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甘薯和馬鈴薯都富含淀粉,但甘薯吃起來比馬鈴薯甜,為探究其原因,某興趣小組以甘薯和馬鈴薯塊莖為材料,在不同溫度、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處理30min后,測定還原糖含量,結果表明馬鈴薯不含還原糖,甘薯的還原糖含量見下表:

處理溫度(℃)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甘薯還原糖含量(mg/g

221

233

258

376

405

474

547

689

453

286

根據(jù)以上實驗,該興趣小組推測馬鈴薯不含還原糖是因為塊莖中不含淀粉酶,為驗證該假設正確與否,請完成以下實驗:

實驗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備選材料與用具:甘薯提取液(去淀粉和還原糖),馬鈴薯提取液(去淀粉),蘇丹Ⅲ試劑,本尼迪特試劑,雙縮脲試劑,質量分數(shù)為3%的淀粉溶液和質量分數(shù)為3%的蔗糖溶液等。

實驗步驟:

第一步:取A、B兩支試管,在A管中加入甘薯提取液,B管中加入等量的馬鈴薯提取液。

第二步:70℃水浴保溫5min后,在A、B兩支試管中各加入_____________

第三步:70℃水浴保溫5min后,在A、B兩支試管中再各加入___________。

第四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實驗結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實驗原理:①淀粉酶催化淀粉分解產(chǎn)生還原糖;②還原糖和本尼迪特試劑在沸水浴條件下生成紅黃色的氧化亞銅沉淀 第二步:等量的質量分數(shù)為3%的淀粉溶液 第三步:等量的本尼迪特試劑 第四步:在沸水浴中保溫3—5分鐘 實驗結果:A試管中出現(xiàn)紅黃色沉淀;B試管中仍為藍色

【解析】

斐林試劑是由甲液(質量濃度為0.1g/mL氫氧化鈉溶液)和乙液(質量濃度為0.05 g/mL硫酸銅溶液)組成,用于鑒定還原糖,使用時要將甲液和乙液混合均勻后再加入含樣品的試管中,且需水浴加熱。

該實驗的目的是為了探究馬鈴薯是否含有淀粉酶,原理是:①淀粉酶水解淀粉產(chǎn)生還原糖;②還原糖和本尼迪特試劑在沸水浴條件下生成紅黃色的氧化亞銅沉淀。

根據(jù)實驗提供的材料及實驗原則(對照原則和單一變量原則)完善實驗步驟:

第一步:取AB兩支試管,在A管中加入甘薯提取液,B管中加入等量的馬鈴薯提取液。

第二步:70℃水浴保溫5min后,在A、B兩支試管中各加入等量的淀粉。

第三步:70℃水浴保溫5min后,在A、B兩支試管中再各加入等量的本尼迪特試劑。

第四步:在沸水浴中保溫3-5分鐘。

實驗結果:由于甘薯提取液中含有還原糖,因此A試管出現(xiàn)紅黃色沉淀,馬鈴薯提取液不含還原糖,因此B試管中仍為藍色。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生物膜的結構與功能存在密切的聯(lián)系。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細胞的核膜、內(nèi)質網(wǎng)膜和細胞膜中都含有磷元素

B.溶酶體膜破裂后釋放出的酶會造成細胞結構的破壞

C.細胞的核膜是雙層膜結構,核孔是某些物質進出細胞核的通道

D.細胞膜能控制物質進出細胞,杜絕了環(huán)境中一切有害物質進入細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利用外源基因在受體細胞中表達可生產(chǎn)人類所需要的產(chǎn)品。下列敘述中能說明外源基因在受體細胞中成功表達的是(

A.棉花體細胞中檢測到蘇云金芽孢桿菌的Bt毒蛋白

B.大腸桿菌中檢測到人胰島素基因及其mRNA

C.山羊乳腺細胞中檢測到人生長激素DNA序列

D.酵母菌細胞中檢測到重組載體上的標記基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環(huán)境保護)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長江江豚生活在葛洲壩到長江河口、洞庭湖、鄱陽湖等水域,以小型淡水魚類、蝦、烏賊等為食,主要依靠自身聲納系統(tǒng)活動,易受噪音干擾。如今江豚瀕危,整個長江流域不足1000頭。

分析江豚瀕危的原因,并提出保護對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有關細胞中元素和化合物的敘述,正確的是(

A.脂肪分子中含H比糖類多,是主要的能源物質

B.鳥類的羽毛和人的頭發(fā)主要是由同一種蛋白質組成的

C.ATP、核酸、抗體、DNA的組成元素中都有C,H,O,N,P

D.蛋白質分子中的N主要存在于氨基中,核酸中的N主要存在于堿基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細胞分化和癌變的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生物體內(nèi)由于細胞分化,全能性表達能力降低

B.細胞分化不僅增加了細胞數(shù)量,而且增加了細胞種類

C.植物花粉細胞的分化程度低,有較強的全能性表達能力

D.正常細胞分化成癌細胞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選擇性表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達爾文考察發(fā)現(xiàn)加拉帕戈斯群島上的許多獨有物種都是從南美大陸遷徙而來,后來發(fā)生了類型轉變。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A.達爾文將上述轉變稱為“帶有變異的傳代”

B.種群中的優(yōu)勢個體將因繁殖而積累成優(yōu)勢群體

C.個體間存在的可遺傳變異是進化性變化發(fā)生的前提

D.各島嶼上物種的變化是相應基因頻率定向變化的結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諸暨白塔湖國家濕地公園為河網(wǎng)平原,四季分明,雨水較多,光照充足,湖內(nèi)島嶼眾多,河網(wǎng)交錯,呈現(xiàn)湖中有田、田中有湖、人湖共居的和諧景象,是錢塘江流域保存相對完好的濕地之一。請回答:

1)白塔湖國家濕地公園已處于群落的頂極狀態(tài),決定該群落頂極類型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該群落的能量主要沿著________________食物鏈流動。

2)白塔湖濕地公園處于食物鏈同一環(huán)節(jié)上的全部生物的總和稱為________________。蘆葦、水草、浮萍等湖內(nèi)植物在濕地存在分層現(xiàn)象,其層次性主要是由溫度和________________決定的。濕地有春季觀賞的桃花、郁金香、薰衣草、油菜花;夏季觀賞的荷花、紫薇花、水生植物;秋季觀賞的木芙蓉、月季花;冬季觀賞的水仙花、臘梅,季季有花開,呈現(xiàn)出一季一景,這體現(xiàn)了群落的________________結構。

3)白塔湖濕地的水產(chǎn)主要有鯉魚、草魚、鰱魚、鳙魚、鯽魚等,這些魚類生產(chǎn)的有機物用于________________。其中鰱魚主要以浮游植物為食,它利用初級生產(chǎn)量的效率遠高于陸生植食動物,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4)若某興趣小組計劃調查白塔湖國家濕地公園的水質,需要對采集的水樣進行溫度、pH、無機鹽、________________(答2點即可)等項目的測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不能產(chǎn)生[H]的場所是(

A.乳酸菌的細胞質基質B.水稻葉肉細胞的葉綠體基質

C.酵母菌的細胞質基質D.人體心肌細胞的線粒體基質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