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顯微鏡進行下列實驗觀察時,觀察的對象與實驗現(xiàn)象不相符的是
A. 蘇丹Ⅲ染色的花生子葉薄片——細胞內有橘黃色小顆粒
B. 甲基綠-吡羅紅(派洛寧)染色的細胞——細胞核呈綠色、細胞質呈紅色
C. 發(fā)生質壁分離的紫色洋蔥外表皮細胞——細胞中液泡縮小、顏色加深
D. 大蒜根尖分生區(qū)細胞——大部分細胞處于分裂期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7屆海南省高三上學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生物技術中常用到放射性同位素示蹤的方法,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A.用32P標記亮氨酸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過程,可證明各種生物膜在功能上是緊密聯(lián)系的
B.用14C標記的二氧化碳追蹤光合作用中的C原子,可以證明C原子的轉移途經是:二氧化碳→三碳化合物→糖類
C.用18O標記O2中的氧,可以用來證明細胞呼吸產生的水的氧來自氧氣
D.用18O分別標記H2O和CO2中的氧,可以用來證明光合作用釋放的氧全部來自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2017學年河南南陽宛東五校中學高一上第一次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A. Mg和Fe屬都屬于大量元素
B. 植物體缺鎂會影響光合作用
C. 人體缺鐵會影響氧氣的運輸
D. 葉綠素含C、H、O、N、Mg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7屆山西省太原市高三10月階段性檢測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研究者要利用如圖裝置探究酵母菌能否進行無氧呼吸
(1)實驗中酵母菌培養(yǎng)液和5%煮沸冷卻的葡萄糖溶液上添加石蠟油的目的是 。
(2)本實驗設計中缺乏對照實驗,對照組與與實驗組主要的不同在于: 。
(3)B試管中的檢測試劑可以是澄清石灰水,除此之外還可以使用 ,培養(yǎng)一段時間后,試管B中該檢測試劑的顏色的變化情況是 ,說明______,但為進一步確認酵母菌進行了無氧呼吸,還需進一步進行實驗,實驗的主要操作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7屆山西省太原市高三10月階段性檢測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洋蔥根尖分生區(qū)細胞中由一個著絲粒相連的兩條染色單體所攜帶的基因不完全相同,其原因是
A.復制出現(xiàn)差錯 B.發(fā)生過交叉互換
C.聯(lián)會發(fā)生紊亂 D.發(fā)生了自由組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7屆山西省太原市高三10月階段性檢測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稻田長期浸水,會導致水稻幼根變黑腐爛。測得水稻幼根從開始浸水到變黑腐爛時細胞呼吸速率的變化曲線如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 Ⅰ階段幼根細胞的有氧呼吸速率和無氧呼吸速率皆降低
B. Ⅱ階段幼根細胞的有氧呼吸速率和無氧呼吸速率皆升高
C. Ⅲ階段幼根因無氧呼吸的特有產物丙酮酸積累過多而變 黑腐爛
D. 從理論上講,為避免幼根變黑腐爛,稻田宜在Ⅱ階段前適時排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7屆山西省太原市高三10月階段性檢測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以下不能說明細胞全能性的實驗是
A.將誘變處理的番茄種子培育成植株
B.將紫羅蘭的葉肉細胞培育成植株
C.將番茄與馬鈴薯細胞融合并培育成植株
D.將轉基因的棉花細胞培育成植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7屆山西省太原市高三10月階段性檢測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關于葉綠體和線粒體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兩種細胞器的內膜上均有催化合成ATP的膜蛋白
B.兩種細胞器都與能量轉換有關
C.兩種細胞器均有可表達的遺傳物質
D.兩種細胞器的液態(tài)基質都可能含有三碳化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7屆寧夏石嘴山市高三上學期10月考生物1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圖表示在不同溫度下,測定某植物葉片重量變化情況(均考慮為有機物的重量變化)的操作流程及結果,據圖分析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從圖分析可知,該植物的呼吸速率可表示為X
B.從圖分析可知,該植物光合速率可表示為Y+2X
C.在13~16 ℃之間,隨著溫度的升高,呼吸作用強度增強,實際光合作用的先增后降
D.恒定在上述14 ℃溫度下,維持10小時光照,10小時黑暗,該植物葉片增重最多,增重了30 mg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