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生物 > 題目詳情
15.下列有關生物學實驗的敘述錯誤的有( 。
①觀察細胞中線粒體,可選擇新鮮菠菜葉上表皮細胞,并且用健那綠對線粒體染色
②探究溫度對酶活性的影響,可選擇過氧化氫溶液作底物
③在模擬細胞大小與物質運輸的關系時,瓊脂塊表面積和體積之比是自變量,氫氧化鈉擴散速度是因變量
④觀察細胞內DNA和RNA分布實驗時鹽酸能改變細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劑進入細胞
⑤用黑藻葉片進行植物細胞葉綠體觀察時可以看見細胞中葉綠體的形態(tài)和分布
⑥在電子顯微鏡下拍攝到的葉綠體的結構照片屬于概念模型
⑦孟德爾遺傳規(guī)律的研究過程和薩頓基因在染色體研究過程均用了假說演繹法
⑧在低溫誘導染色體加倍實驗中卡諾氏液固定細胞形態(tài)后再用95%的酒精沖洗兩次.
A.①②③⑥B.②③⑥⑦C.①②⑥⑧D.①②③⑦

分析 閱讀題干可知本題是考查觀察葉綠體和線粒體實驗、探究溫度對酶活性的影響實驗、觀察細胞內DNA和RNA分布實驗的相關知識,先閱讀題干找出實驗目的,根據實驗目的對相關知識進行梳理,并根據問題提示結合基礎知識進行回答.

解答 解:①觀察線粒體時用健那綠染色,線粒體被染成藍綠色,且葉上表皮細胞幾乎無色,①正確;
②溫度影響過氧化氫的分解,探究溫度對酶活性的影響,不能選擇過氧化氫溶液作底物,②錯誤;
③在模擬細胞大小與物質運輸的關系時,NaOH擴散速度不變,自變量是不同大小瓊脂塊模擬的細胞,因變量是物質運輸效率,即NaOH進入瓊脂塊的體積與瓊脂快的總體積的比,③錯誤;
④觀察細胞內DNA和RNA分布實驗中鹽酸的作用是:改變細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劑進入細胞,將染色體上的DNA和蛋白質分離,便于染色劑與DNA結合,④正確.
⑤黑藻葉肉細胞中含有葉綠體,葉綠體中含有色素,利于觀察其形態(tài)和分布,所以可用黑藻葉片進行植物細胞葉綠體觀察,⑤正確;
⑥在電子顯微鏡下拍攝到的葉綠體的結構不屬于概念模型,屬于實體,模型比較直觀,電子顯微鏡看的不直觀,⑥錯誤;
⑦孟德爾遺傳規(guī)律的研究過程用到了假說演繹法,薩頓基因在染色體研究過程用的是類比推理法,⑦錯誤;
⑧“低溫誘導植物染色體數目的變化”的實驗中,剪去誘導處理的根尖,放入卡諾氏液浸泡,以固定細胞的形態(tài),然后用體積分數95%的酒精沖洗兩次,⑧正確.
故選:D.

點評 本題考查課本基礎實驗的原理和選材,要求學生理解實驗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驟,掌握相關的操作技能,能將這些實驗涉及的方法和技能進行綜合運用;并對實驗現象和結果進行解釋、分析、處理.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在觀察蝗蟲精原細胞減數分裂時,一定能區(qū)分初級精母細胞和次級精母細胞的依據是( 。
A.是否存在形態(tài)相同的染色體B.是否存在染色單體
C.是否存在四分體D.是否存在同源染色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從洋蔥根尖細胞中分離出X、Y、Z三種細胞器,測定它們有機物的含量如表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蛋白質/%脂質/%核酸/%
X61039
Y6720微量
Z59410
A.細胞器X含有P元素
B.細胞器Z可能與蛋白質的分泌有關
C.細胞器Y具有雙層膜結構
D.這三種細胞器均可用光學顯微鏡觀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內環(huán)境穩(wěn)態(tài)是生命活動正常進行的必要條件.如圖表示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和免疫系統之間的功能聯系.據圖分析并回答下列問題:

(1)免疫系統的組成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細胞、免疫活性物質.
(2)據圖分析,精神焦慮、緊張會導致糖皮質激素分泌增加,抑制人體免疫功能,使T細胞活性下降,分泌淋巴因子減少,間接引起漿細胞產生的抗體減少,因而免疫能力降低.
(3)圖中的CRH是促腎上腺皮質激素釋放激素,ACTH是促腎上腺皮質激素.
(4)免疫系統產生的細胞因子,也能作用于下丘腦,導致體溫升高,代謝加快,有利于免疫過程中的能量供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0.大米中鐵含量極低,科研人員通過基因工程等技術,培育出了鐵含量比普通大米高60%的轉基因水稻,改良了稻米的營養(yǎng)品質.如圖為培育轉基因水稻過程示意圖.
(1)農桿菌中合成的鐵合蛋白與動物細胞中的鐵合蛋白完全相同,這一現象說明不同生物細胞共有一套遺傳密碼子.
(2)為了篩檢成功導入重組質粒的農桿菌,1號培養(yǎng)基需要加入潮霉素.誘導組織細胞失去分化的培養(yǎng)基是2號培養(yǎng)基.
(3)讓農桿菌侵入愈傷組織而非水稻胚與幼苗.其主要原因有AD(多選)
A.胚與幼苗中導入重組質粒的細胞較難發(fā)育成完整轉基因植株
B.愈傷組織細胞膜因為損傷較多而有利于接受重組質粒
C.3號培養(yǎng)基的作用主要是促進愈傷組織的細胞接受重組質粒
D.轉基因水稻植株須由轉基因細胞分裂與分化而形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實驗題

20.在水培水稻秧苗過程中,常常發(fā)生根系腐爛導致幼苗死亡的現象.為探究根系腐爛的原因,某研究小組選取若干長勢相同的水稻幼苗平均分為甲、乙兩組,進行如下實驗.
組別 甲組乙組 
 培養(yǎng)條件 在水培箱中加入等量的培養(yǎng)液
 培養(yǎng)液中通入適量空氣不通氣 
 在相同條件下培養(yǎng)4周
 實驗結果 根系無腐爛現象,幼苗長勢良好根系腐爛,幼苗死亡
請回答:
(1)該實驗的自變量是是否通入空氣,無關變量有培養(yǎng)液的量、培養(yǎng)相同的時間、水稻的生理狀況(寫出一個即可).
(2)甲組水稻根細胞的主要呼吸方式為有氧呼吸,在此過程中釋放能量最多的是第三階段,該階段反映場所是線粒體內膜.
(3)從細胞呼吸產物的角度分析,推測乙組水稻出現根系腐爛的原因是乙組不通氣,水稻根細胞的主要呼吸方式為無氧呼吸,無氧呼吸生成的大量酒精毒殺水稻根系使其腐爛.若要驗證該推測,可取甲乙兩組培養(yǎng)后的水樣,加入酸性重鉻酸鉀進行鑒定,觀察并比較顏色的變化.
(4)該實驗提示我們在育苗過程中可以采取不斷通氣措施,以提高幼苗存活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下列關于種群特征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指數增長的種群沒有死亡率
B.年齡金字塔的寬度代表各年齡組的個體數
C.種群密度大小是決定生物益或害的依據
D.性比率不是種群內個體特征的統計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廣東高考佛山市第二次教學質量檢測理綜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將一綠色植物放在密閉裝置內,在恒定且適宜溫度下,依次經過如下處理:①黑暗中放置一段時間;②給予一定強度的光照;③維持光照,并添加NaHCO3溶液。測得裝置內O2濃度的變化如右圖所示,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A.AB段植物呼吸作用的速率是恒定的

B.B點開始進行光照處理

C.BD段光合作用速率大于呼吸作用速率

D.CD段光合作用的限制因素是CO2濃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下列有關“一定”的說法正確的是( 。
①根尖分生區(qū)細胞一定不會與環(huán)境溶液發(fā)生滲透作用
②植物光合作用的產物一定是糖類
③沒有細胞核的細胞一定是原核細胞
④在保證酶活性的前提下,提高溫度,光補償點一定左移
⑤有氧呼吸過程中產生的[H]一定在線粒體內氧化生成水
⑥與細胞間信息交流有關的受體蛋白一定位于細胞膜上
⑦與雙縮脲試劑發(fā)生紫色反應的物質一定是蛋白質或多肽.
A.全部正確B.有一個正確C.有三個正確D.全都不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