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cessing math: 100%
6.下列實驗操作能達到預期結果的是( �。�
A.在“觀察根尖分生組織細胞的有絲分裂”試驗中,統(tǒng)計每一時期細胞數(shù)占計數(shù)細胞總數(shù)的比例,能比較細胞周期各時期的時間長短
B.在“探究細胞大小與物質運輸?shù)年P系”實驗中,計算紫紅色區(qū)域的體積與整個瓊脂塊的體積之比,能反映NaOH進入瓊脂塊的速度
C.在“觀察植物細胞的質壁分離和復原”實驗中,蔗糖溶液的濃度越大,質壁分離現(xiàn)象越明顯,質壁分離自動復原的速度越快
D.在“探究a-萘乙酸促進插條生根的最適濃度”實驗中,用高濃度組的a-萘乙酸溶液浸泡插條基部一天后,觀察生根情況以確定最適濃度

分析 1、一個細胞周期中,間期所占時間長,分裂期所占時間短,“觀察根尖分生組織細胞的有絲分裂”試驗中,處于間期的細胞數(shù)目多,處于分裂期的細胞數(shù)目少,統(tǒng)計每一時期細胞數(shù)占計數(shù)細胞總數(shù)的比例,能比較細胞周期各時期的時間長短.
2、在“探究細胞大小與物質運輸?shù)年P系”實驗中,計算紫紅色區(qū)域的體積與整個瓊脂塊的體積之比,能反映細胞大小與物質運輸效率的關系.
3、細胞死亡,細胞膜失去選擇透過性,因而觀察不到的質壁分離現(xiàn)象,也不會發(fā)生質壁分離復原.
4、生長素作用具有兩重性,高濃度的生長素會抑制插條生根.

解答 解:A、觀察細胞有絲分裂實驗中,每一時期的時間=細胞周期×每一時期細胞數(shù)占計數(shù)細胞總數(shù)的比例,因此統(tǒng)計每一時期細胞數(shù)占計數(shù)細胞總數(shù)的比例,能計算出細胞周期各時期的時間長短,A正確;
B、NaOH進入瓊脂塊的速率是相同的,與瓊脂塊的大小無關,紫紅色區(qū)域的體積與整個瓊脂塊的體積之比表示的是物質的運輸效率,而不是運輸速率,B錯誤;
C、使用高濃度的蔗糖溶液進行質壁分離實驗時,會使細胞由于大量失水而死亡,不會再出現(xiàn)質壁分離復原現(xiàn)象,C錯誤;
D、生長素具有兩重性,即低濃度促進生長,高濃度抑制生長,所以在“探究a-萘乙酸促進插條生根的最適濃度”實驗中,用適宜濃度的a-萘乙酸溶液浸泡插條基部,而不是用高濃度的a-萘乙酸溶液,D錯誤.
故選:A.

點評 本題考查觀察細胞有絲分裂實驗、探究細胞表面積與體積的關系、探究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對扦插枝條生根的作用、觀察植物細胞的質壁分離和復原實驗,對于此類試題,需要考生注意的細節(jié)較多,如實驗的原理、實驗選材、實驗采用的試劑及試劑的作用等,需要考生的平時的學習過程中注意積累.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細胞膜具有控制物質進出細胞的功能.下列有關這一功能的理解,不正確的是(  )
A.細胞需要的物質可以進出細胞
B.細胞中的成分如核酸等不會流失到細胞外
C.細胞不需要或對細胞有害的物質一般不能進入細胞
D.由于細胞膜的存在,致病的病毒、細菌等不能進入細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對“草→兔→狐”這條食物鏈的敘述,錯誤的是( �。�
A.兔是第二營養(yǎng)級B.草是生產(chǎn)者
C.狐是次級消費者D.狐被大量獵殺,則草數(shù)量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5.油菜植物體內的中間代謝產(chǎn)物磷酸烯醇式丙酮酸(PEP)運向種子后有兩條轉變途徑,如圖甲所示,浙江農(nóng)科院陳錦清教授根據(jù)這一機制培育出高產(chǎn)油油菜,產(chǎn)油率由原來的35%提高到58%.其中酶a和酶b分別由基因A和基因B控制合成,圖乙是基因A或B表達的部分過程.請回答:

(1)基因A和基因B的根本區(qū)別在于脫氧核苷酸的排列順序不同.
(2)圖乙所示遺傳信息的傳遞過程稱為翻譯;圖中結構⑤的名稱是tRNA;該結構的作用是運輸氨基酸,識別mRNA上的密碼子;氨基酸②的密碼子是UCU;圖中④形成后到達此場所穿過磷脂分子層數(shù)是0.
(3)在圖乙所示過程中,能夠移動的是①(填“①”或“④”).
(4)在基因B中,α鏈是轉錄鏈,陳教授及助手誘導β鏈也能轉錄,從而形成雙鏈mRNA,提高了油脂產(chǎn)量,原因是翻譯過程不能進行,不能合成酶b,更多的PEP轉化成油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激素對生物體代謝、生理、生殖等具調節(jié)作用.人體腎上腺髓質所分泌的腎上腺激素與去甲腎上腺素對人體的代謝活動有一定的影響.下表是兩種激素對代謝的影響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對代謝影響的情況
腎上腺素去甲腎上腺素
耗氧量++○或+
血糖+++○或+
血液乳酸+++○或+
+表示增加程度○無變化
人在寒冷的條件下,哪種激素的調節(jié)處于主導地位( �。�
A.去甲腎上腺素B.兩種激素的作用一樣
C.兩種激素都無影響D.腎上腺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0.瓠瓜(一種蔬菜)果實苦味(以下稱:苦味株)與非苦味(以下稱:正常株)
是由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的兩對等位基因(A、a與B、b)控制的.只有當顯性基因A與B共同存在時,才產(chǎn)生苦味果實.現(xiàn)有純種正常株甲和乙,二者雜交后,F(xiàn)1代全部是苦味株;F1代自交,F(xiàn)2代苦味株與正常株之比為9:7.試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F1代的基因型是AaBb.F2代正常株中與甲和乙基因型都不同的個體占57
(2)用F1代的花粉進行離體培養(yǎng),然后用一定濃度的處理得到純合植株,這些植株的表現(xiàn)型為苦味株和正常株.
(3)現(xiàn)有純合的正常株丙,利用以上純種類型甲和乙,可鑒定出丙的基因型是否為aabb.請補充實驗步驟并預期結果:
第一步:將丙與甲類型、乙類型分別進行雜交;
第二步:觀測雜交后代的果實是否有苦昧.
若兩組雜交后代的果實都沒有苦味,說明正常株丙的基因型是aabb.
(4)現(xiàn)有一種既不含A基因也不含B基因的優(yōu)良瓠瓜品種丁,露天種植時,后代卻出現(xiàn)了許多苦味株,最可能是:接受了基因型為AB的外來花粉.
(5)在農(nóng)田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瓠瓜同化的能量有四即、分解者利用、未利用的能量.如果該農(nóng)田中有一條食物鏈:瓠瓜→害蟲→害蟲天敵,為了提高瓠瓜的產(chǎn)量,可采取禁捕或適當放養(yǎng)等方法來減少害蟲;用生態(tài)學原理分析,這樣做的目的是害蟲天敵合理地調整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能量流動關系,使能量持續(xù)高效地流向對人類最有益的部分(瓠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下列關于微生物的實驗室培養(yǎng)過程中的操作屬于滅菌的是( �。�
A.接種前用酒精棉球擦拭雙手和工作臺面
B.牛奶在80℃下煮15min以殺死其中的微生物
C.接種前灼燒接種環(huán)
D.通過紫外光或者噴灑石炭酸溶液處理實驗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3.20種氨基酸的平均相對質量為128,某蛋白質相對分子質量為10228,在形成該蛋白質分子時脫去水的相對分子質量總量為1548,那么組成該蛋白質的氧原子數(shù)至少是多少?9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5.有關果蠅的試題:果蠅的長翅(v)對殘翅(v)為顯性,但是,即使是純合長翅品種的幼蟲,在35℃溫度條件下培養(yǎng)(正常培養(yǎng)溫度為25℃),長成的成體果蠅卻成為殘翅.這種現(xiàn)象稱為“表現(xiàn)模擬”.
(1)這種模擬的表現(xiàn)性狀能否遺傳?否為什么?由于是環(huán)境溫度發(fā)生改變,而遺傳物質沒有改變.
(2)現(xiàn)有一只殘翅果蠅,如何判斷它是屬于純合vv還是“表型模擬”,請設計鑒定方案:
方法步驟:
①讓這只殘翅果蠅與果蠅(基因型為vv)交配;
②使其后代在正常培養(yǎng)溫度條件下發(fā)育.
結果分析:
①若后代均為殘翅果蠅,則這只果蠅為純合vv;
②若后代有長翅果蠅出現(xiàn),則說明這只果蠅為“表型模擬”.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