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cessing math: 100%
精英家教網 > 高中生物 > 題目詳情
12.下列關于DNA復制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在細胞分裂間期,發(fā)生DNA的復制
B.DNA通過一次復制后產生四個DNA分子
C.DNA雙螺旋結構全部解旋后,開始DNA的復制
D.復制后新形成子鏈與DNA母鏈相同,但U取代T

分析 DNA分子的復制是指DNA雙鏈在細胞分裂以前進行的復制過程,復制的結果是一條雙鏈變成兩條一樣的雙鏈,每條雙鏈都與原來的雙鏈一樣.DNA復制的方式是半保留復制,特點是邊解旋邊復制,場所主要是細胞核.
DNA能準確復制的原因:(1)雙螺旋結構為DNA復制提供了精確的模板;(2)堿基互補配對原則保證了復制的準確性.

解答 解:A、細胞分裂間期的生理過程是完成DNA分子的復制和有關蛋白質的合成,A正確;
B、一個DNA分子復制一次產生2個DNA分子,不是4個DNA分子,B錯誤;
C、DNA分子的復制是邊解旋邊復制,C錯誤;
D、U是尿嘧啶,只存在于RNA分子中,所以復制后新形成子鏈與DNA母鏈互補配對,不會發(fā)生U取代T現象,D錯誤.
故選:A.

點評 本題考查DNA分子的復制,要求考生識記DNA復制方式的場所、時期、條件和特點,能運用所學的知識準確判斷各選項,屬于考綱識記層次的考查.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如圖是探究重力對植物生長影響的實驗結果,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圖①中IAA含量的大小關系是a=b=c=d,且都促進水平生長
B.圖②中IAA含量的大小關系是a<b、c<d,c、d處生長素濃度促進生長,a、b處生長素濃度抑制生長
C.綜合分析圖①②可知,重力能夠導致生長素分布不均勻
D.圖②中根向地生長和莖背地生長均能體現IAA的兩重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下列有關實驗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新鮮的黑藻葉片可用于葉綠體的觀察及質壁分離實驗
B.探究溫度對酶活性的影響,可選擇過氧化氫溶液作為底物
C.顯微鏡下觀察到細胞處于質壁分離狀態(tài),則該細胞正在失水
D.低溫誘導染色體加倍的實驗中,解離后要用95%的酒精進行漂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用32P標記的一個含有200個堿基對的DNA分子中,有鳥嘌呤40個,將其放在含3lP的PCR體系中連續(xù)復制4次,下列相關分析中正確的是( �。�
A.子代DNA中含有3lP的DNA占100%
B.復制中共需游離的腺嘌呤脫氧核苷酸900個
C.子代DNA中含有32p的DNA單鏈占總單鏈的18
D.DNA單鏈中相鄰的堿基A和T之間通過兩個氫鍵相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下列對細胞內葡萄糖分解至丙酮酸的過程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在細胞質基質中進行B.必須在有氧條件下進行
C.反應速度不受溫度影響D.產生CO2和少量ATP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下列屬于相對性狀的是( �。�
A.豌豆種子的黃色和圓形B.果蠅的紅眼和長翅
C.綿羊的白毛與黑毛D.小麥的有芒與水稻的無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下列有關生物進化理論的敘述正確的是(  )
A.變異是不定向的,自然選擇也是不定向的
B.自然選擇不能使種群基因頻率發(fā)生定向改變
C.變異的有利或有害是由生存的環(huán)境決定的
D.自然選擇是生物對自身的選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科研人員圍繞培育四倍體草莓進行了探究,實驗中,每個實驗組選取50株草莓幼苗以秋水仙素溶液處理它們的幼芽,得到如圖所示結果.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實驗原理是秋水仙素能夠抑制紡錘體的形成進而誘導形成多倍體
B.自變量是秋水仙素濃度和處理時間,所以各組草莓幼苗應數量相等、長勢相近
C.由實驗結果可知用0.2%的秋水仙素溶液處理草莓幼苗1 天最容易成功
D.判斷是否培育出四倍體草莓的簡便方法是讓四倍體草莓結出的果實與二倍體草莓結出的果實比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如圖為某種樹突狀細胞(DC細胞)參與免疫的過程,其相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
A.DC細胞攝取抗原物質屬于胞吞作用,吸收Ca2+等離子屬于主動運輸
B.T細胞其膜上的受體與DC細胞分泌的特定物質結合后,才能出現免疫效應
C.T細胞發(fā)生免疫效應時,必然導致B細胞的增殖與分化
D.獲取患者的DC細胞經體外增殖再輸入該患者體內,可提高清除抗原的效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