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放牧草地有一些占地約1 m2的石頭。有人于石頭不同距離處,調查了蜥蜴?zhèn)體數(shù)、蝗蟲種群密度和植物生物量(干重),結果見下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隨著蝗蟲種群密度的增大,植物之間的競爭將會加劇
B.蜥蜴活動地點離石頭越遠,被天敵捕食的風險就越大
C.距石頭的遠近是引起該群落水平結構變化的重要因素
D.草地上放置適量石頭,有利于能量流向對人類有益的部分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2017學年河北省高二上9.4周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科學家對某草原生態(tài)系統(tǒng)的能量流動進行研究,獲得如下表數(shù)據(jù)。下列有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營養(yǎng)級 | 從上個營養(yǎng)級流入的能量數(shù)kj?m2?y-1 | 呼吸消耗的能量數(shù)kj?m2?y-1 |
Ⅰ | 501.2 | |
Ⅱ | 141.0 | 79.1 |
Ⅲ | 15.9 | 13.2 |
Ⅳ | 0.9 | 0.5 |
分解者 | 221.7 | 192.6 |
A.該生態(tài)系統(tǒng)從第Ⅱ營養(yǎng)級到第Ⅲ營養(yǎng)級的能量傳遞效率約為11.28%
B.第I營養(yǎng)級固定的太陽能總量是863.9kJm-2y-l
C.營養(yǎng)級之間的信息交流是雙向的
D.該生態(tài)系統(tǒng)遭受火災后,發(fā)生的群落演替屬于次生演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2017學年湖北省高二上開學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科學研究表明:精神因素(焦慮、緊張等的心理應激)會使T細胞活性下降,對病毒、真菌感染的抵抗能力和對腫瘤細胞的監(jiān)控能力下降,還間接引起機體生成抗體的能力降低。以下是其機理的簡單示意圖,請據(jù)圖回答:
(1)由圖可知,神經末梢可通過突觸前膜釋放 直接調節(jié)免疫器官或免疫細胞的活動,還可通過分泌有關激素間接調節(jié)免疫器官或免疫細胞的活動,即 調節(jié)均可以對免疫系統(tǒng)的活動產生影響。
(2)T細胞活性下降,引起機體生成抗體的能力降低的主要原因是 。
(3)維持機體穩(wěn)態(tài)離不開細胞間的信息交流,動物細胞間進行信息交流的途徑主要有兩種。途徑一:通過信息分子,如 (最少兩項)等,在體液中運輸并作用于靶細胞來實現(xiàn)信息交流,途徑二:吞噬細胞與T細胞之間是通過 實現(xiàn)信息交流。
(4)若抗體與自身紅細胞結合,造成這些紅細胞被吞噬和分解,這在免疫學上稱為_________;若抗體結合到呼吸道上皮細胞,再接受同一抗原刺激后引起哮喘,這在免疫學上稱為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2017學年湖北省高二上開學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圖表示一個池塘生態(tài)系統(tǒng)中各生物之間的關系。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A.圖中所有的生物構成了此池塘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生物群落
B.從外部引入消費者4可能會使生產者2的數(shù)量暫時增加
C.流經該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總能量是圖中所有生產者固定的能量之和
D.組成消費者的各種元素返回無機環(huán)境都需經分解者的分解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2017學年湖北省高二上開學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表是退耕還林后,某生態(tài)系統(tǒng)在20年內群落自然演替所經歷的“一年生草本、多年生草本和灌木”三個階段中優(yōu)勢物種的種群密度變化情況(單位:株/m2):
第1年 | 第5年 | 第10年 | 第15年 | 第20年 | |
物種a | 5 | 10 | 2 | 0 | 0 |
物種b | 1 | 2 | 5 | 3 | 3 |
物種c | 0 | 1 | 3 | 8 | 6 |
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A.第1~20年內,該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物種的豐富度先不斷升高然后再逐漸降低
B.第1~10年內,物種b逐漸成為優(yōu)勢物種,主要與其生長周期較長有關
C.第1~5年內,物種a密度上升的主要原因是該種群年齡組成屬于增長型
D.第10~15年內,物種a逐漸消失的原因可能與其不能適應弱光環(huán)境有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2017學年湖北省高二上開學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圖表示不同濃度的生長素對植物生長發(fā)育的影響。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 在莖的向光性實驗中,若測得莖向光一側的生長素濃度為b點濃度,則背光一側的濃度一定在de之間
B. 若e點表示某植物頂芽的生長素濃度,則cd段可表示最靠近頂芽的側芽中的生長素濃度
C. 在利用生長素作用原理來培育無子番茄時,所用生長素濃度應低于e點濃度
D. 若c點表示促進莖生長的最適宜濃度,則a、d點分別表示促進根、芽生長的最適宜濃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安徽省池州市高一下期末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某同學從資料中獲知,二氯二乙胺能抑制癌細胞的增殖,于是設計了如下實驗加以驗證。
實驗材料:二氯二乙胺溶液,蒸餾水,生理鹽水,細胞培養(yǎng)液(內有小鼠肝部腫瘤細胞),試管等。
實驗步驟:略
實驗結果如下表:
試管編號 | 1 | 2 | 3 | 4 | 5 |
二氯二乙胺濃度(mg/mL) | 0.1 | 0.2 | 0.3 | 0.4 | 0.5 |
步驟Ⅱ記錄的細胞數(shù)目(個/mL) | 350 | 363 | 342 | 335 | 336 |
步驟Ⅴ記錄的細胞數(shù)目(個/mL) | 320 | 275 | 186 | 96 | 560 |
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該實驗的自變量是 因變量是 。
(2)根據(jù)實驗結果,分析得出該實驗的結論: 。
(3)光學顯微鏡下判斷細胞發(fā)生癌變的主要依據(jù)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安徽省池州市高一下期末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關于細胞衰老和凋亡的敘述,錯誤的是
A.細胞膜運輸功能降低是細胞衰老的主要特征之一
B.衰老的個體中仍有細胞正在進行細胞分裂
C.凋亡細胞中一定含有與凋亡有關的酶
D.細胞凋亡受基因控制,但不利于個體的生長和發(fā)育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