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DNA分子中,腺嘌呤與胸腺嘧啶之和占全部堿基總數(shù)的42%。若其中一條鏈的胞嘧啶占該鏈堿基總數(shù)的24%、胸腺嘧啶占30%,則另一條鏈上,胞嘧啶、胸腺嘧啶分別占該鏈堿基總數(shù)的

A.21%、12% B.30%、24% C.34%、12% D.58%、30%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7.CO2是光合作用碳反應過程(圖甲)的原料,實驗探究CO2濃度對某種小球藻生長的影響如圖乙,請回答:

(1)圖甲中NADPH和ATP共有的化學元素是C、H、O、N、P.
(2)圖甲中三碳糖離開卡爾文循環(huán)后的去向:
①葉綠體內(nèi)作為合成淀粉蛋白質(zhì)脂質(zhì)的原料,②大部分運輸至葉綠體外轉變成蔗糖.
(3)研究CO2濃度對某種小球藻生長時,需將小球藻接種到不含碳元素的培養(yǎng)液中,并將小球藻及培養(yǎng)液均分為9組分別置于不同CO2濃度的培養(yǎng)箱內(nèi),光照14小時,連續(xù)培養(yǎng)5天.
(4)每隔24小時取樣,用血細胞計數(shù)板測定小球藻細胞的數(shù)量,數(shù)據(jù)分析后結果如圖乙所示.
(5)實驗中小球藻數(shù)量增長的最適CO2濃度為10%;當CO2濃度在30%~40%范圍時,小球藻增長受到抑制,但并沒停止增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5.果蠅是常用的遺傳學研究的實驗材料,據(jù)資料顯示,果蠅約有104對基因,現(xiàn)有一黑腹果蠅的野生種群,約有107個個體,請分析回答以下問題.
(1)該種群的全部個體所含有的全部基因稱為種群的基因庫,經(jīng)觀察,該種群中果蠅有多種多樣的基因型,分析其產(chǎn)生的原因,是在突變過程中產(chǎn)生的等位基因,通過有性生殖中的基因重組而產(chǎn)生的,使種群中產(chǎn)生了大量的可遺傳的變異,其來源包括基因突變、基因重組和染色體變異.它們都能為生物進化提供原材料,但不能決定生物進化的方向.
(2)假定該種群中每個基因的突變率都是10-5,那么在該種群中每一代出現(xiàn)的基因突變數(shù)是2×106
(3)隨機從該種群中抽出100只果蠅,測知基因型AA(灰身)35只,Aa(灰身)60只,aa(黑身)5只,請問A的基因頻率為6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如圖表示反射弧的結構示意圖,以下相關選項正確的是( 。
A.f表示感受器,即感覺神經(jīng)未峭;a表示效應器,即運動神經(jīng)末梢
B.興奮在g中的信號號轉變是“電信號→化學信號→電信號”
C.神經(jīng)遞質(zhì)作用于突觸后膜上,使下一個神經(jīng)元興奮
D.一個完整的反射弧至少應包含傳入神經(jīng)元與傳出神經(jīng)元兩種神經(jīng)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試驗田中某棉花在在適宜的光照和溫度下生長,如圖是此棉花的某部位細胞內(nèi)物質(zhì)的轉化和轉移路徑圖,能量均省略,其中Ⅰ、Ⅱ表示場所,①~④表示生理過程,A~F表示物質(zhì).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此細胞可能為植物的根尖細胞
B.圖中I、Ⅱ分別表示細胞質(zhì)基質(zhì)和線粒體
C.物質(zhì)B為丙酮酸,物質(zhì)E為O2
D.若圖中①③過程均產(chǎn)生1mol物質(zhì)C,則②過程消耗了$\frac{2}{3}$mol葡萄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黑龍江省高三上期中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有關“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 的敘述,正確的是

A.分別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35S和放射性同位素32P的培養(yǎng)基培養(yǎng)噬菌體

B.用32P標記噬菌體的侵染實驗中,上清液存在少量放射性可能是保溫時間太長

C.32P、35S標記的噬菌體侵染實驗分別說明DNA是遺傳物質(zhì)、蛋白質(zhì)不是遺傳物質(zhì)

D.用噬菌體侵染3H標記的細菌,離心后檢測到放射性主要分布在上清液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黑龍江省高三上期中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關于細胞生命活動過程中ATP、ADP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細胞內(nèi)的蛋白質(zhì)合成總與ATP的水解反應相關聯(lián)

B.ATP是高能化合物,其分子中有三個高能磷酸鍵

C.細胞內(nèi)有機物氧化分解時總是伴隨有ATP的合成

D.細胞呼吸過程中產(chǎn)生大量ATP的階段需要氧氣參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貴州省貴陽市高三第二次月考理綜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關于生長素的說法,正確的是

A.生長素和乙烯都能促進果實的發(fā)育

B.植物的向光性體現(xiàn)了生長素具有兩重性

C.生長素在胚芽鞘尖端進行極性運輸

D.生長素通過自由擴散從細胞內(nèi)分泌到細胞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遼寧省高三上10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三羥基異黃酮(簡稱GST)是從豆科植物根部分離得到的一種天然產(chǎn)物,它具有顯著的抗癌、抑菌、抗氧化等作用。經(jīng)研究發(fā)現(xiàn):GST可通過影響細胞凋亡基因(Bcl -2基因和Bax基因)的表達而誘導癌細胞凋亡。請回答下列問題:

(1)細胞癌變一般是環(huán)境中__________損傷細胞中的DNA分子,使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發(fā)生突變,從而導致正常細胞的生長和分裂失控的結果。

(2)細胞凋亡是由基因決定的細胞自動結束生命的過程,常被稱為__________。

(3)科研人員為研究CST對鼻咽癌細胞的影響和作用機制,進行了以下實驗。請完善實驗步驟并分析實驗結果。

實驗步驟:

①取5個相同的培養(yǎng)瓶,編號A、B、C、D、F,分別加入等量的培養(yǎng)液。向A瓶接種正常細胞,B、C、D、E瓶接種等量的鼻咽癌細胞。

②向C、D、E瓶中分別加入____________umol/LGST溶液,其他培養(yǎng)條件____________。

③培養(yǎng)一段時間后,統(tǒng)計細胞凋亡基因的表達情況,結果記錄于表l。

④重復上述步驟,統(tǒng)計鼻咽癌細胞凋亡率,結果記錄于表2。

表1

Bcl-2基因表達率

Bax基因表達率

正常細胞

不表達

全部表達

鼻咽癌細胞

90%

19%

5μmol/L GST干預組

75%

58%

10μmol/L GST干預組

49%

67%

15 μmol/L GST干預組

22%

85%

表2

鼻咽癌細胞凋亡率

5μmol/L GST干預組

15.72%

10μmol/L GST干預組

27.33%

15 μmol/L GST干預組

35.48%

分析實驗結果:表1數(shù)據(jù)說明,從基因水平上看,CST誘導鼻咽癌細胞凋亡與Bcl-2基因和Bax基因的表達有關。當Bcl -2蛋白/Bax蛋白的比值出現(xiàn)____________趨勢時,會誘導鼻咽癌細胞凋亡。表2數(shù)據(jù)說明GST 可誘導鼻咽癌細胞凋亡,且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