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原核生物的mRNA通常在轉(zhuǎn)錄完成之前便可啟動蛋白質(zhì)的翻譯,但真核生物的核基因必須在mRNA形成之后才能翻譯蛋白質(zhì),針對這一差異的合理解釋是( 。
A.原核生物的遺傳物質(zhì)是DNA和RNA
B.真核生物的tRNA不能進入細胞核
C.真核生物的mRNA需要通過核孔進入細胞質(zhì)
D.真核生物的核糖體可以進入細胞核

分析 原核細胞由于沒有核膜的阻斷,所以可以邊轉(zhuǎn)錄邊翻譯.轉(zhuǎn)錄:在細胞核內(nèi),以DNA一條鏈為模板,按照堿基互補配對原則,合成RNA的過程. 翻譯是在核糖體中以mRNA為模板,按照堿基互補配對原則,以tRNA為轉(zhuǎn)運工具、以細胞質(zhì)里游離的氨基酸為原料合成蛋白質(zhì)的過程.

解答 解:A、原核生物的遺傳物質(zhì)是DNA,A錯誤;
B、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翻譯機制不同,與真核生物的tRNA能否進入細胞核無關,B錯誤;
C、原核生物的轉(zhuǎn)錄和翻譯是在同一時間和地點進行,原核生物的核糖體可以靠近DNA,這使得原核生物在轉(zhuǎn)錄完成之前便可啟動蛋白質(zhì)的翻譯,而真核生物的mRNA在細胞核形成以后必須通過核孔后才能與核糖體結合進行翻譯,所以真核生物基因必須在mRNA形成之后才能翻譯蛋白質(zhì),C正確;
D、真核生物的核基因位于細胞核中,而翻譯是在細胞質(zhì)的核糖體上,核糖體是不能進入細胞核的,只有mRNA合成以后,從細胞核內(nèi)出來,與核糖體結合才能進行蛋白質(zhì)的合成,D錯誤.
故選:C.

點評 本題考查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轉(zhuǎn)錄和翻譯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考生能運用所學知識與觀點,通過比較、分析與綜合等方法對某些生物學問題進行解釋、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斷或得出正確的結論能力.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四川省成都市高三生物3月12日周末練習(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某實驗小組欲從豆油污染的土壤中篩選出能高效降解脂肪的菌株。請回答:

(1)在篩選過程中,應將土壤樣品稀釋液接種于以 為唯一碳源的固體培養(yǎng)基上,從功能上講,該培養(yǎng)基屬于 培養(yǎng)基。

(2)為避免培養(yǎng)皿污染,需將培養(yǎng)皿呈 狀態(tài)放置。為避免培養(yǎng)液中菌體濃度過高,需將培養(yǎng)液進行 處理。為了排除 ,需設置接種等量無菌水的培養(yǎng)基作為空白對照。

(3)為了篩選出菌株,可將適量的 試劑滴加在平板中的菌落周圍,洗去浮色后,如果菌落周圍的現(xiàn)象是 ,則說明此種菌能夠分泌脂肪酶。

(4)純化菌種時,為了得到單菌落,可采用 法接種于新的培養(yǎng)基平板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某科學工作者用活體生物材料制作了許多張連續(xù)切片.在電鏡下觀察這些切片后,他畫了一張如圖所示的構成該材料的細胞圖.下列與此有關的敘述錯誤的是( 。
A.該細胞不可能是綠色植物的細胞
B.該細胞可能是植物根部的細胞
C.具有該細胞的生物的核酸中共有5種堿基
D.圖中的液泡對細胞的內(nèi)部環(huán)境起著調(diào)節(jié)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已知某種植物籽粒的紅色和白色為一對相對性狀,這一對相對性狀受到多對等位基因的控制.某研究小組將若干個籽粒紅色與白色的純合親本雜交,結果如圖所示.下列相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控制紅色和白色相對性狀的基因分別位于三對同源染色體上
B.第Ⅰ、Ⅱ組雜交組合產(chǎn)生的子一代的基因型均可能有3種
C.第Ⅲ組雜交組合中子一代的基因型只有一種
D.第Ⅰ組的子一代測交后代中紅色和白色的比例為3: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合成肽鏈時出現(xiàn)正常的肽鏈終止,原因是( 。
A.一個與mRNA鏈終止密碼相應的tRNA不能攜帶氨基酸
B.不具有與mRNA鏈終止密碼相應的反密碼子tRNA
C.mRNA在mRNA鏈終止密碼處停止合成
D.tRNA上出現(xiàn)終止密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0.如圖為DNA復制的圖解,請據(jù)圖回答相關下列問題:
(1)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zhì)是因為大多數(shù)生物的遺傳物質(zhì)是DNA.
(2)DNA復制發(fā)生時期是有絲分裂間期和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前的間期,此時期容易發(fā)生的變異是基因突變(基因突變\基因重組).
(3)②過程稱為解旋,此過程中氫鍵(氫鍵\磷酸二酯鍵)斷裂.
(4)③中的子鏈是Ⅱ、Ⅲ. ③過程必須遵循堿基互補配對原則.子代DNA分子中只有一條鏈來自親代DNA 分子,由此說明DNA復制具有半保留復制的特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7.如圖所示為人體正常紅細胞和鐮刀型細胞貧血癥患者血紅蛋白基因的部分區(qū)域及鐮刀型細胞貧血癥的基因治療過程,請回答以下問題.

(1)根據(jù)圖正常人與患者血紅蛋白基因堿基序列比較,可知鐮刀型細胞貧血癥是由于基因突變造成的.
(2)已知限制酶E識別序列為CCGG,若用限制酶E分別完全切割正常人和患者的血紅蛋白基因部分區(qū)域(圖1),那么正常人的會被切成3個片段;如果某人的血紅蛋白基因部分區(qū)域經(jīng)限制酶E完全切割后,共出現(xiàn)170、220、290和460堿基對的四種片段,那么該人的基因型是P+P-(以P+表示正常基因,P-表示異;颍
(3)根據(jù)圖2基因治療過程寫出以下結構或細胞的名稱:
A.合成血紅蛋白的正;;C.動物病毒; D.造血干細胞
(4)該方法屬于體外(填“體內(nèi)”或“體外”)基因治療,其特點是操作復雜但效果較為可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四川省成都市高三生物3月12日周末練習(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某生物興趣小組在做"觀察植物細胞的質(zhì)壁分離和復原"實驗中,為了探究實驗材料的可行性,組長培養(yǎng)了一顆洋蔥,待長出較長的根和管狀葉后,對其綠色管狀葉(與小蔥的綠色管狀結構相同)的葉肉細胞和鱗片葉的內(nèi)表皮細胞進行實驗,繪制部分圖形如右,假如整個實驗操作過程標準無誤,以下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用管狀葉做實驗材料,必須用伊紅染色才能觀察到質(zhì)壁分離現(xiàn)象

B.用管狀葉做實驗材料時,不用染色可以觀察到A區(qū)域為綠色

C.若圖中B區(qū)域是紫色,則使用的材料是鱗片葉的內(nèi)表皮細胞

D.用鱗片葉的內(nèi)表皮細胞做該實驗,可將伊紅染料加到0.3 g/mL的蔗糖溶液中,質(zhì)壁分離時A區(qū)域為紅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某細胞,同源染色體、染色單體、染色體、DNA分子之比0:0:1:1,則該細胞所處的時期是( 。
A.有絲分裂中期B.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末期
C.有絲分裂后期D.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后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