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生物 > 題目詳情
2.研究人員在家蠶中發(fā)現一種新的體態(tài)類型--短體蠶,用這種家蠶與正常體形家蠶進行雜交實驗,結果如表,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雜交組合F1
短體蠶正常蠶
實驗一:短體蠶×正常蠶788810
實驗二:短體蠶×短體蠶1530790
A.可以通過連續(xù)自交多代的方式獲得純種短體蠶
B.短體蠶自交后代出現正常蠶是基因突變的結果
C.實驗一F1個體隨機交配,F2中短體蠶:正常蠶=2:3
D.實驗二F1的正常蠶與短體蠶雜交,可檢測正常蠶的基因型

分析 根據題意和圖表分析可知:實驗二中短體蠶與短體蠶雜交后代出現正常蠶,發(fā)生了性狀分離,說明短體蠶對正常蠶為顯性,且親代短體蠶都是雜合體.

解答 解:A、由于雜合體Aa自交的后代基因型為AA、Aa和aa,其中AA和Aa都表現為短體蠶,所以通過連續(xù)自交多代的方式獲得純種短體蠶,A正確;
B、短體蠶自交后代出現正常蠶是基因分離的結果,B錯誤;
C、實驗一F1個體中短體蠶:正常蠶=1:1,所以A的頻率為$\frac{1}{4}$,a的頻率為$\frac{3}{4}$.隨機交配,F2中短體蠶:正常蠶=($\frac{1}{4}$×$\frac{1}{4}$+$\frac{1}{4}$×$\frac{3}{4}$×2):($\frac{3}{4}$×$\frac{3}{4}$)=7:9,C錯誤;
D、實驗二F1的正常蠶是隱性個體,與短體蠶雜交,相當于測交,所以可檢測短體蠶的基因型,D錯誤.
故選:A.

點評 本題考查基因分離定律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學生的圖表分析能力和判斷能力,運用所學知識綜合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遼寧省沈陽市高一下開學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哪項是淀粉、纖維素和糖原的共同特征?( )

A.都是細胞內貯存能量的主要物質

B.都含有C、H、O、N四種元素

C.都共同存在于動植物細胞中

D.組成它們的單體都是葡萄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春季播種前,為提高種子發(fā)芽率,可采用下列哪種植物激素對種子進行處理( 。
A.生長素B.赤霉素C.細胞分裂素D.脫落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下列關于人類遺傳和變異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母親的線粒體突變基因只傳遞給女兒
B.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都可以傳遞給子代
C.貓叫綜合征是由染色體數目變異引起的
D.Y染色體基因遺傳病具有隔代遺傳的特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下列有關種群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種群是生物進化和繁殖的基本單位
B.種群中的全部個體的基因組成了這個種群的基因庫
C.種群中各年齡個體數目比例適中,則該種群的密度在一定時間內會明顯變大
D.種群增長率在種群的“S”型增長曲線的各階段是不同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7.為探討人類干擾對草原生態(tài)系統(tǒng)穩(wěn)定性的影響,研究者在呼倫貝爾草原進行了連續(xù)兩個生長季的野外觀測和調查,研究了不同人類干擾強度與草地的生物多樣性以及地上生物量的關系.
(1)研究生態(tài)系統(tǒng)時,在種群水平上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種群的數量特征和空間特征,而群落水平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群落的結構等問題上.
(2)研究者在呼倫貝爾草原地區(qū)設置20個樣地,在樣地中利用樣方法進行植被數量調查,利用該方法調查關鍵要做到隨機取樣.調查中要記錄樣地中每個物種的高度、蓋度和多度,利用記名計算法統(tǒng)計樣地內的物種豐富度.采用收割法測定地上生物量,貼近地面剪掉地表植被,在烘箱內烘至恒重,稱量干重.
(3)所選擇樣地的草地利用類型分為放牧草地(重度人類干擾),割草草地(中度人類干擾),圍封草地(輕度人類干擾).調查統(tǒng)計結果如圖.分析圖中結果發(fā)現,放牧處理時地上生物量低,物種豐富度最低,由此預測這會導致草原的生物多樣性下降,生態(tài)系統(tǒng)穩(wěn)定性下降.

(4)綜合以上結果發(fā)現不同形式和強度的人類活動改變了草地群落演替的方向,影響了生物多樣性與草地的生產力.根據以上研究結果,請你給出保護草原生態(tài)系統(tǒng)穩(wěn)定性的可行性建議及依據可對草原進行圍封或適當割草,因為圍封草地的生物量較大,適當割草草地的豐富度較大.(適當放牧,因為過度放牧會降低草原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生物量和豐富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4.下列有關健康成年人腦功能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
A.控制排尿反射的高級神經中樞位于大腦皮層
B.大腦皮層言語區(qū)的W區(qū)受損患者不能寫字
C.溫度感受器位于下丘腦
D.下丘腦參與血糖平衡的調節(ji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1.據醫(yī)療衛(wèi)生部門統(tǒng)計近年糖尿病患者數量在逐年增加,糖尿病分為1型和2型,請回答相關問題:
(1)2型患者出現“胰島素抵抗”是指需要超常量的胰島素才引起正常反應的一種狀態(tài),病因可能是:血漿中存在胰島素拮抗物,如非激素性的胰島素抗體和胰島素受體抗體.
(2)2型患者禁食后出現高血糖現象,由內臟神經支配的腎上腺髓質分泌的活動與之有密切聯系,這分泌活動屬于神經調節(jié).
(3)1型患者體內免疫細胞活躍,若給其注射胰島素能調節(jié)血糖濃度,由此可推T1DM病因是效應T細胞將胰島B細胞裂解死亡,導致胰島素分泌不足而引起的病癥.
(4)若要研究糖尿病患者的免疫功能變化與血糖和胰島素的水平有相關性,至少需要設計4組實驗進行比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下列關于細胞結構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細胞膜上的糖類可與蛋白質結合,不與脂質結合
B.B細胞增殖分化為漿細胞的過程中,高爾基體數量增多
C.植物細胞的細胞質與細胞核通過胞間連絲實現信息交流
D.洋蔥根尖細胞分裂過程中周期性變化的結構有染色體和中心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