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生物 > 題目詳情
10.下列實驗與其所用試劑搭配錯誤的是( 。
A.在觀察植物細胞有絲分裂實驗中,使用醋酸洋紅溶液使染色體著色
B.在提取葉綠體色素實驗中,使用無水乙醇提取色素
C.觀察線粒體在細胞中分布的實驗中,染色液為健那綠
D.在蛋白質的鑒定實驗中,使用蘇丹Ⅲ染液鑒定蛋白質

分析 1、染色體能被龍膽紫等堿性染料染成深色;
2、綠葉中色素的提取和分離實驗中,提取色素時需要加入無水乙醇(溶解色素)、石英砂(使研磨更充分)和碳酸鈣(防止色素被破壞).
3、線粒體普遍存在于動物細胞和植物細胞中,健那綠染液能使活細胞中的線粒體呈現(xiàn)藍綠色.
4、檢測蛋白質時,用雙縮脲試劑,檢測脂肪時用蘇丹Ⅲ染液.

解答 解:A、染色體易被堿性染料(如龍膽紫、醋酸洋紅)染成深色,A正確;
B、綠葉中色素的提取和分離實驗中,提取色素時需要加入無水乙醇(溶解色素),B正確;
C、健那綠染液能使活細胞中的線粒體呈現(xiàn)藍綠色,C正確;
D、在蛋白質鑒定實驗中,用雙縮脲試劑,使用蘇丹Ⅲ染液鑒定脂肪,D錯誤.
故選:D.

點評 本題考查觀察細胞有絲分裂實驗、綠葉體中色素的提取和分離實驗、觀察線粒體和葉綠體、檢測蛋白質的實驗,對于此類試題,需要考生注意的細節(jié)較多,如實驗的原理、實驗采用的試劑及試劑的作用、實驗現(xiàn)象等,需要考生在平時的學習過程中注意積累.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大腸桿菌是人和動物腸道中普遍存在的一種兼性厭氧菌,在無氧條件下,大腸桿菌通過發(fā)酵能將葡萄糖轉變?yōu)槎喾N有機酸并產生CO2等氣體.某研究機構使用“濾膜法”對受污染的河流水體進行了大腸桿菌活菌數目的測定.請回答:
(1)研究人員向葡萄糖蛋白胨培養(yǎng)液中加入適量的溴麝香草酚藍水溶液的條件下培養(yǎng)一段時間后可觀察到溶液顏色的變化為由藍變綠再變黃,并且在倒置的小管中出現(xiàn)氣泡.
(2)測定大腸桿菌活菌數目時,需制備牛肉膏蛋白胨固體培養(yǎng)基,該培養(yǎng)基中為細菌提供氮源的物質是牛肉膏和蛋白胨.為了鑒別大腸桿菌菌落,可向培養(yǎng)基中加入伊紅美藍作為指示劑.
(3)為了便于統(tǒng)計污染嚴重的水體中活菌的數目,需將水樣進行適當稀釋,例如取水樣1mL加入無菌水99mL制備稀釋倍數為102的稀釋液,并照此依次制備更高倍數的稀釋液.每個稀釋倍數的菌液取10mL進行過濾,然后將濾膜放置在培養(yǎng)基上.為了防止雜菌污染,稀釋、過濾和旋轉濾膜等操作都應該在酒精燈火焰附近進行.
(4)將放有濾膜的平板置于適宜條件下培養(yǎng),每隔12h統(tǒng)計一次菌落數目,應選取菌落數目穩(wěn)定時的記錄作為結果.如果經過培養(yǎng)后稀釋倍數為102的4個平板上菌落數分別為43、47、42、48(4個平板上接種的稀釋液均為0.1mL),那么每升河水中約含大腸桿菌4.5×107 個.用這種方法測定的細菌數量比實際活菌數量要少,這是因為當兩個或多個細胞連在一起時,平板上觀察到的是一個菌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4.如圖是DNA片段的平面結構模式圖,請據圖回答:
(1)DNA分子的基本單位是脫氧核苷酸,請寫出其內部結構4、5、6所代表的物質名稱:[4]胸腺嘧啶、[5]脫氧核糖、[6]磷酸.
(2)DNA分子兩條鏈上的堿基通過氫鍵連接而成對存在,其配對方式為A-T,G-C,[1]為胞嘧啶(C),[2]為腺嘌呤(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9.如圖是某高等動物細胞分裂(示部分染色體)示意圖,有關判斷正確的是( 。
A.甲圖所示細胞分裂后能形成基因型為AD的卵細胞
B.乙圖所示細胞分裂不一定是減數分裂
C.甲、乙兩圖所示細胞中的染色單體數分別是8條和0條
D.甲、乙兩圖所示細胞中都有2個染色體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5.如圖為某種遺傳病的遺傳系譜圖.請據圖回答(顯性基因用A表示,隱性基因用a表示):

(1)該病是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的隱性遺傳。
(2)Ⅰ3的基因型是Aa.
(3)若Ⅱ9為雜合子的概率是$\frac{2}{3}$,他和一個表現(xiàn)型正常的女性攜帶者結婚,則他們生一個患病男孩的概率是$\frac{1}{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5.美國耶魯大學的瑪戈特和彼得斯進行了一個老鼠生命組合的實驗.他們把第三次卵裂的黑、白、黃鼠(其配子都含15條染色體)的各一個胚胎提取而制成了一個“24胞組合胚胎”,再經過胚胎移植后,不久一只身披三色皮毛的組合鼠就問世了.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 。
A.“24胞組合胚”細胞進行有絲分裂中期赤道板上排列90條染色體
B.若黑、白、黃毛性狀由一對等位基因控制,則“組合鼠”同時具備三種基因型
C.“組合鼠”有氧呼吸第二階段在細胞質基質中進行
D.“組合鼠”是一個新物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下面兩幅圖分別是單克隆抗體制備過程和克隆羊培育過程示意圖,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甲和圖乙所示的過程中,都必須用到的動物細胞工程技術手段是動物細胞培養(yǎng).
(2)圖甲中②過程常在聚乙二醇(或滅活的病毒,物理方法如離心、振動、電刺激也可)誘導下完成,④過程與體外培養(yǎng)相比,其優(yōu)點是不需特定的培基,不需嚴格的外界環(huán)境條件.
(3)單克隆抗體能定向攻擊癌細胞,主要是利用其特異性.
(4)若不考慮環(huán)境因素影響,克隆羊的性狀全部像白面綿羊嗎?不是.原因是卵細胞細胞質的遺傳物質也能控制某些性狀.
(5)圖乙過程的技術具有多種用途,但是不能D
A.有選擇地繁殖某一性別的家畜          B.繁殖家畜中的優(yōu)良個體
C.用于保存物種                      D.改變動物的核基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9.飼養(yǎng)動物常用的植物飼料中含有難溶的植酸鈣等物質,很難被動物吸收利用,還影響對其他營養(yǎng)物質的利用.若在飼料中添加植酸酶,則能催化其水解成為可以吸收利用的磷酸鹽等.以下是科研人員從作物根部土壤中分離產植酸酶的菌株的過程示意圖.

請分析作答.
(1)培養(yǎng)基中除了添加植酸鈣以外,應含有碳源、氮源、水、無機鹽等基本營養(yǎng)物質.
(2)為防止雜菌污染,要對培養(yǎng)基和培養(yǎng)皿等進行(高壓蒸汽)滅菌,而且須將接種后的培養(yǎng)皿呈倒置狀態(tài)放置.
(3)接種以前進行的一系列操作,目的是在培養(yǎng)皿表面形成單個菌落.根據土壤樣品的稀釋倍數和接種稀釋液的體積,統(tǒng)計平板上的菌落數就能大致推測出樣品中的活菌數.
(4)由于植酸鈣的不溶解性,使培養(yǎng)基中形成白色渾濁.產植酸酶的菌株會水解植酸鈣,菌落的周圍將形成透明的區(qū)域,根據透明區(qū)域的有無,可初步判斷該菌是否產植酸酶.實驗結果顯示A~E五種菌株中,E是產植酸酶的理想菌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0.沼蝦(青蝦)是我國淡水蝦類中個體較大的一種,在我國廣泛分布于南北各地的江海湖泊之中,也常出現(xiàn)于低鹽度的河口.某研究性學習小組以青蝦為材料探究沼蝦的變色是否與眼柄中神經細胞的分泌物有關.(提示:沼蝦的生理變色是指個體體色對環(huán)境的適應性顏色反應,這是由色素細胞中的色素顆粒的分散與集中決定的;紅色色素細胞是調節(jié)沼蝦體色的主要細胞色素,受光照刺激,沼蝦將產生分泌物.借助顯微鏡我們可以看到細胞中色素分布的變化.明亮和黑暗是兩種對比突出而又極為簡單的環(huán)境背景.在明亮處沼蝦體色淺,在黑暗處體色深.)
材料用具:沼蝦、剪刀、光照后眼柄的提取液、燈光、暗室、玻璃水槽、注射器等.
實驗步驟:
第一步:將黑暗環(huán)境中的沼蝦分成兩組,分別置于光照和黑暗環(huán)境中,3h后取出.先用肉眼觀察體色變化.
第二步:說明沼蝦的變色是否與眼柄有關.具體做法是:將黑暗中的沼蝦剪去眼柄,分成A、B兩組,分別置于光照和黑暗環(huán)境中,3h后取出..先用肉眼觀察體色變化,記錄結果.
實驗預期及結論是1、若A、B兩組處理后均為無體色變化,說明變色與眼柄有關
2、若A、B兩組處理后,現(xiàn)象與第一步相同,說明變色與眼柄無關..
第三步:若上一步說明沼蝦的變色與眼柄有關,則繼續(xù)說明沼蝦的變色是否與眼柄中神經細胞的分泌物有關,具體做法是:將黑暗中的沼蝦剪去眼柄,分成A、B兩組,分別注入等量的經光照后眼柄的提取液、生理鹽水..
觀察體色變化,記錄結果.
實驗預期及結論是1、若A、B兩組處理后都不變色,說明變色與眼柄中的神經細胞的分泌物無關;
2、若A變色而B不變色,說明變色與眼柄中的神經細胞的分泌物有關..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