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關實驗方法和技術的敘述,錯誤的是( 。
A、科學家探究光合作用暗反應過程時用到同位素標記法
B、科學家研究細胞核功能時用到核移植技術
C、沃森和克里克用模型建構的方法提出DNA雙螺旋結構模型
D、科學家用同位素標記和差速離心的方法證明了半保留復制
考點:光反應、暗反應過程的能量變化和物質(zhì)變化,細胞核的功能,DNA分子結構的主要特點,DNA分子的復制
專題:
分析:放射性同位素標記法在生物實驗中應用較多,在光合作用過程中,用氧的同位素來標記二氧化碳和水的O來探究的,利用標記C的同位素來追蹤它的轉(zhuǎn)移途徑.
物理模型法:以實物或圖片形式直觀表達認識對象的特征,揭示原型的形態(tài)、特征和本質(zhì)的方法.如:DNA雙螺旋結構模型,細胞膜的流動鑲嵌模型.
在研究DNA的半保留復制方式時,利用了15N標記的親代DNA分子作為模板,14N的脫氧核苷酸作為原料,來觀察子代DNA分子中放射性的分布.由于不同細胞器的比重不同,因此一般采用差速離心的方法分離各種細胞器.
解答: 解:A、科學家探究光合作用暗反應過程時用到同位素標記法,追蹤碳元素的轉(zhuǎn)移途徑,A正確;
B、科學家在研究細胞核的功能時用到了核移植的方法,用菊花型帽傘藻取細胞核,傘型帽傘藻去掉帽和細胞核,移植后發(fā)育成菊花型帽傘藻,B正確;
C、沃森和克里克用模型建構的方法提出DNA雙螺旋結構模型,C正確;
D、科學家用同位素標記和密度梯度離心證明了半保留復制,用差速離心的方法分離各種細胞器,D錯誤.
故選:D.
點評:本題考查生物學上實驗方法的有關知識,意在考查考生理解生物學方法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以下表示動物利用食物的過程,正確的分析是( 。
A、動物糞便中的能量包含在③中
B、哺乳動物的③/①值一般為10%~20%
C、提高圈養(yǎng)動物生長量一般需降低③/②值
D、④用于動物生長、發(fā)育和繁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如圖表示某生物細胞有絲分裂過程中核DNA含量變化過程,仔細分析圖中曲線變化,并回答:

(1)圖B中有
 
個染色單體.該生物體細胞中含有
 
條染色體.
(2)圖B表示的分裂時期相當于圖A中
 
段,正常情況下①和②兩條染色體上的遺傳物質(zhì)是否相同?
 

(3)現(xiàn)要觀察該生物的染色體數(shù)目和形態(tài),應選擇圖A中
 
段所對應得細胞.
(4)B圖中紡錘體的形成與細胞器
 
有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如圖是無子西瓜的培育流程簡圖,依據(jù)圖解和所學生物學知識,判斷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秋水仙素的作用是抑制有絲分裂前期紡錘體的形成,從而影響著絲點的分裂,導致多倍體形成
B、四倍體植株所結的西瓜,果皮細胞內(nèi)含有4個染色體組
C、三倍體母本雖然授以二倍體父本的花粉,卻無法形成正常的卵子
D、無子番茄、無子辣椒的繁育過程與無子西瓜的繁育過程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一個群落中除了分解者以外的生物的細胞都具有生物膜系統(tǒng)
B、在葉肉細胞中,細胞質(zhì)基質(zhì)、線粒體基質(zhì)、葉綠體基質(zhì)都能生成ATP
C、維生素D和膽固醇屬于脂質(zhì),可以被蘇丹Ⅳ染液染成紅色
D、內(nèi)質(zhì)網(wǎng)膜與高爾基體膜、高爾基體膜與細胞膜可以通過囊泡發(fā)生轉(zhuǎn)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下列關于生物變異類型的敘述,錯誤的是( 。
A、同源染色體之間交叉互換部分片段引起的變異是基因重組
B、γ線處理使染色體上數(shù)個基因丟失引起的變異屬于基因突變
C、單倍體育種過程中發(fā)生的變異類型沒有基因突變
D、用秋水仙素處理二倍體幼苗獲得四倍體的變異類型是染色體變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基因型為AaBb動物,在其形成精子的過程中,基因B和B分開發(fā)生在( 。
A、精原細胞形成初級精母細胞的過程中
B、初級精母細胞形成次級精母細胞過程中
C、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后期
D、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后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下列哪項生理過程不是分泌蛋白質(zhì)( 。
A、唾液腺細胞分泌唾液
B、胰島細胞分泌胰島素
C、腸腺細胞分泌腸液
D、汗腺細胞分泌汗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下圖表示葡萄糖跨膜轉(zhuǎn)運的過程,圖中④處的雙向箭頭表示葡萄糖能與內(nèi)部位點結合或分離,且當結合時,外部結合位點無法再結合葡萄糖分子,以下分析正確的是( 。
A、該膜中的載體蛋白質(zhì)也能轉(zhuǎn)運氨基酸
B、該膜可能是人的紅細胞膜
C、該方式發(fā)生在被轉(zhuǎn)運物質(zhì)從低濃度到高濃度轉(zhuǎn)運時
D、線粒體與該過程有關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