體層次 | |
C. | 蛋白質、核酸不屬于生命系統(tǒng)的結構層次 | |
D. | 生命系統(tǒng)層層相依,不同的生物體具有各自獨特的生命系統(tǒng)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胰島素調(diào)節(jié)靶細胞對葡萄糖的攝取 | B. | 傳出神經(jīng)細胞興奮引起肌肉收縮 | ||
C. | 核糖體上蛋白質的合成 | D. | 抗原刺激引發(fā)記憶細胞增殖分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細胞分化既能使細胞數(shù)目增加,也能使細胞種類增加 | |
B. | 細胞分化會導致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 | |
C. | 花藥離體培養(yǎng)成單倍體植株體現(xiàn)了體細胞的全能性 | |
D. | 不同細胞中可以產(chǎn)生同一種酶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病毒細菌感染人體后,機體產(chǎn)生的抗體主要分布在3中 | |
B. | 1、2、3構成人體內(nèi)環(huán)境,體細胞賴以生存 | |
C. | 1、2、3可相互滲透,成分完全相同 | |
D. | 內(nèi)環(huán)境的各種理化性質和化學成分不斷變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吞噬細胞和淋巴細胞屬于免疫細胞 | |
B. | 效應T細胞可以釋放淋巴因子和抗體 | |
C. | 記憶細胞是由造血干細胞直接分化而來 | |
D. | 免疫系統(tǒng)具有防衛(wèi)、監(jiān)控、清除和調(diào)節(jié)的功能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離污染河流的距離(km) | 0.1 | 0.5 | 1.0 | 2.0 | 4.0 |
污染物的平均濃度(mg/sg) | 0.45 | 0.36 | 0.25 | 0.12 | 0.08 |
動物類群數(shù)(類) | 20 | 23 | 37 | 50 | 58 |
動物個體總數(shù)(個) | 365 | 665 | 750 | 1983 | 2490 |
A. | 污染區(qū)內(nèi)動物個體總數(shù)基本沒受影響 | |
B. | 該實驗可采用取樣器采集土樣計算動物數(shù)量及豐富度 | |
C. | 農(nóng)藥污染會降低土壤動物類群數(shù)和個體總數(shù) | |
D. | 距離污染源越遠,農(nóng)藥污染物的濃度越低,對土壤動物的影響越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黑龍江雙鴨山一中高二6月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有關細胞膜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細胞膜兩側的離子濃度差是通過自由擴散實現(xiàn)的
B. 細胞膜與線粒體膜、核膜中所含蛋白質的功能相同
C. 分泌蛋白質分泌到細胞外的過程存在膜脂的流動現(xiàn)象
D. 膜中的磷脂分子是由膽固醇、脂肪酸和磷酸組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