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人體的T淋巴細胞分為兩類:CD4+T細胞和CD8+T細胞。CD4+T細胞能促進B淋巴細胞的增殖與分化;成熟的CD8+T細胞受抗原刺激活化,活化的CD8+T細胞可以使靶細胞裂解死亡,同時CD8+T細胞自身也會因此而凋亡。艾滋病病毒(HIV)主要攻擊人體的CD4+T細胞,在該細胞中增殖,CD4+T細胞數(shù)量不足的情況下,CD8+T細胞不能完全發(fā)育成熟。

(1)CD8+T細胞抑制HIV的過程屬于特異性免疫中的_________________

(2)在HIV感染者體內(nèi),當抗原數(shù)量下降時,活化的CD8+T細胞的數(shù)量會______________。

(3)雖然HIV主要攻擊人體的CD4+T細胞,但HIV最終會使人體的免疫能力幾乎完全喪失,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HTV的遺傳物質(zhì)還能不斷地____________,導致HIV能逃脫人體免疫系統(tǒng)對它的識別,使得免疫系統(tǒng)對HIV的控制變得更困難。

【答案】 細胞免疫 下降 由于CD4+T細胞數(shù)量下降,成熟的T細胞數(shù)量減少,導致細胞免疫減弱;同時,CD4+T細胞數(shù)量下降,影響B(tài)細胞的增殖與分化,使體液免疫能力減弱,綜上,HIV最終導致人體的免疫調(diào)節(jié)能力幾乎完全喪失 變異(基因突變)

【解析】試題分析:根據(jù)題意中兩類T淋巴細胞的作用可知,CD4+T細胞就是參與體液免疫的T細胞,可分泌淋巴因子,促進受刺激的B增殖分化,產(chǎn)生漿細胞和少量記憶細胞,CD8+T細胞就是參與細胞免疫的T細胞,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為效應T細胞,與靶細胞接觸,引起靶細胞裂解死亡CD4+T細胞分泌的淋巴因子除有促進B淋巴細胞增殖分化外,還有促進參與細胞免疫的CD8+T細胞成熟的作用,所以HIV破壞T細胞,會導致兩類特異性免疫功能大大降低。

(1)特異性免疫包括體液免疫(例如B細胞分泌抗體,抗體通過體液運輸至靶細胞進行作戰(zhàn))和細胞免疫(例如T細胞直接接觸靶細胞使靶細胞裂解死亡),CD8+T細胞被抗原刺激活化后可以使靶細胞裂解死亡屬于細胞免疫。

(2)成熟的CD8+T細胞需要抗原刺激才能活化,所以抗原數(shù)量下降會導致活化的CD8+T細胞數(shù)量下降。

(3)由題干可知,一方面CD4+T細胞能促進B淋巴細胞的增殖與分化,影響體液免疫;另一方面CD4+T數(shù)量不足,會使CD8+T不能完全發(fā)育成熟,影響細胞免疫;綜上所述,HIV最終導致人體的免疫調(diào)節(jié)能力幾乎完全喪失。

(4)病毒基因突變后,可能導致人體免疫系統(tǒng)的特異性識別細胞不能繼續(xù)與病毒抗原特異性結合進行識別消滅,導致其逃脫免疫系統(tǒng)的控制。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植物生長素作用及其應用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

A.成熟細胞比幼嫩細胞對生長素更為敏感

B.頂端優(yōu)勢能夠說明生長素作用的兩重性

C.適宜莖生長的一定濃度的生長素往往抑制根的生長

D.可利用生長素類似物防止落花落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科學家探究“DNA是遺傳物質(zhì)實驗的敘述,正確的是

A.分別給小鼠注射R型活細菌和加熱殺死的S型細菌,小鼠均不死亡

B.用含35S標記的噬菌體侵染細菌,子代噬菌體中也有35S標記

C.用煙草花葉病毒核心部分感染煙草,可證明DNA是遺傳物質(zhì)

D.用含32P標記的噬菌體侵染細菌,離心后上清液中具有較強的放射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高等動物神經(jīng)、體液調(diào)節(jié)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 在體溫調(diào)節(jié)中,人的體溫調(diào)節(jié)和感覺中樞位于下丘腦

B. 突觸小體上的突觸前膜能通過主動運輸將突觸小泡分泌到突觸間隙

C. 興奮在神經(jīng)纖維上傳導的速度比興奮在神經(jīng)元之間的傳遞速度慢

D. 血糖調(diào)節(jié)中,胰島素的作用結果會反過來影響胰島素的分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內(nèi)環(huán)境穩(wěn)態(tài)是機體進行正常生命活動的必要條件。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 滲透壓的穩(wěn)定遭到破壞,必然會引起代謝紊亂

B. pH和溫度的穩(wěn)定,都給酶正常發(fā)揮催化作用創(chuàng)造了條件

C. 免疫系統(tǒng)識別并清除異物、外來病原微生物也是維持內(nèi)環(huán)境穩(wěn)態(tài)的機制

D. 內(nèi)環(huán)境穩(wěn)態(tài)是在神經(jīng)和體液調(diào)節(jié)的共同作用下維持的,體液調(diào)節(jié)占主導地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裸巖群落演替的一般過程是( )

A. 裸巖形成→生物侵入、定居及繁殖→環(huán)境變化→物種競爭→群落穩(wěn)定和平衡

B. 環(huán)境變化→裸巖形成→生物侵入、定居及繁殖→物種競爭→群落穩(wěn)定和平衡

C. 裸巖形成→生物侵入、定居及繁殖→物種競爭→環(huán)境變化→群落穩(wěn)定和平衡

D. 環(huán)境變化→裸巖形成→物種競爭→生物侵入、定居及繁殖→群落穩(wěn)定和平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結構中可能含有等位基因的是

①一個四分體

②兩條姐妹染色單體

③一個DNA分子的兩條脫氧核苷酸鏈

④一對同源染色體

⑤兩條非同源染色體

A. ①②③ B. ①④ C. ①②④⑤ D. ①③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實驗小組以番茄為材料開展了多項研究。下表為大棚番茄在不同環(huán)境條件下測得的CO2吸收(﹢)或釋放(-)的速率(mg/h)。

組別

實驗條件

20℃

30℃

35℃

40℃

黑暗

-10

-18

-34

-40

弱光,CO2濃度為0.03%

0

-8

-24

-33

全光照的50%,CO2濃度為0.03%

+5

0

-16

-24

全光照,CO2濃度為0.03%

+8

+4

+2

+1

全光照,CO2濃度為1.00%

+20

+40

+28

+12

(1)表中大棚番茄長勢最佳的條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該條件下葉肉細胞合成ATP的場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番茄的綠葉做“光合色素的提取與分離及拓展實驗”時:

將色素提取液置于第④組的條件下_________(能/不能)產(chǎn)生氧氣;

已知葉綠素分子中的Mg2+可被H+置換。如將色素提取液用%的HCl處理一段時間后,其顏色與研磨時未加____________時的色素提取液顏色相似。

(3)在黑暗中把葉綠體的類囊體放在pH=4的溶液中,讓類囊體腔的pH下降至4,再加入ADP、Pi和pH=8的緩沖溶液,可檢測到有ATP生成。據(jù)此可推測:光反應合成ATP的原理是: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科學家在研究玉米的粒色、糯性、甜性性狀的遺傳規(guī)律時,做了如下雜交實驗。以紫冠、非糯質(zhì)、非甜質(zhì)(AABBDD)為母本,非紫冠、糯質(zhì)、甜質(zhì)(aabbdd)為父本,F(xiàn)1表現(xiàn)出紫冠、非糯質(zhì)、非甜質(zhì)(AaBbDd),讓F1自交產(chǎn)生F2,F(xiàn)2代具體表現(xiàn)如下表,請分析回答:

F2代性狀

自交后代籽粒數(shù)

紫冠、非糯質(zhì)、非甜質(zhì)

4950

紫冠、非糯質(zhì)、甜質(zhì)

1650

紫冠、糯質(zhì)、非甜質(zhì)

675

紫冠、糯質(zhì)、甜質(zhì)

225

非紫冠、非糯質(zhì)、非甜質(zhì)

675

非紫冠、非糯質(zhì)、甜質(zhì)

225

非紫冠、糯質(zhì)、非甜質(zhì)

1200

非紫冠、糯質(zhì)、甜質(zhì)

400

(1)研究過程中發(fā)現(xiàn),玉米種植區(qū)有些玉米早熟、生長整齊而高大、果穗大、籽粒多。由此分析,這些植株最可能是_________。

A.單倍體 B.三倍體 C.雜交種

(2)已知籽粒顏色是由細胞中的色素決定的,但該色素不是蛋白質(zhì),那么從基因控制形狀的角度分析,籽粒的紫色是通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途徑實現(xiàn)的。

(3)根據(jù)上表,玉米的粒色和甜性的遺傳_________(填“符合”或“不符合”)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讓F2中紫冠非甜質(zhì)性狀的個體間自由交配,后代中紫冠甜質(zhì)性狀個體所占的比例為_____________

(4)由于玉米含賴氨酸較少,科學家采用了___________技術,將富含賴氨酸的蛋白質(zhì)編碼基因?qū)胗衩左w內(nèi),在玉米植株內(nèi)成功表達的標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