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自交后代出現(xiàn)皺粒豌豆是基因重組的結(jié)果 | |
B. | 用于自交的圓粒豌豆為雜合子 | |
C. | 自交后代出現(xiàn)的圓粒豌豆為雜合子 | |
D. | R和r基因位于同一條染色體上 |
分析 根據(jù)題意分析可知:豌豆圓粒(R)對皺縮(r)為顯性,一對基因的遺傳遵循基因的分離定律.圓粒豌豆自交,后代中出現(xiàn)了皺縮豌豆,發(fā)生了性狀分離,說明用于自交的圓粒豌豆為雜合子.
解答 解:A、R、r為一對等位基因位,所以不可能發(fā)生基因重組,A錯誤;
B、用于自交的圓粒豌豆為雜合子,導致后代出現(xiàn)性狀分離,B正確;
C、自交后代出現(xiàn)的圓粒豌豆有純合子(RR),也有雜合子(Rr),C錯誤;
D、R、r基因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上,在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隨同源染色體的分離而分離,D錯誤.
故選:B.
點評 本題考查基因分離定律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和判斷能力,運用所學知識綜合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貴州省黔南州高一下期末考試生物試卷b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某島嶼引入外來物種野兔,研究人員調(diào)查了30年間野兔種群數(shù)量的變化,并據(jù)此繪制了值變化曲線(如下圖所示)。以下敘述中錯誤的是
A.第1年至第5年間野兔種群數(shù)量保持相對穩(wěn)定
B.從第10年起野兔種群數(shù)量開始下降
C.第15年野兔的數(shù)量還未達到最少
D.第20年至第30年間野兔種群數(shù)量增長率為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人體的內(nèi)環(huán)境是由①②③組成的 | |
B. | 體液②中含有胰島素、血漿蛋白、CO2、血紅蛋白等物質(zhì) | |
C. | 圖中③④構(gòu)成了肝細胞生存的直接內(nèi)環(huán)境 | |
D. | 腎上腺、甲狀腺、唾液腺產(chǎn)生的分泌物均直接排放到②中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分離葉綠體中的色素時,不同色素隨層析液在濾紙上的擴散速度不同 | |
B. | 在葉綠體色素提取實驗中,研磨綠葉時應加適量有機溶劑,如無水乙醇 | |
C. | 要檢測豆?jié){中是否含有蛋白質(zhì),應加入雙縮脲試劑并在水浴加熱條件下檢測 | |
D. | 用吡羅紅甲基綠染色可使人口腔上皮細胞的細胞核呈綠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格里菲思的肺炎雙球菌轉(zhuǎn)化實驗沒有具體證明哪一種物質(zhì)是遺傳物質(zhì) | |
B. | 艾弗里等人的肺炎雙球菌轉(zhuǎn)化實驗和赫爾希、蔡斯的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在設計思路上共同點是設法把DNA與蛋白質(zhì)分開,研究各自的效應 | |
C. | 赫爾希、蔡斯的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證明DNA是T2噬菌體的遺傳物質(zhì) | |
D. | 用35S和32P標記同一噬菌體,可證明進入大腸桿菌體內(nèi)的是噬菌體的DN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ATP主要來源于細胞呼吸 | |
B. | 為滿足對能量的需求,肌細胞中儲存大量的ATP | |
C. | ATP中遠離A的高能磷酸鍵所含能量較少,所以易斷裂 | |
D. | 細胞內(nèi)ATP與ADP相互轉(zhuǎn)化的能量供應機制,是生物界共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神經(jīng)細胞和肌肉細胞內(nèi)的mRNA種類大多相同 | |
B. | 心肌細胞和甲狀腺細胞膜上的糖蛋白基本相同 | |
C. | 衰老細胞內(nèi)色素積累會妨礙細胞內(nèi)物質(zhì)的交流和傳遞 | |
D. | 致癌病毒誘導癌變主要是因為病毒中含有病毒癌基因及有關的致癌核酸序列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蝗蟲精母細胞永久裝片是觀察有絲分裂的最佳選擇 | |
B. | 在探究酵母菌細胞呼吸的方式實驗中,培養(yǎng)液內(nèi)的溶氧量是無關變量 | |
C. | 魯賓和卡門用同位素標記法證明了光合作用釋放的氧全部來自水 | |
D. | 在低溫誘導染色體加倍的實驗中,可觀察到染色體加倍的動態(tài)變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