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噬菌體是DNA病毒,由DNA和蛋白質組成,其沒有細胞結構,不能再培養(yǎng)基中獨立生存.
2、噬菌體侵染細菌的過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體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體的DNA;原料:細菌的化學成分)→組裝→釋放.
3、T2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步驟:分別用35S或32P標記噬菌體→噬菌體與大腸桿菌混合培養(yǎng)→噬菌體侵染未被標記的細菌→在攪拌器中攪拌,然后離心,檢測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質.
該實驗的結論:DNA是遺傳物質
解答 解:(1)噬菌體需用32P標記的大腸桿菌培養(yǎng),所以該實驗采用了放射性同位素標記法.
(2)在理論上,由于噬菌體已將自己的DNA全部注入大腸桿菌內,上清液放射性應該為0.
(3)①由于噬菌體在大腸桿菌內增殖后會釋放出來,經離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所以從噬菌體和大腸桿菌混合培養(yǎng),到用離心機分離,這一段時間如果過長,會使上清液的放射性物質含量升高.
②在實驗中,由于沒有侵入大腸桿菌的噬菌體經離心后也會分布于上清液中,所以如果有一部分噬菌體沒有侵染到大腸桿菌細胞內,也會導致實驗誤差.
(4)在實驗中,赫爾希和蔡斯同時用被35S標記的噬菌體侵染大腸桿菌,結果發(fā)現(xiàn)沉淀物中也出現(xiàn)少量放射性物質,為排除噬菌體的蛋白質外殼也是遺傳物質的可能,可進一步采取措施,即在新形成的噬菌體中檢測是否含有35S.
(5)用含35S的培養(yǎng)基培養(yǎng)大腸桿菌,然后用噬菌體侵染大腸桿菌,即可以得到含有35S標記的噬菌體.
故答案為:(1)同位素標記法(同位素示蹤法)
(2)噬菌體已將自己的DNA全部注入到大腸桿菌內
(3)①升高 噬菌體在大腸桿菌內增殖后釋放出來,經離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
②是 沒有侵入大腸桿菌的噬菌體經離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
(4)在新形成的噬菌體中檢測是否含有35S
(5)用含35S的培養(yǎng)基培養(yǎng)大腸桿菌,然后用噬菌體侵染該大腸桿菌,即可以得到含有35S標記的噬菌體
點評 本題考查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要求考生識記噬菌體的結構特點;識記噬菌體侵染細菌的過程,明確噬菌體侵染細菌時只有DNA注入細菌,而蛋白質外殼留在外面;掌握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過程、現(xiàn)象及結論.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遼寧省高三上10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圖是某二倍體動物細胞進行分裂示意圖,其中字母表示基因。據(jù)圖判斷,正確的敘述是
A.此細胞既發(fā)生了基因突變又發(fā)生了基因重組
B.據(jù)圖無法判斷該動物的性別
C.A、a與B、b兩對基因的遺傳遵循自由組合定律
D.此細胞是初級精母細胞或初級卵母細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江西省九江市高二上期中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哪項的比例不符合1:3
A.酵母菌分別在無氧呼吸和有氧呼吸情況下消耗等量C6H12O6釋放出的CO2體積比
B.AaBb與AaBB(兩對等位基因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雜交后的表現(xiàn)型之比
C.一個初級卵母細胞減數(shù)分裂后形成的卵細胞與極體數(shù)之比
D.白化病患者的正常雙親,再生下的正常孩子中,純合子與雜合子之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江西省九江市高二上期中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培育矮稈抗銹病小麥新品種的方法如下:
純種的高稈(D)抗銹。═)×純種的矮稈(d)易染銹。╰)F1雄配子幼苗選出符合要求的品種。下列有關該育種方法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過程3為單倍體育種
B.過程4必須使用生長素處理
C.過程3存在基因的自由組合
D.過程2可能發(fā)生基因突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江西省九江市高二上期中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有關基因突變和基因重組的敘述,正確的是
A.基因突變對于生物個體是利多于弊
B.基因突變產生的變異屬于可遺傳的變異
C.基因重組能產生新的基因
D.基因重組普遍發(fā)生在體細胞增殖過程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蛋白質的種類和數(shù)量 | B. | 高爾基體的數(shù)量 | ||
C. | 脫氧核苷酸的種類 | D. | 細胞器的種類和數(shù)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水生生物和陸生生物活細胞中含量最高的化合物都是水 | |
B. | 水是生命之源,一切生命活動都離不開水 | |
C. | 細胞衰老時,自由水與結合水比值會降低 | |
D. | 一般而言,抗干旱的植物,體內自由水與結合水的比值與一般植物相比要高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