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分析圖1可知,圖1表示能量在生態(tài)系統中的流動過程,其中中甲表示生產者、乙表示消費者、丙表示分解者,它們共同構成生物群落.
分析圖2可知,每一營養(yǎng)級的同化量=攝入量-糞便量,若a表示圖甲中乙1所攝入的全部能量,則b表示初級消費者乙1的同化量,c表示初級消費者乙1產生糞便中的能量,d表示初級消費者乙1自身呼吸消耗的能量,e表示乙1用于自身生長、發(fā)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動的能量,f表示乙1中流向分解者的能量,g表示乙1中流向下一營養(yǎng)級的能量.
解答 解:(1)圖1中甲表示生產者、乙表示消費者、丙表示分解者,它們共同構成生物群落.伴隨能量的輸入,碳元素以CO2形式進入生物群落.
(2)圖2中b表示初級消費者(乙1)的同化量,乙1用于自身生長、發(fā)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動的能量可用圖2中e表示.f屬于生態(tài)系統的分解者所利用的能量值,其中獲得的c來自圖1中的第一營養(yǎng)級.
(3)圖2中有兩處不同的能量散失途徑,其中d處散失的能量是通過乙1的呼吸作用實現的.
(4)若要使乙2儲存的能量增加x,最多需要甲固定太陽能的能量為y,則x與y的數量關系式應為y=x÷10%÷10%=100x,即y=100x.
(5)在該生態(tài)系統中具有捕食關系的兩種生物A和B,A能夠依據B留下的氣味去獵捕B,B也能依據A的氣味躲避獵捕,這說明了信息傳遞具有調節(jié)種間關系,維持生態(tài)系統的穩(wěn)定的作用.
故答案為:
(1)生物群落 CO2
(2)初級消費者(乙1)的同化量(或初級消費者(乙1)同化的能量) e 分解者 一
(3)乙1的呼吸作用
(4)y=100x
(5)調節(jié)種間關系,維持生態(tài)系統的穩(wěn)定
點評 本題結合圖解,考查生態(tài)系統的結構和功能,要求考生識記生態(tài)系統中能量流動的過程、特點及意義,掌握能量傳遞效率的相關計算,能正確分析題圖,并能結合圖中信息準確答題,屬于考綱理解層次的考查.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生態(tài)系統自我調節(jié)能力的基礎是負反饋調節(jié) | |
B. | 生態(tài)系統內部結構與功能的協調,可以提高生態(tài)系統的穩(wěn)定性 | |
C. | 濕地的蓄洪防旱、調節(jié)氣候功能體現了生物多樣性的直接價值 | |
D. | 生物的多樣性包括基因多樣性、物種多樣性、生態(tài)系統多樣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菠菜葉肉細胞能形成ATP的細胞器有線粒體和葉綠體 | |
B. | 光反應過程中,葉綠體中ADP由葉綠體基質向類囊體膜運動,ATP則向相反方向運動 | |
C. | 主動運輸、肌肉收縮、大腦思考的直接能源物質都是ATP | |
D. | 在線粒體中合成ATP所需要的能量都是來自[H]和氧氣結合時釋放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大腦皮層和下丘腦都參與水平衡調節(jié) | |
B. | 血漿滲透壓升高時,抗利尿激素增加 | |
C. | 合成和分泌抗利尿激素的器官是垂體 | |
D. | 下丘腦既是感受器又是效應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在校園種植行道樹和花草體現了生物多樣性的間接價值 | |
B. | 外來物種入侵增加了本地生物多樣性 | |
C. | 就地保護是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有效措施之一 | |
D. | 保護生物多樣性就是禁止對生物資源開發(fā)利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在煙草細胞中,由A、G、T、U四種堿基參與構成的核苷酸的種類有六種 | |
B. | 植物根尖從土壤溶液中吸收的N可以用于合成蛋白質、ATP、核酸和脂肪 | |
C. | 磷脂是線粒體、中心體、葉綠體等各種細胞器膜的主要成分之一 | |
D. | 病毒沒有細胞結構,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統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湖北孝感高級中學高二下期中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現已知基因M含有堿基共N個,腺嘌呤n個,具有類似如圖的平面結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M共有4個游離的磷酸基,1.5N-n個氫鍵
B.如圖a可以代表基因M,基因M的等位基因m可以用b表示
C.M的雙螺旋結構中,脫氧核糖和磷脂交替排列在外側,構成基本骨架
D.基因M和它的等位基因m含有的堿基數可以不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