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生物 > 題目詳情
9.欲從腐乳中分離篩選出產蛋白酶活力高的毛霉菌株,設計了如下實驗流程:

回答下列問題:
(1)毛霉屬于真核生物.在腐乳制作中,主要利用毛霉等微生物產生的蛋白酶和脂肪酶將豆腐中的蛋白質和脂肪分解為小分子物質.
(2)步驟②進行涂布前,需將孢子懸浮液進行梯度稀釋,進行梯度稀釋的目的是增加懸浮液的稀釋度,涂布培養(yǎng)能分離到單菌落.若進行10倍稀釋,一般吸取lml懸浮液注入9ml無菌水中,混勻.
(3)孟加拉紅培養(yǎng)基常用于分離霉菌及酵母菌,在孟加拉紅培養(yǎng)基中加入氯酶素可以抑制細菌的生長.從功能上看,孟加拉紅培養(yǎng)基屬于選擇培養(yǎng)基.
(4)毛霉產生的酶能將酪蛋白分解而產生透明圈,在酪蛋白培養(yǎng)基中篩選到三個單菌落甲、乙、丙,其菌落直徑分別為3.2cm、2.8cm、2.9cm,其菌落與透明圈一起的直徑分別為3.7cm、3.5cra、3.3cm.應選擇菌落乙作為產蛋白酶活力高的毛霉候選菌.

分析 1、毛霉是一種絲狀真菌,常見于土壤、水果、蔬菜、谷物上,具有發(fā)達的白色菌絲.
2、參與腐乳制作的微生物主要是毛霉,其新陳代謝類型是異養(yǎng)需氧型.腐乳制作的原理:毛霉等微生物產生的蛋白酶能將豆腐中的蛋白質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脂肪酶可將脂肪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

解答 解:(1)毛霉是真菌,屬于真核生物.在腐乳制作中,主要利用毛霉等微生物產生的蛋白酶和脂肪酶將豆腐中的蛋白質和脂肪分解為小分子物質.
(2)步驟②進行涂布前,需將孢子懸浮液進行梯度稀釋,進行梯度稀釋的目的是增加懸浮液的稀釋度,涂布培養(yǎng)能分離到單菌落.若進行10倍稀釋,一般吸取lml懸浮液注入9ml 無菌水中,混勻.
(3)孟加拉紅培養(yǎng)基常用于分離霉菌及酵母菌,在孟加拉紅培養(yǎng)基中加入氯酶素可以抑制細菌的生長.從功能上看,孟加拉紅培養(yǎng)基屬于選擇培養(yǎng)基.
(4)毛霉產生的酶能將酪蛋白分解而產生透明圈,在酪蛋白培養(yǎng)基中篩選到三個單菌落甲、乙、丙,其菌落直徑分別為3.2cm、2.8cm、2.9cm,其菌落與透明圈一起的直徑分別為3.7cm、3.5cm、3.3cm.挑選透明圈與菌落直徑比大的菌落中的菌株用于生產,菌落甲=$\frac{3.7}{3.2}$≈1.16,菌落乙=$\frac{3.5}{2.8}$=1.25,菌落丙=$\frac{3.3}{2.9}$≈1.14.因此應選擇菌落乙作為產蛋白酶活力高的毛霉候選菌.
故答案為:
(1)真           蛋白酶和脂肪
(2)增加懸浮液的稀釋度,涂布培養(yǎng)能分離到單菌落        9ml 無菌水
(3)選擇
(4)乙

點評 本題考查腐乳的制作和微生物的培養(yǎng),對于此類試題,需要考生注意的細節(jié)較多,如實驗的原理、實驗選用的材料、實驗采用的試劑及試劑的作用、實驗現象等,需要考生在平時的學習過程中注意積累.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人類在預防與診療傳染性疾病過程中,經常使用疫苗和抗體.如圖為制備某病毒疫苗和抗體的流程圖.請據圖回答以下問題:

(1)上述流程涉及到的生物工程技術有基因工程、動物細胞培養(yǎng)、單克隆抗體制備等.
(2)過程③構建的A基因重組載體上,能使目的基因順利表達的元件是啟動子、終止子,此外還需要有標記基因便于后續(xù)的篩選.
(3)過程⑦與植物細胞相比特有的方法是滅活的病毒,在將X進行擴大培養(yǎng)之前,至少需要經過兩次篩選,其中第二次篩選的目的是篩選出能產生特定抗體的雜交瘤細胞.若要對健康人進行免疫預防,可選用圖中基因工程生產的A蛋白所制備的疫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下列與酶相關實驗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探究性實驗和驗證性實驗的實驗結果都是未知的
B.低溫能夠降低酶活性的原因是低溫破壞了酶的空間結構
C.探究淀粉酶對淀粉和蔗糖的專一性時,不能用碘液進行鑒定
D.探究溫度對酶活性的影響時,將酶與底物溶液在溫室下混合后置于不同溫度下保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0.圖甲為某生態(tài)系統的碳循環(huán)示意圖,圖乙為該生態(tài)系統的能量流動示意圖,請據圖分析回答:

(1)寫出圖甲中所包含的食物網:
(2)根據食物網判斷,若C滅絕,則D的數量會增多.
(3)碳元素從無機環(huán)境進入生物群落的生理過程是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它以含碳有機物的形式從D轉移到E.
(4)土壤小動物大多屬于圖甲中的E(用圖中字母回答),調查其豐富度常用的方法是取樣器取樣法.
(5)圖乙中的肉食動物包括圖甲中的C和D,其中a的含義為未利用的能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下列有關人體中蛋白質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血漿中蛋白質的含量會影響血漿滲透壓大小
B.細胞膜上存在著起信息傳遞作用的蛋白質
C.細胞中蛋白質和脂肪的合成需要供給氮源
D.細胞中蛋白質種類存在著差異原因是細胞中RNA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4.2017年1月《自然-通訊》發(fā)表的研究成果表明:逆轉錄病毒可能在5億年前便已進化從而使得病毒比之前的預想“老”了5倍.有關推測錯誤的是( 。
A.逆轉錄病毒是一種RNA病毒,其遺傳信息存錄在RNA上
B.逆轉錄病毒的遺傳物質可直接整合到宿主細胞基因組中
C.逆轉錄病毒在宿主細胞內的翻譯過程需3種RNA的參與
D.逆轉錄病毒能夠發(fā)生不定向的突變?yōu)槠溥M化提供原材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有關植物激素的調節(jié),不正確的是( 。
A.切去尖端的燕麥胚芽鞘在單側光照射下,既不生長也不彎曲
B.根比莖對生長素更敏感
C.致使水稻患惡苗病的物質是赤霉素
D.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不會損害人體健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如圖表示“噬菌體侵染大腸桿菌”實驗的過程,圖中親代噬菌體已用32P標記,A、C中的方框代表大腸桿菌,分別來自于錐形瓶和試管.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A.圖中錐形瓶內的培養(yǎng)液要加入含32P的無機鹽來培養(yǎng)大腸桿菌
B.圖中A少量噬菌體未侵入細菌會導致沉淀物中的放射性強度偏低
C.若親代噬菌體的DNA中含有腺嘌呤50個,3次復制需要胸腺嘧啶350個
D.C中子代噬菌體蛋白質外殼的合成,需要噬菌體的DNA和細菌的氨基酸參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浙江省金麗衢十二校聯考高三上第一次聯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用試劑鑒定某物質產生特定的顏色變化,下列對應關系正確的是( )

A.碘液﹣淀粉﹣黃色 B.雙縮脲試劑﹣多肽﹣紫色

C.蘇丹Ⅲ染液﹣油脂﹣紅色 D.本尼迪特試劑﹣蔗糖﹣紅黃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