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小麥的抗病(R)對感。╮)為顯性,高稈(D)對矮稈(d)為顯性,控制上述兩對相對性狀的基因分別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為獲得純合高桿抗病小麥植株,研究人員采用了如圖所示的方法.

(1)若過程①的F1自交5代,產生的后代中純合抗病植株理論上占$\frac{31}{64}$;純合感病高桿植株與純合矮桿抗病植株雜交育種,至少在F2代中能出現(xiàn)所需要的純合高桿抗病小麥植株且理論上占該代植株$\frac{1}{16}$(用分數(shù)表示),F(xiàn)3中純合高桿抗病植株占$\frac{9}{64}$(用分數(shù)表示).
(2)過程②,若只考慮F1中分別位于n對同源染色體上的n對等位基因,則利用其花藥離體培養(yǎng)得到的單倍體幼苗的基因型,在理論上應有2n種;若單倍體幼苗通過加倍后獲得1600株番茄,通過篩選得到的高稈抗病植株的基因型為DDRR,有400株.
(3)圖中所示的所有育種方案的原理有基因重組、基因突變和染色體變異.

分析 根據(jù)題意和圖示分析可知:①為雜交育種,②為單倍體育種,③為基因工程育種,④為誘變育種.
常規(guī)育種方法的比較如下表:

 雜交育種誘變育種單倍體育種多倍體育種
方法 雜交→自交→選優(yōu) 輻射誘變、激光誘變、化學藥劑處理花藥離體培養(yǎng)、秋水仙素誘導加倍  秋水仙素處理萌發(fā)的種子或幼苗
原理 基因重組基因突變  染色體變異(染色體組先成倍減少,再加倍,得到純種)  染色體變異(染色體組成倍增加)

解答 解:(1)只考慮抗病與感病這對相對性狀,親本基因型為RR和rr,因此F1基因型為Rr,因此若F1自交5代,后代中Rr占($\frac{1}{2}$)5=$\frac{1}{32}$,因此后代中純合抗病植株理論上占(1-$\frac{1}{32}$)÷2=$\frac{31}{64}$;純合感病高桿植株(DDrr)與純合矮桿抗病植株(ddRR)雜交育種,至少在F2代中能出現(xiàn)所需要的純合高桿抗病小麥植株(DDRR)且理論上占該代植株=$\frac{1}{4}×\frac{1}{4}$=$\frac{1}{16}$;F2中高桿抗病植株有$\frac{1}{9}$DDRR、$\frac{2}{9}$DDRr、$\frac{2}{9}$DdRR、$\frac{4}{9}$DdRr,因此F3中純合高桿抗病植株占=$\frac{1}{9}+\frac{2}{9}×\frac{1}{4}+\frac{2}{9}×\frac{1}{4}+\frac{4}{9}×\frac{1}{16}$=$\frac{9}{64}$(用分數(shù)表示).
(2)過程②,若只考慮F1中分別位于n對同源染色體上的n對等位基因,則利用其花藥離體培養(yǎng)得到的單倍體幼苗的基因型,根據(jù)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在理論上應有2n種;若單倍體幼苗通過加倍后獲得1600株番茄,通過篩選得到的高稈抗病植株的基因型為DDRR,有1600×$\frac{1}{4}$=400株.
(3)由分析可知,圖中①為雜交育種,②為單倍體育種,③為基因工程育種,④為誘變育種,它們運用的原理分別為:基因重組、染色體變異、基因重組和基因突變.
故答案為:
(1)$\frac{31}{64}$    F2   $\frac{1}{16}$     $\frac{9}{64}$
(2)2n    DDRR    400
(3)基因重組、基因突變和染色體變異

點評 本題考查作物育種和遺傳定律應用的相關知識,要求考生能夠根據(jù)各育種過程確定育種方式以及原理,能夠應用遺傳定律進行相關概率的計算.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在真核細胞中,遺傳和代謝活動的控制中心是( 。
A.細胞核B.核仁C.細胞質D.細胞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下列關于細胞結構及功能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細菌經主動運輸跨膜運輸物質時需線粒體提供ATP
B.膜的組成成分可由囊泡從內質網(wǎng)轉移至高爾基體上
C.生物膜與生物體內信息傳遞有關而與能量轉換無關
D.細胞核是細胞的遺傳信息庫但細胞代謝不受其控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6.如圖表示人體反射弧和神經元的結構模式圖,請據(jù)圖回答問題:

(1)圖Ⅰ中結構①表示感受器,結構④表示傳出神經.
(2)圖Ⅰ中結構④處于靜息狀態(tài)時,膜內電位表現(xiàn)為負電位.如果施加強刺激于④處,則②處不能(“能”或“不能”)測到膜電位變化.
(3)圖Ⅰ中興奮在反射弧中按單(填“單”或“雙”)向傳遞,原因是由圖Ⅰ中的[③]突觸結構決定的.圖Ⅱ中興奮的傳遞方向是(用圖中的數(shù)字和箭頭表示)⑥→⑦→⑧.
(4)重癥肌無力患者的免疫系統(tǒng)會產生抗體,與肌肉細胞膜(突觸后膜)上的神經遞質受體結合,使該受體失去功能,患者表現(xiàn)為肌肉收縮無力.此時神經遞質受體被免疫系統(tǒng)當作抗原,在免疫學上,此類疾病被稱為自身免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下列關于酸雨的敘述,錯誤的是( 。
A.酸雨的pH低于5.6
B.酸雨會對生物的健康帶來不利影響
C.酸雨的形成主要是因為化石燃料燃燒后釋放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
D.防治酸雨最有效的方法是植樹造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下列有關細胞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核膜是具有選擇透過性的雙層膜結構
B.核糖體主要由蛋白質和mRNA分子組成
C.溫度不影響細胞膜上蛋白質和磷脂的流動
D.酵母菌的遺傳物質位于擬核區(qū)和質粒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下列關于免疫細胞的敘述,正確的是( 。
A.T淋巴細胞可以釋放淋巴因子B.效應T細胞與抗原特異性結合
C.吞噬細胞只參與非特異性免疫D.一個漿細胞能夠產生多種抗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河北定州中學高二下第一次調研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科學家為了研究抑制基因表達的機制,在基因啟動子后插入一段顛倒的轉錄區(qū)序列(如圖所示),導致新基因轉錄形成的mRNA因分子內部形成互補區(qū)而失去功能。對該操作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A.需要限制性核酸內切酶和DNA連接酶

B.引起的變異類型屬于基因突變

C.干擾了基因表達中的轉錄過程

D.轉錄形成的mRNA分子內部靠A—U、C—G配對形成互補區(q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廣西河池市高一下第一次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科學家將雌黑鼠乳腺細胞核移植入白鼠去核的卵細胞內,待發(fā)育成早期胚胎再移植入褐鼠的子宮中,該褐鼠產的小鼠的體色和性別是( )

A.黑雌 B.褐雌 C.白雄 D.黑雄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