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生物 > 題目詳情
10.下列關于進化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
A.物種是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
B.突變和基因重組為生物進化提供原材料
C.自然選擇決定了生物進化的方向
D.隔離是物種形成的必要條件

分析 現(xiàn)代生物進化理論認為:生物進化的單位是種群,生物進化的實質是種群基因頻率的定向改變,自然選擇決定生物進化的方向,突變和基因重組為生物進化提供原材料,隔離是物種形成的必要條件,新物種形成的基本環(huán)節(jié)是:突變和基因重組、自然選擇、隔離.

解答 解:A、生物進化的單位是種群,A錯誤;
B、生物進化的原材料是突變和基因重組,B正確;
C、生物進化的方向是由自然選擇決定的,C正確;
D、物種形成的必要條件是隔離,生殖隔離是新物種形成的標志,D正確.
故選:A.

點評 本題旨在考查學生對現(xiàn)代生物進化理論內容的熟練識記.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0.塔胞藻(單細胞微型藻類)是水產動物的優(yōu)質餌料.為探究Cu2+對塔胞藻細胞密度的影響,研究人員設置了Cu2+濃度依次為0μmol/L、20μmol/L、40μmol/L、80μmol/L、160μmol/L、320μmol/L的培養(yǎng)液,每個濃度3個平行組.將塔胞藻分別接種在上述培養(yǎng)液中進行處理.分別于處理后的24h、48h、72h及96h進行取樣,測定塔胞藻細胞密度.實驗結果如下圖甲所示.

(1)在培養(yǎng)操作過程中,為防止雜菌污染,需對培養(yǎng)液進行滅菌處理.每次取樣測定塔胞藻細胞密度時,均需做3次重復實驗,探究過程共需測定的樣品數(shù)為216.
(2)研究人員用血球計數(shù)板(規(guī)格為1mm×1mm×0.1mm)對未經稀釋培養(yǎng)液中的塔胞藻進行計數(shù),計數(shù)室內細胞分布見圖乙,則培養(yǎng)液中塔胞藻細胞的密度是5.0×105個/mL.下列操作會使計數(shù)結果偏大的是ABD.
A 稀釋塔胞藻培養(yǎng)液時,未達到預設的稀釋倍數(shù)
B 對于壓在小方格上、下、左、右四條界線上的塔胞藻,均進行計數(shù)
C 塔胞藻在計數(shù)室中均勻分布,但每一個小方格內的塔胞藻過多
D 誤把死細胞當作活細胞
E 從三角燒瓶中吸出培養(yǎng)液進行計數(shù)之前,未將三角燒瓶輕輕振蕩幾次即從培養(yǎng)液的上方取樣
(3)實驗結論:Cu2+對塔胞藻種群數(shù)量增長具有抑制作用;在一定范圍內,Cu2+濃度越大,其抑制作用越強.得到上述結論的依據(jù)是:①在相同時間內,含Cu2+培養(yǎng)液中的塔胞藻密度比不含Cu2+培養(yǎng)液的�。� ②在一定濃度范圍內,培養(yǎng)液中的Cu2+濃度越大,塔胞藻密度越�。�
(4)研究人員推測,水體受Cu2+污染和缺Mg2+都可能會抑制塔胞藻的光合作用.為探究Cu2+污染和缺Mg2+對塔胞藻光合作用的影響及其相互關系,可設置以下對照實驗:對照組用完全培養(yǎng)液在適宜條件下培養(yǎng)塔胞藻;實驗組的培養(yǎng)液依次為添加Cu2+的完全培養(yǎng)液、缺Mg2+培養(yǎng)液、添加Cu2+的缺Mg2+培養(yǎng)液.你認為,在短時間內,光合作用生理狀況與細胞密度兩個指標中,光合作用生理狀況往往能更快地反映塔胞藻受Cu2+毒害的程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關于動物細胞中ATP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ATP在動物體細胞中普遍存在
B.當它過分減少時,可由ADP在不依賴其他物質條件下直接形成
C.它含有三個高能磷酸鍵
D.ATP轉變?yōu)锳DP的反應是可逆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8.炭疽熱是由炭疽芽孢桿菌引起的,它可引起動物組織水腫,粘膜出血,造成動物死亡.法國科學家巴斯德在研究牲畜炭疽病時進行了如下實驗:把實驗綿羊用毒性已削弱的炭疽芽孢桿菌制劑注射,這些綿羊感染后沒有發(fā)�。奶旌�,對實驗綿羊用毒性極強的炭疽芽孢桿菌制劑注射,經過一段時間后,實驗綿羊全部正常生活.請回答以下問題:
(1)實驗綿羊在第二次注射炭疽芽孢桿菌制劑后沒有發(fā)病,其原理是體內產生了抗體,該物質的化學本質是球蛋白,它是由漿細胞細胞分泌產生的.這種免疫屬于體液免疫.
(2)炭疽桿菌的細胞類型是原核細胞,其遺傳物質是DNA.
(3)我們認為該實驗過程不足以嚴密論證以上結論,請在上述試驗的基礎上補充相應的操作步驟并預測結果.
②操作步驟:對未免疫的綿羊,同時注射毒性強的炭疽芽孢桿菌.
③預測結果:未免疫的綿羊將全部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5.在觀察植物細胞有絲分裂的實驗中,加入鹽酸進行解離的目的是使組織細胞分離,用堿性染料染色的目的是把染色體染成深色.在綠葉中色素提取和分離實驗中加入CaCO3的目的是中和液泡中酸性物質,加入SiO2是為了使研磨充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5.以下事實能說明神經系統(tǒng)中的高級中樞可以控制低級中樞的是( �。�
A.短期記憶的多次重復可形成長期記憶
B.針刺指尖引起縮手反射
C.大腦H區(qū)受損,導致人聽不懂別人講話
D.意識喪失的病人可以排尿但不能控制,意識恢復后可控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以下屬于免疫器官的是( �。�
A.胰腺B.腎上腺C.胸腺D.甲狀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有關細胞全能性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A.受精卵在自然條件下能夠使后代細胞形成完整的個體,全能性最高
B.卵細胞與受精卵一樣,細胞未分化,全能性很高
C.生物體內細胞由于分化,全能性不能表達
D.植物細胞離體培養(yǎng)在一定條件下能表現(xiàn)出全能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河北冀州中學高一下期末生物(文)試卷(B)(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表述不夠科學的是( )

A.基因的基本單位是四種脫氧核苷酸

B.遺傳信息是指DNA中堿基的排列順序

C.豌豆細胞中DNA復制的主要場所是細胞核

D.松鼠細胞中組成遺傳物質的堿基有4種,五碳糖有1種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