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組成生物體的氨基酸和蛋白質的敘述,正確的是( �。�
A、不同氨基酸之間的差異是由碳元素多少決定的
B、氨基酸和蛋白質都是細胞代謝的主要能源物質
C、蛋白質肽鏈的折疊被解開時,其特定功能不發(fā)生改變
D、由m條肽鏈、n個氨基酸組成的蛋白質至少有n-m個肽鍵
考點:蛋白質的結構和功能的綜合
專題:
分析:1、蛋白質的基本單位:氨基酸約20種.結構特點:每種氨基酸都至少含有一個氨基和一個羧基,并且他們都連結在同一個碳原子上.
2、人體可以自己合成,不必靠食物補充,我們稱為非必需氨基酸.
解答: 解:A、氨基酸的基本結構包括一個氨基和一個羧基,并且氨基和羧基連在同一個碳原子上,這個碳原子同時還連接一個氫和一個R基團,不同氨基酸之間的差異是R基團決定的,A錯誤;
B、細胞代謝的主要能源物質是糖類,蛋白質在細胞中有結構蛋白、調節(jié)、催化、免疫、運輸?shù)茸饔茫珺錯誤;
C、肽鏈的盤曲和折疊構成具有一定空間結構的蛋白質,不同結構的蛋白質,具有不同的功能,因此蛋白質肽鏈的盤曲和折疊被解開時,其功能也發(fā)生改變,C錯誤;
D、由m條肽鏈、n個氨基酸組成的蛋白質至少有n-m個肽鍵.D正確.
故選:D.
點評:本題考查蛋白質的結構和功能的綜合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和判斷能力,運用所學知識綜合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細胞質內的遺傳物質有DNA和RNA.
 
.(判斷對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是指( �。�
A、遺傳物質的主要載體是染色體
B、DNA大部分在染色體上
C、大多數(shù)生物的遺傳物質是DNA
D、染色體在遺傳上起主要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將玉米葉肉細胞放于KCl溶液中,一段時間后發(fā)生了質壁分離.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質壁分離的原因是細胞壁沒有伸縮性
B、此溶液濃度小于細胞液濃度
C、此細胞是活細胞
D、細胞膜、液泡膜及細胞液構成的原生質層具有選擇透過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在檢測下列物質時所選用的實驗材料、試劑和反應現(xiàn)象都正確的是( �。�
選項檢測物質實驗材料試劑反應現(xiàn)象
A還原糖胡蘿卜斐林試劑磚紅色沉淀
B蛋白質豆?jié){雙縮脲試劑藍色
C脂肪花生子葉蘇丹Ⅲ染液橘黃色
D淀粉花生子葉碘液紅色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下列關于氨基酸和蛋白質的敘述,錯誤的是(  )
A、亮氨酸的R基是,則它的分子式是C6H13O2N
B、分子式為C63H105O45N17S2的多肽化合物中,最多含有的肽鍵數(shù)目是16個
C、兩個氨基酸脫水縮合過程中失去的H2O中的氫來源于氨基和羧基中的氫
D、10個氨基酸構成的多肽有9個-CO-NH-,稱為九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用二倍體西瓜為親本,培育“三倍體無籽西瓜”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第一年的植株中,染色體組數(shù)可存在2、3、4、5個染色體組
B、第二年的植株中沒有同源染色體
C、第一年結的西瓜其種皮、胚、胚乳的染色體組數(shù)不同,均是當年雜交的結果
D、第二年的植株中用三倍體做母本,與二倍體的父本產(chǎn)生的精子受精后,得不育的三倍體西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在有關神經(jīng)調節(jié)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A、狗在聽到鈴聲后分泌唾液這一反射活動中,運動(傳出)神經(jīng)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體一起構成效應器
B、在人體反射活動過程中,神經(jīng)元膜內電荷移動的方向與膜外電荷移動的方向相反
C、下丘腦是調節(jié)機體活動的最高級中樞
D、體內多種內分泌腺直接或間接地受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調節(ji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近年來,太湖流域水體富營養(yǎng)化嚴重,水體發(fā)綠發(fā)臭時有發(fā)生,對漁業(yè)和居民生活用水構成嚴重威脅.請回答:
(1)太湖水質惡化主要是由藍藻引起的.從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營養(yǎng)結構看,藍藻屬于
 
.為解決太湖水發(fā)綠問題,有人建議水體發(fā)綠時投放一定量魚苗.常見魚類的食性如下:
類別青魚鰱魚鳙魚鯉魚
食性螺獅浮游植物浮游動物雜食
你認為最適宜投放的魚類是
 

(2)從生物防治的角度看,還應該在太湖中放養(yǎng)其他有經(jīng)濟價值的水生生物(如蝦、蟹等),你認為這樣做的生態(tài)學意義是
 

(3)養(yǎng)魚的池塘經(jīng)常接納含有農藥的農田水,但是在一般情況下,池塘的生態(tài)平衡不會遭到破壞,其主要原因是
 

(4)下表是對太湖生態(tài)系統(tǒng)營養(yǎng)級和能量流動情況的調查結果,表中A、B、C、D分別表示不同的營養(yǎng)級,E為分解者.Pg表示生物同化作用固定能量的總量,Pn表示生物體貯存的能量(Pn=Pg-R),R表示生物呼吸消耗的能量(單位:102千焦/m2/年).則該生態(tài)系統(tǒng)中能量從第二營養(yǎng)級傳遞到第三營養(yǎng)級的效率是
 

ABCDE
Pg15.9870.70.9141.0211.5
Pn2.8369.40.361.920.1
R13.1501.30.679.1191.4
(5)有人認為太湖流域水體富營養(yǎng)化的原因與水質中富含N、P等礦質元素有關.為了證明水體富營養(yǎng)化是由氮和磷引起的,因此設計了下面實驗:
從泛著綠色的池塘中取水,并進行如下處理:
A.靜置4小時,倒去上清液,留下藻類,加清水.如此重復3次;
B.再加水至1000mL,混勻后分裝于甲、乙、丙、丁四個燒杯中;
C.在甲燒杯中加0.3g洗衣粉(含P);在乙燒杯中
 
;在丙燒杯中加0.15g洗衣粉和0.15g尿素;丁燒杯中
 
;
D.將甲、乙、丙、丁四個燒杯置于向陽的窗臺上培養(yǎng)5天,取得水樣.
請補充完整以上實驗過程,并回答以下問題:
①(A)處理的目的是
 

②你預計甲、乙、丙、丁四個燒杯中藻類密度最大的是
 
,理由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