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藥理研究,一種茅草的根內(nèi)含有降血糖的因子及多種有益于健康的成分,某公司將它開發(fā)成一種保健飲料.該產(chǎn)品是否適用于糖尿病患者,生物學興趣小組的同學以此作為研究課題.請你完成下面的實驗鑒定報告.
(1)實驗目的:鑒定一種茅草的根是否含有還原性糖和淀粉.
(2)實驗原理:還原性糖可用
 
試劑,淀粉可用
 
來檢測.
(3)實驗器材:一種茅草根、所需試劑、研缽、燒杯、試管、沙布、漏斗、酒精燈、試管夾、火柴、滴管等.
(4)實驗步驟:
①用研缽將一種茅草根磨碎,過濾,取其濾液.
②取A、B兩支試管,各加入2mL濾液
③往A試管中加入
 
,搖勻,放入盛有50℃-60℃溫水的大燒杯中加熱約2min,觀察試管中的顏色變化
④往B試管中加入
 
,觀察試管中的顏色變化.
(5)可能出現(xiàn)的實驗現(xiàn)象及分析
①如果A試管出現(xiàn)磚紅色沉淀,說明這種茅草的根含有還原性糖;如果A試管沒有磚紅色沉淀,說明這種茅草的根不含還原性糖;
 
考點:檢測還原糖的實驗
專題:
分析:生物組織中化合物的鑒定:(1)斐林試劑可用于鑒定還原糖,在水浴加熱的條件下,溶液的顏色變化為磚紅色(沉淀).斐林試劑只能檢驗生物組織中還原糖(如葡萄糖、麥芽糖、果糖)存在與否,而不能鑒定非還原性糖(如淀粉).(2)淀粉遇碘液變藍色.
解答: 解:(2)實驗原理:還原性糖可用斐林試劑鑒定,淀粉可用碘液檢測.
(4)實驗步驟:①用研缽將一種茅草根磨碎,過濾,取其濾液.
②取A、B兩支試管,各加入2mL濾液.
③往A試管中加入2mL現(xiàn)配制的斐林試劑,搖勻,放入盛有50℃~60℃溫水的大燒杯中加熱約2min.觀察試管中的顏色變化.
④往B試管中加入2滴碘液,觀察試管中的顏色變化.
(5)實驗現(xiàn)象及分析:⑤如果A試管出現(xiàn)磚紅色沉淀,說明這種茅草的根含有還原性糖;否則說明這種茅草的根不含還原性糖;
⑥如果B試管出現(xiàn)藍色,說明這種茅草的根含有淀粉;否則說明這種茅草的根不含淀粉.
故答案為:
(2)斐林 碘液
(4)2mL現(xiàn)配制的斐林試劑    2滴碘液
(5)如果B試管出現(xiàn)藍紫色,說明這種茅草的根含有淀粉;否則說明這種茅草的根不含淀粉
點評:本題考查糖類等有機物鑒定的實驗,意在考查學生能獨立完成“生物知識內(nèi)容表”所列的生物實驗,理解實驗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驟,掌握相關的操作技能,能將這些實驗涉及的方法和技能進行綜合運用;并對實驗現(xiàn)象和結果進行解釋、分析、處理.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基因型為YyRr(兩對基因獨立遺傳)的個體自交,后代中至少有一對基因顯性純合的概率是(  )
A、
4
16
B、
5
16
C、
7
16
D、
9
1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科學家將一些作物的種子搭載人造地球衛(wèi)星進入太空,經(jīng)過宇宙射線、高度真空和微重力等因素的綜合作用,使種子發(fā)生變化,從而培養(yǎng)出優(yōu)質(zhì)高產(chǎn)的新品種.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
A、這項工作可以誘發(fā)種子變異
B、從太空帶回的種子大多是優(yōu)良種子
C、從太空帶回的種子都變成了多倍體
D、從太空帶回的種子還需進行選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有關現(xiàn)代進化理論的敘述錯誤的是(  )
A、種群是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
B、物種形成的三個基本環(huán)節(jié)是突變、基因重組和隔離
C、自然選擇決定生物的進化方向
D、生物進化的實質(zhì)在于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如圖是細胞有絲分裂圖.請據(jù)圖回答

(1)從圖可以看出這是
 
細胞的有絲分裂.(填動物或植物)
(2)寫出分裂期的細胞進行分裂的順序:
 
.(用字母表示)
(3)圖
 
表示細胞分裂間期,此時細胞核中發(fā)生的分子水平的主要變化是完成
 

(4)圖a是分裂的
 
期,此時細胞中有
 
條染色體,
 
個DNA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如圖表示一分子的胰島素原在高爾基體內(nèi)切去甲肽(圖中箭頭表示切點)后,可轉(zhuǎn)變成由α、β兩條肽鏈構成的有活性的胰島素(圖中數(shù)字表示氨基酸序號).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胰島素分子至少含有兩個游離的氨基和兩個游離的羧基
B、高爾基體加快氨基酸的脫水縮合,并參與肽鏈的剪切加工
C、胰島素含有50個肽鍵,可與雙縮脲試劑產(chǎn)生紫色反應
D、沸水浴時肽鍵斷裂導致胰島素生物活性的喪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的主要區(qū)別是( 。
A、細胞直徑大小不同
B、細胞膜的化學組成不同
C、有無以核膜為界限的細胞核
D、細胞器的種類及復雜程度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2004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yī)學獎,授予美國科學家理查德?阿克塞爾和琳達?巴克,以表彰兩人在氣味受體和嗅覺系統(tǒng)組織方式研究中做出的貢獻.如圖為嗅覺受體細胞膜的模式圖,下列有關對該圖描述中錯誤的是( 。
A、A為蛋白質(zhì)分子,可作為氣味受體
B、C為多肽,其基本單位是氨基酸
C、A具有特異性最終是由遺傳性決定的
D、B為磷脂雙分子層,為受體細胞膜的基本支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如圖所示的圖解表示構成細胞的元素、化合物,a、b、c、d代表不同的小分子物質(zhì),A、B、C代表不同的大分子物質(zhì),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物質(zhì)a是
 
,在動物細胞內(nèi),與物質(zhì)A作用最相近的物質(zhì)是
 
.若物質(zhì)A在動物、植物細胞中均可含有,并且作為細胞內(nèi)最理想的儲能物質(zhì),不僅含能量多而且體積較小,則A是
 

(2)物質(zhì)b是
 
,其分子結構的特點是
 
.若某種B分子由n個b分子(平均相對分子質(zhì)量為m)組成的2條鏈構成,則該B分子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大約為
 

(3)物質(zhì)c在人體細胞中共有
 
種,分子中
 
的不同決定了c的種類不同.
(4)物質(zhì)d是
 
,d和膽固醇、
 
都屬于固醇類物質(zhì).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