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先天性夜盲癥由隱性基因控制,Ⅱ-7的致病基因來自Ⅰ-4 | |
B. | Ⅰ-1和Ⅰ-3基因型都不能確定 | |
C. | Ⅱ-8的初級卵母細胞中含有1個夜盲基因 | |
D. | Ⅱ-6和Ⅱ-7的兒子既禿頂又夜盲的概率是$\frac{1}{4}$ |
分析 已知人類禿頂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但基因雜合時男性表現(xiàn)為禿頂,女性正常,所以圖中1號是aa,2、4、7都是AA,則5、9都是Aa,3、6號是Aa,8是AA或Aa;
先天性夜盲癥為伴X染色體遺傳,則2、4、7都是XbY,據(jù)此答題.
解答 解:A、先天性夜盲癥為伴X染色體遺傳,7號的致病基因來自于其母親3號,A錯誤;
B、1號是否有夜盲癥基因基因不能確定,而3號是兩種病的基因型的攜帶者,基因型可以確定,B錯誤;
C、3號是夜盲癥基因的攜帶者,4號是夜盲癥患者,所以8號是夜盲癥基因的攜帶者,其初級卵母細胞中含有2個夜盲基因,C錯誤;
D、6號是AaXBXb,7號是AAXbY,兒子既禿頂又夜盲的概率是$\frac{1}{2}$×$\frac{1}{2}=\frac{1}{4}$,D正確.
故選:D.
點評 本題結(jié)合系譜圖,考查常見的人類遺傳病,要求考生識記幾種常見人類遺傳病的特點,能根據(jù)系譜圖判斷相應個體的基因型,再進行相關概率的計算,屬于考綱理解和應用層次的考查.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孟德爾一對相對性狀的雜交試驗中F1自交后代出現(xiàn)的矮莖類型屬于變異類型 | |
B. | 基因突變可以導致生物種群中新性狀出現(xiàn),而基因重組并不會產(chǎn)生新性狀 | |
C. | 基因突變的結(jié)果與原基因是等位基因的關系 | |
D. | 在家族中表現(xiàn)為世代連續(xù)的疾病一定是遺傳病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細胞有氧呼吸生成CO2的場所是細胞質(zhì)基質(zhì)與線粒體基質(zhì) | |
B. | 如圖所示A、B、C中,單位時間內(nèi)與氧結(jié)合的[H]最多的是B點 | |
C. | 圖中結(jié)果顯示,淹水時一定濃度的KNO3對甜櫻桃根有氧呼吸速率降低有減緩作用 | |
D. | 圖中縱坐標可以選用CO2釋放量作為有氧呼吸速率的指標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使用無水酒精對提取到的葉綠素進行分離 | |
B. | 鹽酸和酒精混合液在室溫下對洋蔥根尖進行解離 | |
C. | 采集到的土壤中的小動物可以放入體積分數(shù)70%的酒精中 | |
D. | 脂肪的檢測和觀察實驗,制片觀察時滴加1~2滴體積分數(shù)50%的酒精溶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該實驗證明DNA是轉(zhuǎn)化因子 | |
B. | 只有實驗①可作為實驗④的對照 | |
C. | 實驗②和實驗④中的死亡小鼠體內(nèi)都只能分離到S型活細菌 | |
D. | 重復實驗①與④,得到同樣的結(jié)果,可排除S型活細菌由R型活細菌突變而來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福建省福州市鼓山校區(qū)高二上期末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2014•廣東)以下過程一定存在反饋調(diào)節(jié)的是( )
①胰島素分泌量對血糖濃度的影響
②運動強度對汗腺分泌的影響
③降雨量對土壤動物存活率的影響
④害蟲數(shù)量對其天敵鳥類數(shù)量的影響.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福建省福州市鼓山校區(qū)高二上期末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2015秋•福州校級期末)有一條多肽鏈由15個氨基酸組成,分子式為CxHyNzOwS(z>15,w>16),這條多肽鏈經(jīng)過水解后的產(chǎn)物中有5種氨基酸:半胱氨酸(C3H7NO2S)、丙氨酸(C3H6NO2)、天冬氨酸(C4H7NO4)、賴氨酸(C6H14N2O2)、苯丙氨酸(C9H11NO2).則水解產(chǎn)物中天冬氨酸的數(shù)目是( )
A.(w﹣16)個 B.個
C.(w﹣15)個 D.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