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蛋白質工程的基本途徑是( �。�
A.中心法則的簡單逆轉
B.根據(jù)功能需求和理論推測確定目的基因堿基序列,并通過人工合成的方法合成或從基因庫中獲取,并加以改造,最終合成新的符合人類需求的蛋白質
C.從細胞中提取蛋白質并加以修飾,最終形成新的自然界沒有的蛋白質
D.只是對蛋白質分子結構進行分子設計和改造

分析 1、蛋白質工程指以蛋白質的結構規(guī)律及其與生物功能的關系作為基礎,通過基因修飾或基因合成,對現(xiàn)有蛋白質進行基因改造,或制造一種新的蛋白質,以滿足人類的生產(chǎn)和生活的需要.蛋白質工程是在基因工程的基礎上,延伸出來的第二代基因工程.
2、蛋白質工程的過程:(1)根據(jù)中心法則逆推以確定目的基因的堿基序列:預期蛋白質功能→設計預期的蛋白質結構→推測應有氨基酸序列→找到對應的脫氧核苷酸序列(基因).(2)最終還是回到基因工程上來解決蛋白質的合成.

解答 解:A、蛋白質工程不僅僅是中心法則的簡單逆轉,還需要對基因修飾或合成,對現(xiàn)有蛋白質進行基因改造,或制造一種新的蛋白質,A錯誤;
B、蛋白質工程指以蛋白質的結構規(guī)律及其與生物功能的關系作為基礎,通過基因修飾或基因合成,對現(xiàn)有蛋白質進行基因改造,或制造一種新的蛋白質,以滿足人類的生產(chǎn)和生活的需要,B正確;
C、蛋白質工程是指以蛋白質的結構規(guī)律及其與生物功能的關系作為基礎,通過基因修飾或基因合成,對現(xiàn)有蛋白質進行基因改造,而非從細胞中提取蛋白質并加以修飾、改造,C錯誤;
D、蛋白質工程的操作對象是基因,而不是蛋白質,D錯誤.
故選:B.

點評 本題考查蛋白質工程的相關知識,要求考生識記蛋白質工程的概念及基本途徑,能結合所學的知識準確判斷各選項,屬于考綱識記和理解層次的考查.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3.剪秋羅是一種觀賞價值和藥用價值都很高的花卉植物,為大量繁殖該植物,某校 研究性學習小組對剪秋羅的組織培養(yǎng)進行了相關的探究.
(1)植物組織培養(yǎng)常用 MS 培養(yǎng)基,該培養(yǎng)基中的蔗糖能為離休組織細胞提供碳源 和能源,同時能夠維持細胞的滲透壓.與微生物培養(yǎng)基的營養(yǎng)成分相比,誘導愈傷組織的培養(yǎng)基除了添加的糖類不同外,還應該添加添加植物激素、提供大量的無機鹽.
(2)無菌技術是植物組織培養(yǎng)的關鍵,一般使用高壓蒸汽滅菌 法對培養(yǎng)基進行滅菌;外植體消毒一般采用70%的酒精和0.1%的氯化汞溶液處理,但處理既要考慮藥劑的消毒效果,又要考慮植物的耐受能力.
(3)研究小級若要利用三種不同濃度的 6-BA(細胞分裂素類似物)溶液、三種不同濃度的 NAA(生長素類似物)溶液來研究兩者用量的比例對誘導叢芽的影響,理論上應設計9組實驗.為了繼續(xù)誘導生根,研究小組對誘導叢芽的最佳激素用量比例作了調整,他們提高了6-BA 的濃度而不改變 NAA 的濃度,然后將重新配制的兩種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溶液直接加入誘導叢芽的培養(yǎng)基中繼續(xù)培養(yǎng),但指導老師告訴他們誘導生根的措施有明顯錯誤,請你幫助他們改正:應提高NAA的濃度,重新配制培養(yǎng)基轉瓶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4.如圖所示為自然環(huán)境中生物種群數(shù)量變化曲線,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A.a到c點種群增長速率減小,種群數(shù)量增加
B.為了可持續(xù)發(fā)展,最好將池塘中的魚捕撈到b點
C.cd段波動的直接原因是遷入和遷出、出生率和死亡率變動所致
D.預測種群數(shù)量變化的主要依據(jù)來源于種群的年齡組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接種和培養(yǎng)花藥時應注意的事項全對的一組是①不損傷花藥�、趶氐兹コńz ③幼小植株形成后需要光照�、芑ㄋ庨_裂釋放出的幼小植株會分別發(fā)育成單倍體,無需分開( �。�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利用農(nóng)作物秸稈等纖維質原料生產(chǎn)的乙醇,經(jīng)加工可制成燃料乙醇,從而減少了對石油資源的依賴,如圖為生產(chǎn)燃料乙醇的簡要流程,據(jù)圖分析錯誤的一項是(  )
A.要得到微生物A,最好選擇富含纖維素的土壤采集土樣
B.圖中②過程常用的微生物B是酵母菌
C.微生物A和微生物B可利用的碳源完全相同
D.可用纖維素酶制劑代替微生物A起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填空題

8.如圖是人們通過基因工程的方法,把蘇云金芽孢桿菌中的Bt毒蛋白基因(抗蟲基因)轉入水稻細胞中,獲得抗蟲轉基因水稻的過程.請根據(jù)圖回答問題:

(1)操作過程所用的工具酶是限制酶、DNA連接酶,可以利用PCR技術在短時間內大量擴增目的基因.
(2)③操作過程(將目的基因導入植株細胞)采用最多的方法是農(nóng)桿菌轉化法,此外還有基因槍法和花粉管通道法.
(3)水稻的DNA上是否插入了Bt毒蛋白基因、Bt毒蛋白基因能否轉錄出相應的mRNA,這都需要采用DNA分子雜交技術進行檢測和鑒定.
(4)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驟是基因表達載體的構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5.用35S標記T2噬菌體浸染大腸桿菌,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噬菌體增殖時,需利用大腸桿菌的核糖體合成逆轉錄酶
B.噬菌體增殖時,遺傳信息不能由mRNA傳遞給tRNA
C.子代噬菌體不能檢測到35S,說明DNA是遺傳物質
D.若改用14C標記噬菌體,也能示蹤區(qū)分DNA和蛋白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觀察兩圖,其中圖1是圖2的局部放大.以下的據(jù)圖分析,正確的是( �。� 
A.圖中所示活動是為轉錄,這種活動只發(fā)生在細胞核中
B.圖1說明RNA合成完畢,DNA才能恢復螺旋化
C.圖1與圖2綜合說明RNA聚合酶只能使RNA分子按5′→3′方向延長
D.圖2說明DNA所有區(qū)域的兩條鏈都可以被轉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鑒定成熟梨的果肉細胞內存在還原性糖所用的試劑是斐林試劑;鑒定花生仁子葉細胞中的脂肪所用的試劑是蘇丹Ⅲ染液(或蘇丹Ⅳ染液);在鑒定黃豆細胞中存在蛋白質時常用雙縮脲試劑.在制作洋蔥根尖有絲分裂裝片實驗中解離的目的是使組織中的細胞相互分離開來,便于觀察,漂洗的目的是漂洗的目的是洗去解離液,便于染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