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糖尿病患者常在餐前半小時注射一定量的胰島素以控制血糖濃度。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A. 因為能注射胰島素,患者不需要控制其日常飲食
B. 糖尿病患者胰島A細胞異常,導致胰島素量不足
C. 餐前半小時注射胰島素的原因是先使患者餐前處于低血糖,以便餐后血糖不高于80~120mg/L
D. 餐前注射胰島素后,利于餐后細胞對血糖的吸收和轉化,從而控制血糖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用細胞工程方法,以SARS病毒核衣殼蛋白為抗原制備出單克隆抗體。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 純化的核衣殼蛋白反復注射到小鼠體內,產生的血清抗體為單克隆抗體
B. 體外培養(yǎng)單個效應B細胞可以獲得大量針對SARS病毒的單克隆抗體
C. 等量效應B細胞和骨髓瘤細胞混合,經PEG誘導融合后的細胞均為雜交瘤細胞
D. 用該單克隆抗體與SARS病毒核衣殼蛋白特異性結合的方法可診斷出病毒感染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選修1:生物技術實踐】有些細菌可以分解原油,從而消除由原油泄漏造成的土壤污染。某同學欲從受原油污染的土壤中篩選出能高效降解原油的菌株。請回答:
(1)在篩選過程中,應將土壤樣品稀釋液接種于以 為唯一碳源的固體培養(yǎng)基上。從功能上講,該培養(yǎng)基屬于 培養(yǎng)基。
(2)純化菌種時,為了得到單菌落,常采用的接種方法有兩種,即 和 。
(3)為了篩選出高效菌株,可比較單菌落周圍分解圈的大小,分解圈大說明該菌株的降解能力 。
(4)通常情況下,在微生物的培養(yǎng)過程中,實驗室常用的滅菌方法有灼燒滅菌、 和 。無菌技術要求實驗操作應在酒精燈 附近進行,以免周圍環(huán)境中微生物的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有關脂質的敘述,錯誤的是( )。
A. 脂肪酸為細胞能量來源之一
B. 動物性脂肪含飽和脂肪酸之量較高
C. 脂肪具有保持體溫及減緩內臟受撞擊之功能
D. 多食用含不飽和脂肪酸之脂肪,將會提高罹患冠狀動脈心臟病的概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豌豆種群中偶爾會出現一種三體植株(多一條2號染色體)。在減數分裂時,該植株(基因型AAa)2號染色體的任意兩條移向細胞一極,剩下一條移向另一極。下列有關敘述中錯誤的是
A.三體豌豆植株的形成屬于染色體數目變異,該變異會導致種群基因頻率改變
B.三體豌豆植株進行減數分裂過程中,A、a基因的分離發(fā)生在減數第一次分裂過程中
C.三體豌豆植株能產生四種類型的配子,其中a配子的比例為1/6
D.三體豌豆植株自交,產生Aaa基因型子代的概率為1/9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打籃球是一種全身肌肉參與的協調運動,下列相關說法錯誤的是
A. 運動過程中主要通過甲狀腺激素和腎上腺激素減少以維持體溫恒定
B. 在運動過程中,心跳和呼吸加快,該過程既有神經又有體液調節(jié)
C. 發(fā)出啟動該運動指令的神經中樞是大腦皮層,小腦、脊髓參與調控
D. 運動員對同一動作長期反復練習的過程也是人腦進行學習和記憶的過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有關孟德爾一對相對性狀雜交實驗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①豌豆是自花傳粉,實驗過程免去了人工授粉的麻煩
②解釋實驗現象時,提出的“假說”是:F1產生配子時,成對的遺傳因子分離
③解釋性狀分離現象的“演繹”過程是:若F1產生配子時,成對的遺傳因子分離,則測交后代出現兩種表現型,且比例接近1∶1
④“豌豆在自然狀態(tài)下一般是純種”屬于孟德爾假說的內容
A. ①③④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表是對某水生生態(tài)系統營養(yǎng)級和能量流動情況的調查結果。表中的A、B、C、D分別表示不同的營養(yǎng)級,E為分解者;Pg表示生物同化作用固定的能量;Pn表示生物貯存的能量,R表示生物呼吸消耗的能量;能量單位為102kJ/(m2.a)。以下說法不正確的是
A | B | C | D | E | |
Pg | 15.9 | 870.7 | 0.9 | 141.0 | 211.5 |
Pn | 2.8 | 369.4 | 0.3 | 61.9 | 20.1 |
R | 13.1 | 501.3 | 0.6 | 79.1 | 191.4 |
A. 流經該系統的總能量是植物所固定的太陽能,即五個Pg之和
B. 該生態(tài)系統的營養(yǎng)結構可表示為B→D→A→C
C. 第三營養(yǎng)級到第四營養(yǎng)級的能量傳遞效率約為5.7%
D. 流入各營養(yǎng)級的能量,大部分被生物的呼吸作用所消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水稻的雄性可育(能產生可育花粉)性狀由顯性基因A、B控制(水稻植株中有A、B或兩者之一為雄性可育),F有甲、乙、丙三種基因型不同的水稻,甲含a、b基因,乙含有A、b基因,丙含有a、B基因,若甲與乙雜交得到的F1全部雄性可育,而甲(♀)與丙(♂)雜交得到的Fl全部雄性不育。根據上述雜交實驗結果可以確定這兩對基因存在的部位是 ( )
A. 兩者均存在于細胞核中
B. 兩者均存在于細胞質中
C. 僅A、a基因位于細胞核中
D. 僅B、b基因位于細胞核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