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cessing math: 100%
11.下列關于氨基酸和蛋白質(zhì)的敘述,錯誤的是( �。�
A.甲硫氨酸的R基是-CH2-CH2-S-CH3,則其分子式是C5H10O2NS
B.分子式為C63H105O45N17S2的多肽化合物中,最多含有的肽鍵數(shù)是16個
C.兩個氨基酸形成二肽的過程中失去的H2O中的氫來源于氨基和羧基中的氫
D.10個氨基酸構成的多肽鏈有九個肽鍵,稱為十肽

分析 1、構成蛋白質(zhì)的基本單位是氨基酸,其結構通式是,即每種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個氨基和一個羧基,且都有一個氨基和一個羧基連接在同一個碳原子上,這個碳原子還連接一個氫和一個R基,氨基酸的不同在于R基的不同;由氨基酸的結構通式可知,氨基酸分子式的通式可表示為C2H4O2N+R基.
2、氨基酸在核糖體中通過脫水縮合形成多肽鏈,而脫水縮合是指一個氨基酸分子的羧基(-COOH )和另一個氨基酸分子的氨基(-NH2)相連接,同時脫出一分子水的過程;連接兩個氨基酸的化學鍵是肽鍵,其結構式是-CO-NH-;氨基酸形成多肽過程中的相關計算:肽鍵數(shù)=脫去水分子數(shù)=氨基酸數(shù)一肽鏈數(shù),游離氨基或羧基數(shù)=肽鏈數(shù)+R基中含有的氨基或羧基數(shù),至少含有的游離氨基或羧基數(shù)=肽鏈數(shù),氮原子數(shù)=肽鍵數(shù)+肽鏈數(shù)+R基上的氮原子數(shù)=各氨基酸中氮原子總數(shù),氧原子數(shù)=肽鍵數(shù)+2×肽鏈數(shù)+R基上的氧原子數(shù)=各氨基酸中氧原子總數(shù)一脫去水分子數(shù),蛋白質(zhì)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氨基酸數(shù)目×氨基酸平均相對分子質(zhì)量一脫去水分子數(shù)×18.

解答 解:A、甲硫氨酸的R基是-CH2-CH2-S-CH3,則它的分子式是C2H4O2N+R基=C2H4O2N+(CH2-CH2-S-CH3)=C5H11O2NS,A錯誤;
B、由氨基酸的通式可知,每個氨基酸至少含有1個氮原子,則分子式為C63H105O45N17S2的多肽鏈中,最多含有的氨基酸數(shù)為17個、最多含有的肽鍵數(shù)=氨基酸數(shù)-肽鏈數(shù)(1條)=17-1=16個,B正確;
C、兩個氨基酸脫水縮合過程中失去的每分子H2O中的2個氫原子1個來源于氨基、另一個來源于羧基,C正確;
D、10個氨基酸構成的多肽有9個-CO-NH-,稱為十肽,D正確.
故選:A.

點評 本題考查蛋白質(zhì)的合成--氨基酸脫水縮合的知識,考生識記氨基酸的結構通式、明確氨基酸脫水縮合的過程和實質(zhì),掌握氨基酸脫水縮合過程中的相關計算是解題的關鍵.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陜西師范大學附屬中學高三9月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關于植物體內(nèi)水分的敘述,錯誤的是

A.植物體內(nèi)的水分參與營養(yǎng)物質(zhì)的運輸

B.水是構成葉肉細胞的重要化合物之一

C.自由水可作為細胞內(nèi)化學反應的反應物

D.同種植物萌發(fā)種子的含水量和休眠種子的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在使用斐林試劑鑒定還原糖的實驗中,教材要求必須將斐林試劑的甲液和乙液混合均勻后使用,切勿分別使用,但在實驗過程中,實驗者設想:按照不同的使用順序先后使用甲液和乙液及混合后使用的結果是否一樣?
實驗猜想:用斐林試劑鑒定還原糖與其甲液、乙液使用順序及是否混合使用無關.
實驗設計:為探究以上猜想,實驗按下列表格思路設計.

請回答下列問題.
(1)1、2、3號試管中應加入的物質(zhì)是:
A.2ml0.1g/ml氫氧化鈉;B.2ml 0.05g/ml 硫酸銅;C.4ml新制的斐林試劑.
(2)1、2、3號試管的設計主要體現(xiàn)了對照實驗原則,加熱溫度是50~60℃(范圍)
(3)1號與2號試管相比,實驗變量為氫氧化鈉與硫酸銅的加入順序.
(4)理論預測及相關結論
①當出現(xiàn)了若1、2、3三支試管中都出現(xiàn)了磚紅色沉淀的實驗現(xiàn)象時,實驗猜想是正確的.
②當出現(xiàn)了若1、2、3三支試管中不全出現(xiàn)磚紅色沉淀的實驗現(xiàn)象時,實驗猜想是錯誤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9.動物園有一種ZW性別決定的鳥類,其長腿和短腿由等位基因A/a控制,羽毛的灰色和白色由等位基因B/b控制.研究者進行了如下兩組雜交實驗,結合實驗結果回答下列問題:
雜交組合親本F1
雌性雄性
雜交實驗一長腿灰羽(♀)×長腿灰羽(♂)長腿灰羽316,長腿白羽316
短腿灰羽116,短腿白羽116
長腿灰羽38
短腿灰羽18
雜交實驗二長腿白羽(♀)×短腿灰羽(♂)長腿灰羽14,長腿白羽14
短腿灰羽14,短腿白羽14
(1)根據(jù)雜交實驗推斷,A/a和B/b兩對等位基因中,位于Z染色體的是B/b,腿長度中顯性性狀為長腿,雜交實驗一的親本中雌性個體基因型為AaZBW.
(2)造成雜交實驗二中沒有雄性個體的是因為含有b基因的卵細胞(填“精子”或“卵細胞”)不能參與受精作用.
(3)雜交實驗一產(chǎn)生的F1中B基因頻率為23,選出其中的長腿灰羽個體隨機交配,子代中長腿灰羽的概率為79
(4)在飼養(yǎng)過程中,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單獨飼養(yǎng)的雌鳥減數(shù)分裂產(chǎn)生的卵細胞可隨機與同時產(chǎn)生的三個極體中的一個結合形成合子(性染色體為WW的個體不能發(fā)育),進而孵化成幼鳥.將雜交實驗二中的長腿灰羽雌性個體單獨飼養(yǎng),理論上最終孵化成的幼鳥中性別比例為雌性:雄性=4:1,長腿:短腿=9: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下圖表示神經(jīng)纖維在離體培養(yǎng)條件下,受到刺激時產(chǎn)生動作電位及恢復過程中的電位變化,有關分析錯誤的是( �。�
A.ab段神經(jīng)纖維處于靜息狀態(tài)
B.bd段主要是Na+外流的結果
C.若增加培養(yǎng)液中的Na+濃度,則d點將上移
D.若受到刺激后,導致Cl-內(nèi)流,則c點將下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在生物科學中,首次揭示生物體結構統(tǒng)一性的是(  )
A.“生物圈”的提出B.細胞的發(fā)現(xiàn)C.細胞學說D.生物進化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圖甲、乙為植物某個葉肉細胞中的兩種膜結構及其發(fā)生的生化反應.丙是桑格和尼克森在1972年提出的膜的流動鑲嵌模型,請據(jù)圖分析回答:

(1)圖中的甲膜是類囊體薄膜,乙膜是線粒體內(nèi)膜.
(2)甲、乙兩種膜上發(fā)生的生化反應階段分別是光反應和有氧呼吸第三階段.
(3)甲圖發(fā)生的能量變化是光能轉化為活躍的化學能.
(4)假設丙為人體內(nèi)紅細胞的一個結構,在不需要消耗能量情況下,能由d協(xié)助通過的物質(zhì)有:葡萄糖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下列關于生命系統(tǒng)的結構層次的敘述正確的是( �。�
A.一個培養(yǎng)皿中的大腸桿菌菌落屬于群落層次
B.地球上最早出現(xiàn)的具有生命的生物是病毒
C.并非所有生物都具有生命系統(tǒng)的各個層次
D.生命系統(tǒng)最基本結構層次為具有活性的大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關于細胞器膜結構和功能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細胞器膜上的蛋白質(zhì)比磷脂更易移動
B.細胞器膜上蛋白質(zhì)的含量和種類與細胞膜完全一致
C.細胞器膜能為多種酶提供大量附著位點
D.細胞器膜內(nèi)外兩側的蛋白質(zhì)在結構和功能上沒有差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