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圖為植物和高等動物(如人體)新陳代謝的部分過程示意圖。分析回答:
(1)在植物的葉肉細胞中,甲、乙兩種細胞器都是重要的“能量轉換器”,其中在甲細胞器中完成的能量轉換的過程是________________,乙細胞器內完成的能量轉換過程是_____________。
(2)圖中甲、乙兩種結構的膜面積都很大,其中甲增加膜面積是通過_____,乙增加膜面積是通過_______。
(3)綠色植物在光照條件下,如適當提高空氣中的CO2含量,短時間內C3含量將______。
(4)人如果一次攝入大量糖類,血糖首先通過(填序號)__________過程合成糖原。
(5)發(fā)生在高等動物細胞結構乙中的生理過程是(填序號)_______,在缺氧情況下,物質A可通過⑥過程形成物質B(填名稱)___________。
(6)將某綠色植物置于密閉玻璃罩內,黑暗處理1h,罩內CO2含量增加了25mg;再給以1h的充足光照,罩內CO2減少了36mg,共合成葡萄糖45mg。若呼吸底物和光合產物均為葡萄糖,則光下呼吸作用強度為___________CO2/mg·h-1。上述連續(xù)2h的實驗,植物凈積累葡萄糖_________mg。
【答案】光能→ATP中活躍化學能→有機物中穩(wěn)定化學能 有機物中化學能,部分轉化成ATP中化學能,部分轉化熱能類囊體的垛疊形成基粒內膜向內腔折疊形成嵴上升①③⑦乳酸307.5
【解析】
據圖分析,甲是葉綠體,是光合作用的場所;乙是線粒體,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場所。①表示合成肝糖原;②表示肝糖原分解;③表示合成肌糖元;④表示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的第一階段,產生的物質A是丙酮酸;⑤⑥是無氧呼吸第二階段,產生的物質B是乳酸、C是酒精;⑦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二和第三階段。
(1)根據以上分析已知,圖中甲表示葉綠體,是光合作用的場所,能夠將光能轉變成ATP中活躍化學能,再轉變成有機物中穩(wěn)定化學能;乙為線粒體,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場所,能夠將有機物中化學能,部分轉化成ATP中化學能,部分轉化熱能。
(2)葉綠體通過類囊體的垛疊形成基粒增大膜面積,線粒體通過內膜向內腔折疊形成嵴增大膜面積。
(3)綠色植物在光照條件下,如適當提高空氣中的CO2含量,則利用五碳化合物固定二氧化碳生成三碳化合物的過程增強,而三碳化合物的還原基本不變,因此三碳化合物的含量短時間內增加。
(4)根據以上分析可知,當人體攝入的葡萄糖過多時,會通過①③過程合成肝糖原和肌糖原。
(5)根據以上分析已知,乙結構是線粒體,是有氧呼吸第二、第三階段發(fā)生的場所,即圖中的⑦過程;根據以上分析已知,圖中物質A是丙酮酸,物質B是乳酸。
(6)根據題意分析,黑暗處理1h,罩內CO2含量增加了25mg;再給以1h的充足光照,罩內CO2減少了36mg,共合成葡萄糖45mg,由于光合作用過程中消耗6分子二氧化碳產生一分子葡萄糖,則實際光合作用消耗的二氧化碳量=45÷180×264=66mg,因此下呼吸作用強度=66-36=30CO2/mg·h-1。上述連續(xù)2h的實驗,植物凈消耗的二氧化碳量=36-25=11mg,因此凈積累葡萄糖量=11÷264×180=7.5mg。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為增加油菜種子的含油量,研究人員嘗試將酶D基因與位于葉綠體膜上的轉運肽基因相連,導入油菜細胞并獲得了轉基因油菜品種。
(1)研究人員依據基因的已知序列設計引物,采用____________技術從陸地棉基因文庫中獲取酶D基因,從擬南芥基因文庫中獲取轉運肽基因。所含三種限制酶(ClaI、SacI、XbaI)的切點如下圖所示。則用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酶處理兩個基因后,可得到____________(填圖中字母)端相連的融合基因。
(2)將上述融合基因插入右上圖所示質粒的T-DNA中,構建____________并導入農桿菌中。將獲得的農桿菌接種在含____________的固體平板上培養(yǎng)得到含融合基因的單菌落,再利用培養(yǎng)基震蕩培養(yǎng),可以得到用于轉化的浸染液。
(3)剪取油菜的葉片放入浸染液中一段時間,此過程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進一步篩選后獲得轉基因油菜。該細胞通過____________技術,可培育成轉基因油菜植株。
(4)提取上述轉基因油菜的mRNA,在逆轉錄酶的作用下獲得cDNA,再依據______的DNA片段設計引物進行擴增。對擴增結果進行檢側,可判斷融合基因是否完成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取某一紅色花冠的2個大小相同、生理狀態(tài)相似的花瓣細胞,將它們分別放置在甲、乙 兩種溶液中,測得細胞失水量的變化如圖1,液泡直徑的變化如圖2,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 第4分鐘后乙溶液中細胞由于失水過多而死亡
B. 圖2中曲線I和圖1中乙溶液中細胞失水量曲線對應
C. 甲、乙兩種溶液的濃度不同,溶質種類也一定不同
D. 第4分鐘前乙溶液中花瓣細胞的失水速率大于甲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面關于酶的分離提純和固定化技術的敘述中,合理的是( )
A. 分離中先酶蛋白沉淀再過濾濾液
B. 提純方法是使酶和承載物交聯(lián)在一起
C. 固定后的酶仍具有酶的活性
D. 固定化酶只能利用一次,不能重復利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一)下圖甲、乙表示番茄兩個品種,A、a和B、b表示分別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兩對等位基因,①~⑦表示培育番茄新品種的過程。請回答下列問題:
(1)①→②過程簡便,但育種年限長,利用的育種原理是_______。
(2)①→⑦過程的育種方法是_________。
(3)①→③→⑥過程的育種原理是_________,此育種優(yōu)點是__________________。③、⑥過程常用的技術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
(4)若④是誘變育種,此育種方法可以改良番茄品質,增強_________。
(二)番茄是二倍體植物,有一種三體,其6號染色體的同源染色體有三條(比正常二倍體番茄多一條6號染色體)。三體在減數分裂時,3條同源染色體中的任意2條隨意配對聯(lián)會,后期正常分離,另1條同源染色體不能配對,隨機移向細胞的任何一極,而其他染色體正常配對、分離。
(1)從變異類型的角度分析,三體的形成屬于___________。
(2)若三體番茄的基因型為AABBb,則其產生的花粉基因型及其比例為_________,其根尖分生區(qū)一細胞連續(xù)分裂兩次所得到的子細胞的基因型為______。
(3)現以馬鈴薯葉型(dd)的二倍體番茄為父本,以正常葉型(DD或DDD)的三體純合子番茄為母本,設計雜交實驗,判斷D(或d)基因是否在第6號染色體上,最簡單可行的實驗方案是:選取F1的三體植株正常葉型與__________雜交。實驗結果:①若雜交子代表現型及比例為___________,則D(或d)基因不在第6號染色體上;②若雜交子代表現型及比例為__________,則D(或d)基因在第6號染色體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細胞核功能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 細胞遺傳特性的控制中心B. 細胞新陳代謝的主要場所
C. 遺傳物質儲存的場所D. 遺傳物質復制的場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蒸熟的蘋果具有很好的止瀉作用,這是因為蘋果中果膠的“立場”不太堅定,未經加熱的生果膠可軟化大便,與膳食纖維共同起著通便的作用,而煮過的果膠則搖身一變,不僅具有吸收細菌和毒素的作用,而且還有收斂、止瀉的功效。下列有關果膠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 果膠是植物細胞壁的主要成分之一
B. 酵母菌可產生果膠酶,是因為酵母菌的細胞壁中也含有果膠
C. 果膠酶能夠分解果膠
D. 果膠影響出汁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表示人體特異性免疫的過程,圖中數字分別代表相應生理活動,試回答:
(1)圖中虛線所表示的箭頭是______________時所引起的免疫反應。
(2)圖中的“某物質”指的是______________。
(3)下列細胞中,能處理并呈遞抗原的是_________,不能識別抗原的是__________,具有特異性識別能力的是______________。(填下列代號)
A.吞噬細胞B.T細胞 C.B細胞 D.記憶細胞E.漿細胞F.效應T細胞
(4)漿細胞產生的免疫物質主要存在于______________中,在多數情況下,該物質的作用是與相應__________結合,形成沉淀或細胞集團,進而被______________吞噬消化。
(5)當SARS病毒侵入人體內后,首先通過_________免疫的作用限制SARS病毒的移動,然后通過_____________免疫將SARS病毒徹底消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研究表明,人的ABO血型不僅由位于9號染色體上的、、i基因決定,還與位于第19號染色體上的H、h基因有關。在人體內,前體物質在H基因的作用下形成H物質,而hh的人不能把前體物質轉變成H物質。H物質在基因的作用下,形成凝集原A;H物質在基因的作用下形成凝集原B;而ii的人不能轉變H物質,其原理如下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 根據上述原理,具有凝集原B的人應具有H基因和基因。
B. 血型性狀的遺傳遵循基因自由組合定律
C. 一對血型為O型血的夫婦,不可能生出血型為A型血的孩子
D. 一對基因型為的夫婦,生出血型為O型血的孩子的幾率是7/16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