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無活性胰蛋白酶原在人小腸腸腔內被激活成胰蛋白酶的過程如下圖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無活性胰蛋白酶原是由氨基酸脫水縮合形成的
B.胰蛋白酶原的激活是因為其空間結構發(fā)生了改變
C.胰蛋白酶的活性中心可以和腸腔內的蛋白質結合
D.水解酶能夠催化胰蛋白酶原斷裂離子鍵或氫鍵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槲皮素是一種天然的黃酮類化合物,在我國資源十分豐富,科學研究發(fā)現(xiàn)單純使用槲皮素治療癌癥,雖有一定的療效,但癌細胞的絕對數(shù)量仍在增加。若用于臨床治療,最好同時配合對細胞殺傷能力較強的化療或放療,F(xiàn)欲研究槲皮素濃度對X射線照射誘導的人宮頸癌細胞凋亡的影響,請根據(jù)以下材料和用具,設計實驗思路,并進行分析與討論。
材料與用具:已知濃度的人宮頸癌細胞懸液,用完全培養(yǎng)基配制的濃度為60、90、120、150μmol/L的槲皮素溶液,完全培養(yǎng)基,培養(yǎng)瓶,CO2培養(yǎng)箱等。
(說明:不考慮加入溶液對體積的影響,X射線處理10d后測平均致死劑量(醫(yī)學上指可殺死63%細胞的照射劑量)和細胞存活分數(shù)(常用臨床劑量下),兩個指標的具體檢測過程不作要求)
請回答下列問題:
(1)實驗思路:
①將已知濃度的人宮頸癌細胞懸液均分為5組,分別放入培養(yǎng)瓶中,編號為A、B、C、D、E;
②在A組中加入適量_________________,依次在B~E組中分別加入等量濃度為60、90、120、150 μmol/L的槲皮素溶液;
③一段時間后,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處理各組人宮頸癌細胞;
④將各組培養(yǎng)瓶置于___________________培養(yǎng)10d后,測定各組平均致死劑量和細胞存活分數(shù);
⑤統(tǒng)計、分析實驗數(shù)據(jù)。
(2)實驗結果:
組別 | 槲皮素濃度(μmol/L) | 平均致死照射劑量(GY) | 細胞存活分數(shù)(%) |
A | 0 | 1. 91 | 59. 7 |
B | 60 | 1. 40 | 56. 8 |
C | 90 | 1. 18 | 54. 9 |
D | 120 | 1. 04 | 46. 2 |
E | 150 | 0. 96 | 27. 2 |
請用柱形圖形式表示實驗結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實驗結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析與討論:
①其后的研究發(fā)現(xiàn),若各組都沒有用X射線照射,10d后各組癌細胞數(shù)量沒有明顯差別。但在更長一段時間后,各組的癌細胞絕對數(shù)量雖然仍在增加,但已經(jīng)有了明顯差別,槲皮素濃度越大的組,宮頸癌細胞數(shù)目越少。槲皮素抑制宮頸癌細胞數(shù)目增長的途徑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
②借助血細胞計數(shù)板進行計數(shù)時,若1個____________(大或中或小)方格內細胞數(shù)目多于300個或數(shù)不過來,可用稀釋的方法進行細胞計數(sh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圖一曲線a表示在最適溫度、最適pH條件下生成物的量與時間的關系,圖二曲線b表示在最適溫度、最適pH條件下,酶促反應速率與反應物濃度的關系。據(jù)圖分析正確的是( )
A. 圖一曲線a中,A點后,限制生成物的量不再增加的因素是酶的數(shù)量不足
B. 分別在圖二中取B、C點的速率值,對應圖一中的曲線c和d
C. 圖二曲線,酶減少后,圖示反應速率可用曲線f表示
D. 減小pH,重復該實驗,圖二曲線b應變?yōu)榍f;增大pH,應變?yōu)榍e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水稻是我國主要的農作物之一。兩用核不育系水稻(夏季高溫條件下,表現(xiàn)為雄性不育;秋季低溫條件下,恢復育性可以自交產(chǎn)生籽粒)在農業(yè)上與正常水稻雜交,用于生產(chǎn)高產(chǎn)雜交水稻。
(1)現(xiàn)有兩個兩用核不育系的水稻,其雄性不育的起點溫度分別為23.3℃和26℃。在制備高產(chǎn)水稻雜交種子時,由于大田中環(huán)境溫度會有波動,應選用雄性不育起點溫度為______℃的品系,原因是_____________。
(2)用A與H(正常水稻)獲得兩用核不育系水稻A和持續(xù)培育高產(chǎn)水稻的方法是________。(用遺傳圖解表示并標明適用的溫度條件)
(3)在兩用核不育系大田中偶然發(fā)現(xiàn)一株黃葉突變體X。
①將突變體X與正常水稻H雜交,F2群體黃葉植株占1/4。由此推測,突變黃葉與正常綠葉這對相對性狀是由______對等位基因控制,遵循基因的________定律。
②為確定控制黃葉基因的位置,選用某條染色體上的兩種分子標記(RM411和WY146),分別對F2的綠色葉群體的10個單株(10G)和黃色葉群體10個單株(10Y)進行PCR,之后對所獲得的DNA進行電泳,電泳結果可反映個體的基因型。M為標準樣品,結果如下圖所示。
從上圖可以看出,每圖的10G個體中的基因型為_______種,其中_______(填寫“圖1”或“圖2”)的比例與理論比值略有不同,出現(xiàn)不同的最可能原因是_______。每圖中10Y的表現(xiàn)均一致,說明兩個遺傳標記與黃葉基因在染色體上的位置關系是________。
(4)與普通兩用核不育系相比,利用此自然黃葉突變體培育出的黃葉兩用核不育系在實際生產(chǎn)中應用的優(yōu)勢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人乳鐵蛋白(hLF)對細菌、真菌和病毒等都有抑制作用。研究人員開展人乳鐵蛋白基因乳腺特異性表達載體構建及轉染研究,主要流程如下圖,圖中Ase I、Nhe I、Sal I、BamH I代表相關限制酶切點,neor為新霉素抗性基因,BLG基因為B乳球蛋白基因,GFP基因為綠色熒光蛋白基因。請回答:
(1)過程①中,不能從人肌肉細胞中提取RNA用于RT-PCR,是因為_______________。在RT—PCR過程中,加入的引物需在5’端添加_______________兩種限制酶的識別序列,以便于hLF基因插入pEB中。
(2)過程②中,hLF基因插入到BLG基因之后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3)將轉染后的山羊乳腺上皮細胞先置于含新霉素的培養(yǎng)液中培養(yǎng),能夠存活的細胞應該是導入_______________的細胞,再利用熒光顯微鏡觀察山羊乳腺上皮細胞中_______________,以篩選出轉染成功的細胞。
(4)要獲得轉基因山羊,還需要將成功表達hLF的乳腺上皮細胞的細胞核移植到山羊去核卵母細胞中,再借助_________________技術孕育出羊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某研究小組在探究不同條件對淀粉酶活性影響時繪制的曲線(1~5號試管的pH或溫度逐漸升高)。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 若探究溫度對該酶活性的影響,可用斐林試劑來檢測
B. 若探究pH對該酶活性的影響,則酸性條件會干擾2號試管的結果
C. 若探究pH對該酶活性的影響,再將5號試管條件改為3號的條件,則淀粉水解時間變短
D. 若探究溫度對該酶活性的影響,2、4號試管中酶催化速率相同的原因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以酒待客是我國的傳統(tǒng)習俗,乙醇進入人體后的代謝途徑如圖所示.會“紅臉”的人體內有乙醇脫氫酶但不含有乙醛脫氫酶.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白臉”人的基因型有5種
B. 飲酒后酒精以易化擴散方式被吸收進入血液,并且在肝細胞光面內質網(wǎng)中“解毒”
C. 一對“白臉”夫婦后代出現(xiàn)白臉與紅臉比為3:1,其原理與孟德爾一對相對性狀的雜交試驗相同
D. 若ADH基因僅一條母鏈上的G被A所替代,則該基因連續(xù)復制n次后,突變型ADH基因占的比例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有關信息傳遞的敘述,正確的是( )
A.T2噬菌體的遺傳信息傳遞可以在肺炎雙球菌的核糖體上進行
B.利用昆蟲信息素誘捕或警示有害動物,降低害蟲種群密度,屬于生物防治
C.在沒有受到抗原刺激的情況下,少數(shù)B細胞經(jīng)淋巴因子作用后就可開始增殖、分化
D.激素和神經(jīng)遞質都是通過與靶細胞細胞膜上的受體結合來傳遞信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2018年1月美國學術期刊《免疫》報道,記憶T細胞會儲存在脂肪組織中。下圖是研究人員進行的有關實驗,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在抗原刺激下,小鼠T細胞增殖分化形成記憶T細胞和效應T細胞
B.接受脂肪組織移植前的實驗鼠B不應接種相應的病原體
C.實驗鼠B不患病可能與移植的脂肪組織有關
D.該實驗足以證明脂肪組織中有記憶T細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