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生物 > 題目詳情
18.能使動物細胞質膜比較堅實的物質是( 。
A.蛋白質B.磷脂C.膽固醇D.多糖

分析 1、質膜主要由磷脂和蛋白質構成,另外還含有少量的糖類.
2、磷脂雙分子層構成了質膜的基本骨架;蛋白質在質膜形使功能時起重要作用,功能越復雜的質膜,蛋白質的種類和數量越多,蛋白質分子有的鑲在磷脂雙分子層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雙分子層中、有的橫跨整個磷脂雙分子層;質膜表面的部分蛋白質與多糖結和形成糖蛋白,糖蛋白的功能為細胞識別,還有保護和潤滑作用;構成質膜的磷脂分子和大多數蛋白質分子是運動的,使質膜具有一定的流動性.

解答 解:膽固醇是構成動物細胞質膜的重要成分,膽固醇在脂雙層中所占比例較大,存在于動物質膜的脂雙層內部的膽固醇可以防止磷脂的碳氫鏈相互接觸或結晶,因而可使膜的流動性不致在溫度降低時而降低,從而使質膜既有一定的流動性又比較堅實.在調節(jié)膜的流動性,增加膜的穩(wěn)定性以及降低水溶性物質的通透性等方面都起著重要作用.
故選:C.

點評 本題考查了脂質的種類和作用,要求學生識記脂質的作用和功能,試題難度一般.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如圖為人體半乳糖轉化為葡萄糖的過程,其中控制這三種酶的顯性基因分別位于 17 號、9號、1號染色體上,任何一種酶的缺乏均可導致半乳糖代謝障礙,出現半乳糖血癥.據圖分析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圖中顯示基因在染色體上,A、B、C基因的遺傳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
B.半乳糖的代謝正常,必須由 A、B、C 基因共同控制
C.若父親的基因型為AaBbCc,母親的基因型為AaBbCC,子女患病的概率為 $\frac{7}{16}$
D.若父母親的基因型均為 AaBbCc,則子女的基因型有 27 種,表現型有 8 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9.測定藍藻和水綿在適宜溫度下釋放氧氣的速率如表,分析回答:
光照強度(mol光子/m2•s)02550100150350500600800
放氧速率
(mol/m2•s)
藍藻-20-5-151523283133
水綿-2-1.5361012121212
(1)依據表格數據,分別繪制藍藻、水綿釋放氧氣速率曲線圖,兩曲線有交點,比較該交點處藍藻、水綿光合作用較強的是藍藻.
(2)有光照強度為100光子/(m2•s)時,水綿葉綠體中產生的O2的去向是線粒體和細胞外,此時若突然停止光照,C3化合物的含量會升高.
(3)該實驗設計尚不能確定藍藻的最佳光照強度,請寫出進一步探究的實驗設計思路.增加若干實驗組,將光照強度增強,并且數據差縮小,再測定放氧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6.某實驗小組將菠菜幼葉和成熟葉的葉圓片(面積和質量相同),裝入含蒸餾水的注射器中,排出葉片內的氣體,使葉圓片下沉.然后將葉圓片分別放入不同濃度的NaHCO3溶液中進行實驗(注:NaHCO3溶液為光合作用提供原料,且濃度變化對溶液pH的影響忽略不計,其他實驗條件相同),觀察第1片葉圓片上浮所需時間(min),結果如圖.請分析回答:

(1)當NaHCO3溶液的濃度為1%~4%時,相同濃度下,幼葉上浮時間均比成熟葉長,可能是由于幼葉的光合作用能力比成熟葉弱(填“強”或“弱”).有人推測幼葉與成熟葉光合作用能力的差異可能是葉片中光合色素的含量不同所致.為尋求證據,可以用無水乙醇分別提取菠菜幼葉、成熟葉的色素,再用紙層析法分離色素,觀察并比較濾紙條上色素帶的寬度及顏色深淺.
(2)在NaHCO3濃度為0%的溶液中,葉圓片直至實驗結束仍未上浮,其原因是缺乏NaHCO3,直接影響光合作用的暗反應階段.當濃度超過5%,葉圓片也不上浮,最可能的原因是濃度過大,導致細胞滲透失水過多而死亡,細胞死亡后光合作用也隨之停止.
(3)當NaHCO3濃度為3%時,適當提高溶液溫度,第一片葉圓片上浮時間延長,該現象不能表明提高后的溫度已超過總光合作用的最適溫度,請說明理由不能,葉圓片上浮時間延長,只能表明凈光合作用速率降低(或只能表明總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的差值降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寨卡病毒是一種RNA病毒,會攻擊胎兒的神經元.科研人員開發(fā)出全新的DNA寨卡疫苗,這種疫苗含有一段根據寨卡病毒核酸合成的DNA片段,注射到動物體內后,有的細胞會分泌出很多類似寨卡病毒的小粒子,這些離子能刺激免疫系統(tǒng)產生特異性免疫,從而預防寨卡病毒的感染.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A.這些粒子就是疫苗在動物體內表達后產生的病毒蛋白,在免疫學上屬于抗原
B.DNA疫苗和傳統(tǒng)疫苗的區(qū)別之一是DNA疫苗本身不是抗原,不直接引起機體產生特異性免疫
C.寨卡病毒會攻擊胎兒的神經元,引起新生兒神經系統(tǒng)發(fā)育缺陷,屬于免疫缺陷癥
D.實驗動物獲得特異性免疫能力的標志是產生特異性抗體和效應T細胞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科研小組將黑藻浸于水溶液中,以白熾燈作為光源,觀測并記錄單位時間內黑藻產生的氣泡數目,如圖為黑藻葉綠體結構示意圖(①、②代表反應場所,字母代表物質).請分析回答:
(1)如圖中,在①中產生的ATP、NADPH是將②中二氧化碳還原為b三碳糖(三碳糖磷酸)的能源物質.在②中RuBP不斷被利用,但含量仍能保持穩(wěn)定的原因是RuBP可以再生.
(2)若要分析黑藻葉綠體的色素種類,制備色素提取液時需加入二氧化硅(Si02)可使研磨充分,色素提取液中含量最多的色素主要吸收紅光和藍紫光.
(3)若將黑藻突然轉入暗室培養(yǎng),短時間內圖中增加的物質有c(用圖中字母表示).科研小組通過改變白熾燈和水溶液之間的距離,可以研究光照強度對光合速率的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浙江溫州市十校聯(lián)合體高二下期中聯(lián)考生物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圖中①②③表示當有神經沖動傳到神經末梢時,神經遞質從突觸小泡內釋放并作用于突觸后膜的機制,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A.突觸傳遞的方向與突觸小泡和受體相關

B.過程②中神經遞質的釋放需要ATP供能

C.過程③實現電信號向化學信號的轉變

D.若突觸后膜為肌膜,則肌膜的動作電位要傳到肌纖維內部,肌肉才會收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浙江溫州市十校聯(lián)合體高二下期中聯(lián)考生物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探究酶特性的相關實驗設計,最合理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遼寧沈陽東北育才學校高二下段考試期中生物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運用基因工程技術手段,從蘇云金芽孢桿菌中獲取抗蟲基因Bt,將Bt基因轉移到優(yōu)質油菜中,培育出轉基因抗蟲的油菜品種。這一品種在生長過程中能產生特異性的殺蟲物質,對菜青蟲有顯著的抗性,能大大減少農藥的使用,保護農業(yè)生態(tài)環(huán)境。請根據以上信息分析,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

A.該抗蟲基因Bt的結構是間隔的、不連續(xù)的

B.特異性的殺蟲物質是某種抗體

C.基因Bt不需要逆轉錄酶作用就能表達

D.抗蟲油菜只能通過組織培養(yǎng)進行無性繁殖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