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顯性性狀的表現(xiàn)為完全顯性的是(假設性狀都由一對等位基因控制)
A. 紅花與白花雜交,后代為粉紅色花 B. A型血與0型血婚配,后代出現(xiàn)A型血
C. A型血與B型血婚配,后代出現(xiàn)AB型血 D. 黑貓與白貓雜交,后代為花貓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2017學年甘肅省天水市高二下學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將基因型為AABbCc和 aabbcc的植株雜交(遵循自由組合定律),后代表現(xiàn)型比為( )
A. 9∶3∶3∶1 B. 1∶1∶1∶1 C. 4∶4∶2∶2 D. 3∶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2017學年湖南省株洲市高二下學期期中考試生物(理)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某同學繪制的生態(tài)系統(tǒng)概念圖如圖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 ①表示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組成成分
B. 生態(tài)系統(tǒng)復雜程度與③呈正相關,與②無關
C. ④不可能是原核生物
D. 該圖漏寫了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某項功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7屆浙江省高三新高考選考科目押寶卷一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某科研小組進行了不同苯酚濃度(mg.L—1)溶液處理對垂柳葉片凈光合速率影響的實驗(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隨苯酚溶液濃度的增加,垂柳葉片凈光合速率降低,光飽和點升高
B. 在苯酚作用下,植物對光能的敏感性及利用能力下降
C. 由實驗可知,影響植物光合速率的環(huán)境因素有光照強度、C02濃度和溫度
D. 若苯酚影響氣孔開放,則相同光照強度下提升苯酚溶液濃度,瞬間葉肉細胞內核酮糖二磷酸的含量下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7屆浙江省高三新高考選考科目押寶卷一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圖為某細胞中分離得到的幾種細胞器模式簡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 肌肉細胞中甲細胞器的數(shù)量多于表皮細胞
B. 乙細胞器承擔著物質運輸和合成纖維素的任務
C. 丙細胞器只存在于部分細胞中
D. 丁細胞器可能含有合成磷脂的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7屆浙江省高三新高考選考科目押寶卷一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人工選擇培育家雞新品種的過程中,家雞種群的
A. 變異是定向的 B. 基因庫會發(fā)生改變
C. 不遺傳變異是人工選擇的前提 D. 基因頻率保持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7屆浙江省高三新高考選考科目押寶卷一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細胞異常分化后形成的細胞是
A. 皮膚細胞 B. 肌肉細胞 C. 癌細胞 D. 神經(jīng)細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7屆云南省高二下學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下圖表示下丘腦參與人體穩(wěn)態(tài)調節(jié)的三種方式,請根據(jù)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在調節(jié)體溫方面:在寒冷環(huán)境中,________和________(激素)都能促進機體的物質代謝,使產(chǎn)熱量增多。
(2)胰島素與胰高血糖素在血糖調節(jié)方面表現(xiàn)為________作用。
(3)圖中的①指的是由下丘腦分泌的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③指的是促性腺激素,則③只能作用于性腺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腎上腺和胰島可以通過圖中的虛線接受下丘腦某些細胞分泌的________, 從而產(chǎn)生相應的生理效應。
(5)下丘腦一方面可以分泌________________激素通過垂體調節(jié)甲狀腺的活動;另一方面可以直接分泌________激素,作用于________________,加強對水分的重吸收,導致細胞外液滲透壓降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7屆云南省高二下學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有關生命系統(tǒng)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生命系統(tǒng)中各生物體均具有多種組織、器官和系統(tǒng)
B.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統(tǒng)和最大的生態(tài)系統(tǒng)
C.H1N1流感病毒不屬于生命系統(tǒng),但其增殖離不開活細胞
D.肌肉細胞里的蛋白質和核酸屬于生命系統(tǒng)的分子層次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