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生物 > 題目詳情
8.研究表明,HER2/neu是一種原癌基因,它表達的H蛋白在多種惡性腫瘤特別是乳腺癌細胞中過量表達.抗H蛋白單克隆抗體能抑制過量表達H蛋白的乳腺癌細胞的生長,目前已成為有效的生物治療手段.
(1)選擇H蛋白作為單克隆抗體的作用靶點,是因為H蛋白在成年個體的正常組織中低表達(填“低表達”或“高表達”).H蛋白是一個跨膜蛋白,結構如圖所示.制備免疫小鼠用的H蛋白(抗原)時,應構建胞外區(qū)基因,轉入原核細胞表達并提純.
(2)將H蛋白注射到小鼠體內,從該小鼠的脾臟獲取B淋巴細胞與骨髓瘤細胞進行融合,使用的不同于植物體細胞雜交的誘導方法是滅活的病毒.
(3)將融合細胞在選擇性培養(yǎng)基中培養(yǎng),一段時間后培養(yǎng)基中只有雜交瘤細胞生長.將雜交瘤細胞轉到多孔培養(yǎng)板上培養(yǎng),進行抗體陽性檢測.經多次篩選,就能得到產生單克隆抗體的雜交瘤細胞,該細胞的特點是既能在體外大量增殖,又能產生抗H蛋白的抗體.
(4)將篩選得到的雜交瘤細胞,經過體外(培養(yǎng))或小鼠腹腔內培養(yǎng),獲取大量的單克隆抗體.
(5)治療乳腺癌時,可單獨使用抗H蛋白單克隆抗體,也可將該單克隆抗體與抗癌藥物結合構建“生物導彈”,殺死癌細胞.這充分體現了單克隆抗體特異性強(或“識別抗原部位專一”)的特點.

分析 1、單克隆抗體的制備過程是:對小動物注射抗原,從該動物的脾臟中獲取效應B細胞,將效應B細胞與骨髓瘤細胞融合,篩選出能產生單一抗體的雜交瘤細胞,克隆化培養(yǎng)雜交瘤細胞(體內培養(yǎng)和體外培養(yǎng)),最后獲取單克隆抗體.
2、誘導動物細胞融合的方法有:物理法(離心、振動)、化學法(聚乙二醇)、生物法(滅活的病毒).
3、雜交瘤細胞具有既能夠增殖又能產生抗體.

解答 解:(1)根據題意可知,H蛋白在多種惡性腫瘤特別是乳腺癌細胞中過量表達,因此原癌基因的表達產物H蛋白在正常組織中低表達;由于抗體主要存在于細胞外液中,因此根據H蛋白的結構圖可知,若用H蛋白制備抗原需要利用胞外區(qū)基因,由制備獲得的抗體作用于該抗原的胞外區(qū).
(2)將H蛋白注射到小鼠體內,從該小鼠的脾臟中獲取B淋巴細胞與骨髓瘤細胞進行融合;誘導植物原生質體融合的方法有物理法(離心、振動、電激等)、化學法(聚乙二醇),誘導動物細胞融合的方法有物理法、化學法和生物法(滅活的病毒),因此使用的不同于植物體細胞雜交的誘導方法是用滅活的病毒誘導.
(3)將融合細胞接種在選擇培養(yǎng)基中,從中選出雜交瘤細胞;再采用抗體陽性檢測法篩選出雜交瘤細胞,該細胞的特點是既能在體外大量增殖,又能產生抗H蛋白的抗體.
(4)將雜交瘤細胞經過體外培養(yǎng)或小鼠腹腔內培養(yǎng),獲得大量的單克隆抗體.
(5)單克隆抗體的優(yōu)點是特異性強,靈敏度高.
故答案為:
(1)低表達 胞外       
(2)脾臟 滅活的病毒
(3)選擇性 既能在體外大量增殖,又能產生抗H蛋白的抗體   
(4)體外(培養(yǎng))
(5)特異性強(或“識別抗原部位專一”)

點評 本題結合抑制癌癥的材料考查了單克隆抗體的相關知識,要求考生能夠從題干和題圖中獲取有效解題信息;識記單克隆抗體的制備過程以及細胞融合的誘導技術,識記單克隆抗體的優(yōu)點等方面的知識.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廣東普寧華僑中學高一下第一次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哪一實例能證明微量元素是生命活動所必需的( )

A.Mg是葉綠素的組成成分

B.油菜缺少B時只開花不結果

C.哺乳動物血液中Ca2+含量太低會抽搐

D.缺P會影響ATP的合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9.某小組的同學們按如表所示進行了幾個生物學實臉,請回答相關問題:
組別材料實驗條件觀察內容
A蘋果汁斐林試劑溶液的顏色反應
B人的口腔上皮細胞X染液線粒體
C哺乳動物成熟的紅細胞清水細胞吸水漲破現象
(1)上述實驗中不需要使用顯微鏡的是A組.
(2)A組的實驗目的是鑒定還原糖,實驗中材料和試劑混合后還需進行水浴加熱,可觀察到生成磚紅色沉淀.
(3)B組實驗的X染液是健那綠,顯微鏡下看到的線粒體呈藍綠色.
(4)C組實驗是體驗制備細胞膜的方法,用哺乳動物成熟的紅細胞作實驗材料的優(yōu)越性是無細胞核和眾多細胞器,可制備出比較純凈的細胞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下列各組物質所含化學元素有不相同的是( 。
A.纖維素和淀粉B.淀粉和糖原C.核糖和核酸D.脂肪和纖維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實驗題

3.穩(wěn)態(tài)是人體進行正常生命活動的必要條件,其中內環(huán)境的pH保持相對穩(wěn)定是人體穩(wěn)態(tài)的重要組成部分,血漿是人體內環(huán)境的重要成分.為探究人體血漿中是否存在著緩沖物質,試設計一個探究實驗,并完成下列問題.
(1)實驗材料用具:家兔的適量血漿、蒸餾水、預先配制的緩沖液、量筒、試管若干支.模擬人體血漿內導致pH變化的主要物質是Na2CO3、乳酸.此外,還必須以pH試紙、滴管作實驗用具.
(2)實驗步驟:
①設計A、B兩個實驗組,每組取3支試管.
②先向A組中的1~3號試管分別加入等量的蒸餾水、緩沖液、家兔血漿,再依次滴入等量乳酸,測量pH并記錄入表.
③對B組如何操作?對B組3支試管按A組操作依次加入等量的3種物質后,再滴加等量的Na2CO3
(3)結果預測:
A組1號試管pH變化明顯,2、3號試管pH變化不明顯.
B組1號試管pH變化明顯,2、3號試管pH變化不明顯.
(4)從以上兩組實驗結果的分析,可以得出的結論是蒸餾水不具有緩沖作用,為對照組;人工配制的緩沖液具有緩沖作用;動物血漿與緩沖液一樣具有緩沖作用,說明其成分中含有緩沖物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廣東普寧華僑中學高一下第一次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20種氨基酸平均相對分子質量為128,某蛋白質相對分子質量為10228,在形成該蛋白質分子時脫去水的總量為1548.那么組成該蛋白質的肽鏈數是( )

A.4條 B.6條 C.8條 D.1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山西臨汾二中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細胞學說的建立,與下列哪項方法、技術手段或理論有關( )

A 同位素標記法 B 模型法 C 顯微鏡觀察法 D 系統分析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山西臨汾二中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圖甲為滲透作用裝置吸水示意圖,圖乙表示圖甲中漏斗內液面上升的高度與時間的關系,圖丙表示成熟植物細胞在某外界溶液中的一種狀態(tài)(此時細胞有活性)。下列相關敘述中,錯誤的是 ( )

A.圖甲中的滲透作用發(fā)生需要兩個條件:有半透膜c以及a與b之間具有濃度差

B.圖乙中液面不再上升時半透膜兩側的溶液濃度不同

C.圖丙中①②③組成原生質層

D.如果丙細胞沒有細胞壁支持,置于清水中也會發(fā)生吸水漲破的現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天津市五區(qū)縣高三畢業(yè)班質量調查(理科)綜合試卷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羊草是內蒙草原上的一種優(yōu)質牧草。圖甲表示羊草葉肉細胞在強光照及胞內O2/CO2值增大時,葉肉細胞吸收O2并釋放CO2,此過程稱為“光呼吸”,用以區(qū)別發(fā)生在線粒體中的呼吸作用(暗呼吸)。圖乙是羊草種群能量流動過程的框圖模型。請據圖分析回答:

(1)圖甲中C3→C5的過程稱為 。需要多種酶及光反應提供 。

(2)圖甲中C5→C3有兩個生理過程,一是 ,一是 。研究表明,光呼吸使光合速率降低了30%,分析C5→C3的途徑,理論上可通過 提高光合效率。

(3)在干旱初期,由于氣孔導度下降(開始關閉),光呼吸增強的原因是 ;當光反應轉換的能量超過暗反應需要時會傷害細胞,光呼吸對細胞起到保護作用,原因是

(4)長期干旱易導致蝗害的發(fā)生,持續(xù)控制蝗害最理想的措施是 ,在蝗害大面積發(fā)生地點,應急防治最有效的措施是 。

(5)羊草種群同化的總能量是 kcal/m2d。其用于自身生長、發(fā)育和繁殖的能量是 kcal/m2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